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兵
朗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具备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的有效手段。通过朗读训练,激发学习兴趣,增强语感,提高口语的表达能力,陶冶情操,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人们常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讲的就是朗读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朱熹曾经说过:“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读几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可见,朗读教学,既是传统的,又是时兴的;既是语感的,又是技能的;既是文学的,又是审美的。
所以,课堂上的朗读,小而言之,是培养语感、形成阅读能力的极为重要的正确途径;大而言之,是教学改革和教师设计水平的一个重要的标志。
一、朗读可以增强学习语文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学习兴趣,目标就无从谈起,而朗读却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语文课本中的文章,往往都是些美文。特别是古诗文,它讲究韵律、乐感极强,平声仄声交错组合,跌宕起伏,具有美的旋律和和谐的节奏,非常适合朗读。在教学中我们应注重学生的个性特征采取不同的诵读方式,或听读、或范读、或领读、或齐读,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在教学中,我们还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朗读训练,点燃学生的朗读兴趣、激发学生的朗读感情、促进学生的朗读训练,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二、朗读有助于增强语感。
语感是学好语文的重要基礎,培养语感最基本、最重要的方法便是朗读。
吕叔湘曾经提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而朗读则是有效增强学生语感的捷径。
在阅读教学中,我也很重视朗读教学。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加强了对文章的理解。如学习《故乡》这篇小说时,最后一段的理解就是一个难点。我先让学生齐读、然后自由读,各自体会,学生很快就知道运用了比喻手法,把“希望”比作“路”,再读,又把握了否定和双重否定的意思,继而明白了这句话的意思,那就是——只要我们共同奋斗,希望是会实现的。这样,通过朗读,不用老师照搬现成的教参说明,学生既完全理解了小说的内容,又锻炼了语感,又何乐而不为呢?
三、朗读可以提高学生口语的表达能力。
朗读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概括能力和组织语言的能力。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鲁迅讲述了自己少年时代在百草园快乐无忧的生活时,境况和现在的孩子距离很远,长期固定在学校家庭两点一线和玩惯了电子游戏网络游戏的学生,初读课文时是不会体会到那个空旷的院子,矮墙断壁间会有怎样的快乐。但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反复的阅读“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这一段。随流畅的语言,园中的景象一下子都堆到孩子的面前,多彩的植物,可爱的昆虫,让这些生活在都市里的孩子们穿越过文字,从视觉,触觉,味觉等各个方面都得到了满足,同时容易產生情感共鸣,这样对于一个孩子在园中快乐无忧的生活就有了深刻的理解。如果让学生仿照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句式也来讲述一下自己的童年快乐生活,那岂不是既积累了材料又完成了口语能力的训练任务,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四、朗读可帮助字斟句酌,修改文章。
朗读,可以形成语感。语感对于检查语病,改正语音不通,拗口,逻辑不严密等问题,都有很重要的作用。鲁迅先生说:“在看和读之中,能够发现重复罗嗦的地方,把文字改精炼了;能够找出拗口,不通顺的地方,把语言改通顺,流畅了。”叶圣陶先生说:“读文章,写文章,最好不要光用眼睛看,光凭手写,还要用嘴念……自己写了东西也要念,遇到念不顺的地方,就是要修改的地方。”
因此,在日常的教学中,我常常跟学生说的话是“一定要做文章的第一个读者。”如果连自己都不读或者说读不懂自己的文章,其他人怎么可能读得懂呢!所以我们要改正基础年级才需要朗读的错误观点,虽然在中考高考中未直接考学生的朗读的情况,经其中许多题目都关乎朗读,直接的,如:“语病”题、“诗词鉴赏”题、“诵默写”题等。间接的,如:“写作”题,这些都有赖于学生在平时大量的反复朗读来实现的,光靠大量无声的习题只会损伤语文的美感,挫伤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出不会运用汉语言文字的考试高手。
五、朗读可以陶冶情操。
众所周知,音乐可以陶冶人的性情。我认为,朗读也可以陶冶人的情操。这是因为汉字有四声之别,因此就有了声调之抑扬;汉语重声韵之连绵,因此词语便有双声、叠韵、全重叠、交错重叠等组合形式;汉语讲究节奏与对称及声韵调的组配,因此而产生特有的节律之美。此外,更重要的是朗读的内容非常丰富,直接冲击着我们的心灵,陶冶着我们的情操。
六、朗读可以唤起学生心声,让学生获得情感体验。
朗读是一种眼、口、耳、脑并用的读书方法,不仅有利于学生深入了解文章蕴含的思想感情,而且有利于培养他们语言的感受能力,培养感情素质。因此,朗读是情感的天窗,它能使学生直接流露喜怒哀乐,通过朗读,读中入境,读中生情,读中明理,同时培养想象力、表达力和鉴赏力。
朗读作品是一种感化、一种熏陶。读一篇好文章、一首好诗是让人心荡神往、情思横溢、如饮甘露、浑身清新舒爽,给以无穷的力量。文字是冰冷的,但是读出来,它便有了鲜活的生命。现行的语文教材有许多精美的诗歌。诗歌的语言富有节奏感、音乐感。诗中激昂的情感、高尚的思想,都是通过诗化的语言表现出来。正因为如此,只有通过反复地吟诵,我们才能体会到毛主席在《沁园春·雪》中的豪情壮志,才能领悟舒婷在《祖国,我亲爱的祖国》中的真挚的爱国思想。
总之,朗读,是学习语文课程的重要方法,它在语文教学中的独特作用,是其它任何方法都无法替代的。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广大语文老师应充分发挥朗读的作用,使语文教学的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本文系课题《中学语文高效教学与朗读策略的研究》立项编号JJYKT18380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