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数学中非认知因素的培养

2019-09-10 07:22崔玲玲
青年生活 2019年5期
关键词:中学数学教师应因素

崔玲玲

摘 要:非智力因素对中学数学的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分别从课堂教学和非智力因素各个要素两个维度给出了中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具体方法。

关键词:中学数学;非认知因素

一、“非认知因素”发展历程

1935年,美国心理学家亚历山大在《智力:特定性和抽象性》一文中提出了非认知因素的概念。1940年,韦克斯勒提出了“一般智力中的非认知因素”的概念,并于1950年在《美国心理学家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对非智力因素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指出了非智力因素的内在驱动力、情绪稳定性、持续性等非认知因素在智力行为中的作用。后来,中国的研究学者也发现聪明的学生并不一定都能成功。自此非认知因素一词就进入了大众的视野,而如何将非认知因素与数学教学相结合,如何充分发挥与培养非认知因素也成为了研究重点。

二、“非认知因素”的作用

数学学习中的非认知因素。也被称作是数学学习中的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是指所有与智力活动或者能力活动有关的非智力(或非认知)和非能力的心理因素。非认知因素对学生学习数学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它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引导和定向作用

在数学教学中,非认知因素可以用一定的动机引导学生达到一定的目标。也就是说学生出于自身内在因素进行的学习行为才更加持久,更加稳定,主动地学习过程才是有效的学习过程。对数学的喜爱可以让学生在数学的道路上走得更远,而不是一段时间的不情愿的学习。

(二)调节和维持作用

非认知因素的调节和维持作用是指当学生遇到学习困难时,坚定的意志和积极的态度可以帮助他们及时调整状态,积极面对、解决、不退缩,面对困难坚持不懈直到达到目标。

(三)动力和激励作用

在数学教学中,动机、兴趣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原生动力,是坚持学习数学的动力源泉。当学生不想在學习上取得进步时,他们的意志和人格特征能够起到激励作用,消除这种消极现象,提高他们的心理活动水平。

(四)补偿作用

通过发展非智力因素,学生可以克服智力或能力弱点造成的自卑,即“勤能补拙”。自古以来,具有非凡才能的人多数就不那么聪明,他们没有优势,但是通过他们超出普通人的努力工作和坚持不懈,他们在事业上取得了成功。

三、“非认知因素”的培养

(一)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

(1)教学内容主张与学生的直接经验相结合。数学是一门抽象性很强的学科。中小学生很难理解它。因此,在新课的教学中,教师应尽量结合学生的直接经验。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的生活想接近时,掌握新知识就容易多了。通过这一学习过程,学生将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激发学习动机。

(2)教学方法主张直观形象。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能够贴近学生生活,容易引起学生共鸣。例如,在学习三角形的稳定性时,老师可以首先让学生观察四边形,然后取出其中的一根棍子,形成三角形的教学工具,然后让学生拉动和按压,这样学生真正了解了三角形的稳定性。这一过程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还培养了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3)学习方法主张主动探索。在教学过程中要突出学生是教学活动中的主角。即把学生看成活的人,坚决摒弃把学生看成“容器”的观念,摒弃教与学分离的做法。在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而不再是传统课堂灌输式的教学。

(4)发挥教师自身的榜样作用。榜样教育是最好的教育,尤其是将身边的人视作榜样。教师是学生在学校接触最多的人,也是学生最尊敬的人,所以教师表现出来的一些非认知素质对学生来说是最好的行走的教科书,例如教师对学生们的责任感,对班级管理的严谨的态度,在教育中对学生都会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二)“非认知因素”各个方面

(1)激发动机。学习动机是为了达到学习目的,产生学习行为的一种心理活动。

对于学生来说,正面的、积极的评价对他们的影响更加深刻,表扬会让学生增加学习的动力,提高学习的积极性;而消极的评价例如批评容易让学生产生抵触心理,反而对学习没有促进作用。

(2)培养兴趣。兴趣作为一种人格心理倾向,总是伴随着良好的情感体验。教师应善于发掘和利用各种因素,采取多种形式和方法,创造教学环境,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数学课堂开始之前,教师应善于创设情境,运用各种教学手段让学生将注意力迅速放到课堂上来,让他们尽可能的参与到数学活动中。教师应善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质疑的习惯,培养学生不怕困难和积极思考的精神。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享受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坚定意志。意志是人们追求目标、自觉排除各种干扰、克服各种困难所必需的心理素质。只有意志坚定的人才能在面临困难时坚持不懈、勇敢面对直到取得成功。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善于抓住机遇,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在数学教学中,要安排一些适度的难题,让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反复思考,培养学生的注意力、意志品质和独立思考能力,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

(4)调控情绪。情绪是人类客观现实的特殊反映形式,是客观事物是否满足人类需要的态度体验。在数学教学中,一些学生因基础差、学习态度不明确、学习动机不强、学习意愿弱而容易自卑、消极、厌烦。同时教师陈旧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也影响着学生群体的情绪气氛。因此,数学教师不仅要教授数学知识还要善于观察学生的情绪。

总结:学生在中学阶段的数学学习离不开非认知因素的参与,这就要求教师充分挖掘每一个学生成长过程中各种因素的潜力,把握住发展时机,不遗余力的去培养学生各种潜力,使其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参考文献:

[1]石义堂.非认知因素的培养与教学方法改革[J].社科纵横,1999(01):79-81.

[2]陈亚丽.论非认知因素及其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培养[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14):584-585.

[3]张妍,郭文亮.学生的非认知因素及其培养[J].教学与管理,2003(24):59.

[4]谢青华,彭晓冬,刘政江.论学生非认知因素的培养[J].井冈山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7(01):74-76.

猜你喜欢
中学数学教师应因素
“双减”政策下教师应做好高效课堂的践行者
中学数学竞赛数列求和的探究
中学数学竞赛数列求和的探究
高中文言文教学刍议
教师应如“水”
构造法在中学数学中的应用
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
关于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关于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生物教师应如何进行创新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