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倩
我国是诗歌盛产地,从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诞生,到唐诗宋词的辉煌,奠定了我国诗歌在文学中的地位。诗歌之所以在文坛占据一席之地,与其丰富的意象、深远的意境,厚重的意蕴等分不开,成为滋养一代又一代人的精神食粮。
在小学诗歌教学中,不少诗歌教学还沿袭现代文阅读教学的一般思路,诗歌教学停留在串讲阶段,没有充分根据诗歌创作的一般特点,采取适宜诗歌文例特点的教学方法。学生对诗歌的理解还停留在语言理解的浅层次上,意象解读支离破碎,不能对诗歌意象进行有机的整合,缺乏意境建构意识,诗歌丰富的意蕴难以得到挖掘,削弱了诗歌对学生的教育效应,本文拟以《赠刘景文》一诗为例,简要阐释诗歌教学的实践路径。
一、《赠刘景文》之意象、意境、意蕴与审美价值取向
1.《赠刘景文》一詩的意象、意境、意蕴
《赠刘景文》一诗是诗人赠送给好友刘景文的赠诗,诗歌的写作思路和一般的诗歌相似,先写景,后围绕景物抒情、议论。在诗歌的一、二两句,诗人抓住初冬的景致“荷”与“菊”,表现初冬萧瑟之景。然而,诗人却一摆萧瑟之气,用“荷”衬“菊”,描绘菊花在初冬傲霜斗寒的动人景象,从而赋予菊花以丰富的含义,不再是自然之菊,而是赋予菊花以诗人之心意,暗含对刘景文品格、节操赞美之意,生成丰富的意象;然而诗人并未止于此,又在三、四句议论中引入虚拟之“象”橙橘,代表最好风光;综合诗歌中橘树之形象,与松柏同类,从而建构起一个美好之境,为诗歌意蕴生成进行充分的铺垫,并赋予诗歌无穷韵味,耐人寻味。
2.《赠刘景文》一诗的审美价值取向
《赠刘景文》一诗的选取,是因为诗歌意象符合学生认知,既简单,但是又富有层次感,给人以丰富的意象之美;同时,意象营造的意境,又将学生带入一个品格的磁场,使学生受到美好品格的熏陶;最后,诗歌生成的意蕴,又向学生传达交友之道,共勉之情意切切,让学生受到启发,引领学生成长。
二、诗歌教学路径建构:品意象,构意境,悟意蕴
1.品意象,捕捉灵动之“意”
意象是诗人历经情感活动、对客观物象进行艺术创造而形成的艺术形象,是由客观的“象”和主观之“意”两个基本要素构成。“意”是诗人情感作用的结果,“象”则是意的具体承载体,也是引发诗人情感与创造的触点。因此,学生要领悟诗歌独特的魅力,必须要历经意象生成的过程,透过具体之“象”,捕捉诗歌灵动之“意”,从而走进诗人的主观世界,感受诗歌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盈的意象之美。
如苏轼的《赠刘景文》一诗,全诗出现的意象主要有“荷”“菊”“橙橘”等。诗歌最显著的特点是言简意赅,全诗28个字,每一个字词都经过诗歌精心推敲,每一个意象的出现都凝聚着诗人“匠心”。诗中着意表现荷之“尽”,菊之“残”,橙为黄,橘为绿。品味意象我们不难发现诗中所出现的景物带给人不同的感受。“荷尽”“菊残”写尽秋末冬初季节的萧瑟,然而“荷尽”与“菊残”表现的视角不同,“荷尽”用“已无擎雨盖”与“菊残”之“犹有傲霜枝”又构成对比,将菊花傲霜斗寒的形象充分揭示出来。文面似乎是写景,细细品一品,为什么要抓住秋末冬初之季。分析写作背景,我们不难发现诗中季节也预示着诗人的一生,人生青春已然逝,尽管如此,诗人并没有消沉,诗人之意正是借助“犹有傲霜枝”之“残菊”传达出来的,颇有和朋友共勉之意。
可见,诗歌中每一种景物的出现不是无缘无故的,而是诗人“意”之使然,只有深入品味诗歌之象,才能引领学生透过语言之“象”,捕捉诗歌灵动之“意”,走进诗歌,感受意象多重含义。
2.构意境,渐入幽深之“境”
意境是由意象聚合而成,诗歌的艺术魅力需要我们对意象进行有机的整合,将意象聚合起来,基于语篇的视角构建意境,这样才能引导学生走出对诗歌支离破碎的解读现状,渐入诗歌幽深之“境”,触摸诗人真情意,从而与诗歌产生思想、情感等共鸣,受到精神、情感、心灵的触动。
《赠刘景文》一诗,一、二句写景,笔墨集中在“荷”“菊”两个意象上,三、四句议论,又引入“橙黄橘绿”,透视我国古诗词关于橙和橘的文化,将橙、橘并重,借助“橘”之文化内涵表达更为丰富的内涵。在屈原的《橘颂》中,作者极尽赞颂之词,独立不迁,秉德无私,“行比伯夷,写实之“荷”“菊”与引入之“橙橘”,构成幽深的意境,诗人之意也在意境生成中得以清晰,“菊”“橙橘”营造的意境,暗含着对刘景文品格与节操的称颂之意。
通过意象的整合,我们不难看出诗人将写景、咏物与赞人有机地融为一体,通过描绘客观景物,表现景物高洁的品性;诗人对景物品性的情感又折射出诗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进而根据赠诗的特点,我们认识到景物成为“意”之载体,咏物是为赞人。透过构建意境,学生渐渐明白为什么“荷尽”和“残菊”中我们看不到前人悲秋之意,整首诗透出勃勃生机,让人进入一种昂扬之境,正是诗人“意”之所向。
意境的构建,不仅需要对诗歌中的意象进行整合,还需要我们引导学生调动想象,将诗歌看似单薄的意象借助想象力进行还原,在想象力的帮助下透过语言创造的幽深通道,渐入佳境。
3.悟意蕴,生发无穷之“韵”
诗歌言有尽,而意无穷。诗歌之意,需要我们引领学生潜入诗歌,沉入其中,透过多样化的感悟学习,才能从得“意一”向无穷之意升级。在悟意蕴思维活动中,需要教师引领学生全面整合信息,除了对诗歌内容进行整合之外,还要实现对诗歌横向和纵向的延展,了解诗歌写作的背景,了解诗人的水平,了解所赠对象刘景文以及他和诗人的关系,以及诗歌中所写之景的“文化底蕴”,这样我们才能还原诗歌生成的背景,了解诗歌产生的情感“触发点”,将意蕴生成的文本生态具体还原。
《赠刘景文》一诗,还原写作背景,调动学生生活经验,我们不难揣摩本诗作为“赠诗”所体现出来的用意是共勉。“共”体现在高洁的物象之中,诗人和刘景文都是品格高洁之人,才具备以文会友创作动机,才具备共鸣点,因此诗歌第一重意图为赞颂刘景文之高洁的品格,也折射诗人的人格魅力;诗人在三、四句议论中提出的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又暗含着诗人希望刘景文能够不负时光,保持高洁的情操,努力的姿态,实现人生之“橙黄橘绿”。
诗歌是一门慢艺术,需要我们放慢教学节奏,引领学生细细品味诗歌意象,以象捕意,并改变意象割裂的教学现状,对诗歌意象进行有机整合,生成深远的意境,调动学生无穷的想象力,并链接学生生活,领悟诗歌无穷意蕴,渐渐走进诗人,触摸诗歌的心跳,与诗人进行思想情感的共鸣,于慢行诗歌中听见学生生长的声音。
作者单位:江苏省睢宁县实验小学(22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