韩梅
摘 要: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点,而议论文写作是中学生作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学语文作文教学的重灾区。借助不同版本《六国论》的对比阅读,能帮助学生更为直观的认识到自己在以往议论文写作中存在的不足。便于他们在实例分析的基础上,学习规范的议论文写作。
关键词:对比阅读;同中求异;论点;论据;论证
在学生看来,议论文写作较记叙文相对容易,但呈现的结果并不如他们所想的乐观。不会确立论点,错误地使用论据,论证方法单一……在学生议论文写作中屡见不鲜。究其原因,不是学生不懂得议论文写作常识,而是无法将生硬的写作理论运用到写作实践中,有对比,有分析,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议论文写作训练更容易被学生接受。
一、激趣导入,“读”前明“理”。
有争议性的问题设置能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为后面的文本对比阅读打好坚实的基础,因此,我以“有人说,要想学好议论文,只背苏洵《六国论》,你是否同意?”作为本次教学活动的发端。无论学生的回答是同意还是不同意,都需要给出充分的理由。在争论的过程中,学生间接回顾了议论文的相关写作常识,如:议论文的基本要素是什么?每一个基本要素的基本要求是什么?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是什么?一篇好的议论文的评价标准是什么……只有明确以上问题,学生才能在阐述理由时做到言之有據。这样,在进行正式的对比阅读前,学生可以说已经通过思考问题,明确了议论文写作的禁忌与要求,做到了借助对比阅读提高议论文写作的基础——明“理”。
仅仅做到明白写作道理还是不够的,因为在日常学习中,理论知识具备,却无法运用于实践的情况很多,所以接下来要做的是在三个不同版本的《六国论》对比阅读中,强化学生对论点、论据、论证的使用印象。
二、援例对比,同中求异。
苏氏父子“一门三杰”,苏洵、苏轼、苏辙恰好都写过《六国论》,将他们的文章放在一起进行对比阅读,对学生来说比较有话题性。“父子三人谁的议论文写得更好?”这个疑问一旦产生,不用教师督促,学生也会认真的进行对比阅读。
同写六国破灭的原因,父子三人都用了开门见山的方式提出中心论点。苏洵提出“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苏轼认为“区处条别,锄而尽去之。……吾考之世变,六国之所以久存,而秦之所以速亡者,皆出于此。”苏辙则说“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三人都以开门见山的方式提出中心论点,这是相同之处,但侧重点又有所不同。苏洵侧重“赂秦”,苏轼侧重“养士”,苏辙侧重“明势”。
在论据使用方面,三人都用了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但所占比重各有不同。在论证方法的使用上,三人都用了比喻论证,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但苏轼在此基础之上又多用了引用论证、假设论证和类比论证。
在实例对比的基础上,学生至少可以得到以下几点写作启示:一、议论文写作必须做到观念鲜明,冲击力强,而且需要将论点放在醒目的位置上。这是写好议论文的第一步;二、确立论点应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不可人云亦云。对待同一件事,可以有不同的切入点,进行多角度换位思考;三、同样的事实材料可根据写作需求适当取舍,放大局部,目的是为了凸显中心论点;四、议论文在分析问题时,应该以大量的史实作为依据增强说服力,正反对比论证能让优劣、是非立显,是最简省有力的论证方式;五、论证方法单一,只会削足适履。因需而选,丰富灵活,各尽其用,才能做到“法”尽其用。六、扬长避短,找到属于自己的议论文写作风格。如:苏洵条分缕析、丝丝入扣,有纵横家的风采;苏轼用了大量铺陈、夸张的手法,趋于辞赋家;苏辙高屋建瓴、指点江山更有军事战略家的眼界。
这些启示也许在学生以往的写作中也曾有过,但远不如以文本为依据,在文章与文章字斟句酌的对比阅读后得出来得明晰。有理有据,言之有物,摆事实,讲道理,自己主动的读与悟,什么时候都比生硬地讲解来得有效。
这个环节是通过《六国论》对比阅读学写议论文的关键,但仅仅做到这一步依然不够。因为名家名作与学生的写作水平毕竟有很大差距,对比分析还是为了给借鉴学习打基础。
三、评改习作,模仿范例。
经过同中求异的对比阅读后,学生对议论文写作必定有许多收获。如果不能将其及时落实到写的环节,那么对比阅读的效果就会消减。但是如果没有任何铺垫,直接布置议论文写作任务,学生依旧会因为畏难心理影响写作水平。此时如果降低要求,只是评改,相信有很多学生愿意积极参与,这就是利用“登门槛效应”。“先对孩子提出较低的要求,待他们按要求做了,予以肯定、表扬乃至鼓励,然后逐渐提高要求,从而使学生乐于无休止地积极奋发向上。”可以从近期的月考作文入手,选择其中一篇存在问题较多的作文为示例,分学习小组进行评改。对照《六国论》对比阅读中所得到的写作启示,分别从论点、论据、论证、结构、语言等几个方面给出修改建议。不仅要求发现问题,还要求他们对不当之处进行适当的增删和改写。然后分小组展示修改后的作文,并说明修改理由。一方面,能帮助学生再次强化前一环节得到的写作启示。另一方面,来自于教师和同龄人的肯定与表扬,能最大限度的帮助学生树立起写作信心。在此基础上,再要求学生循序渐进的仿写苏洵《六国论》的论点段和论据论证段,最后上升到完整的议论文写作,明显水到渠成。虽然实际的写作要求提高了,但因为有前面的训练做铺垫,学生的写作信心增强了,写出规范的议论文,也就不再是“纸上谈兵”。
当然,借助《六国论》对比阅读学写议论文相较于整个写作教学系统而言只是杯水车薪,但有了这样的训练做基础,必定能让学生学习议论文写作的起点更高,走得更远。
参考文献
[1] 陈倩. 登门槛效应:步步为营 得寸进尺.《改变生活的心理学法则》.武汉出版社出版.2009年07月
[2] 李佩玉.《现代语文:中旬.教学研究》.2016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