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坚荣
摘 要:职业教育在我国城市化的进程当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为我国各行各业提供了现代化的全面人才,为保障就业发挥了重要作用。为社会提供合格性人才是中职教育的目标,中职的所有教学活动都是围绕就业来开展的。而中职学校又是培养职业技能的主战场,中职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关系着中职教育的质量、劳动人民的素质和企业强盛的关键。本文从如何更好的教学中职学校学生的目标出发?对培养中职学生的职业素养展开分析。
关键词:中职学校;教育;学生
伴随着素质教育的推广与实施,中职教育特别受到学校与外界人士的青睐,对于处于随时步入社会的学生来说,不仅需要牢固的专业技能,还必须注重自己的职业素养。中职生就业能力的保障取决于职业素养能力的高低,现如今大型企业对于培养员工高素质技术能力强的人才非常重视,所以,加强中职学校学生的教育教学素质刻不容缓。
一、现阶段中职生教育教学的现状分析
现在人们普遍认为中职学校的学生绝大多数是初中不好好学习被父母送去学一技之长的或者是中考没考上不得已去上的,所以多数学生除了学习能力差之外,德育素质也不是很高。本人在中职学校任教已有数十载,发现中职生的思想往往存在消极自卑的心理,厌学行為非常严重、自己的职业理想不清楚、行为习惯差、没有责任感等等。所以中职学校的有些教学学生的理论老师上课积极性不高,对班级与孩子们的管教不是非常的严格,而导致有些班级的学生碌碌无为,度日如年。
还有一些中职学校的教学形式落后单一,缺乏实用性,师资力量薄弱,专业化水平较低。所以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只能泛泛、照本宣科地进行讲解,很难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对学生的教育教学的培养和提高并没有起到太大的作用。甚至有些学校的授课教师对其理应的相关知识了解的不是很多,只是参照中职学校派发的理论或者实践教学课本及从网络上摘抄的案例对学生进行单纯的理论知识讲解,缺乏对实际案例的分析能力,简单地将结论性的知识告诉学生,习惯性地忽略了与学生互动的教学环节,无法将教师主导的课堂变为学生主体的阵地,造成课堂枯燥无味,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针对中职学校的教育教学问题,我们代课教师深感肩上的担子很沉重,我们要以关怀的眼光,关心每一位学生,积极探寻新型的教育方法,提高教学技巧,以提升中职生的职业素养为目标,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好一个教育工作者该有的样子。
二、中职学校教育创新开展的措施
首先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于中职生来说,大都基础能力差,知识面小,自主学习意识不强,还有少数因为行为习惯不规范而错失步入高中的机会,我作为他们的班主任应起模范带头作用,严格遵守纪律,给学生做好榜样。首先,应该从自身的行为习惯上出发,穿衣服必须大方得体,正气凛然,不能穿那些奇形怪状的衣服。代课教师教学时应步步为营,耐心的去教导学生优良的行为习惯。代课教师讲课要条理分明,板书要整齐划一,再去要求学生作业,认真对待,只要代课教师自身有优良的行为习惯,学生才会敬服你,才会听你的话,才会尊重你。这样时间久了中职生就会养成认真听讲、独立完成作业、团结合作等等良好的行为习惯。将来会把这些习惯落实到工作中去,能更有效的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
然后就是创建一体化的师生关系。在教学的过程中,师生之间应尽量保持一种平等的关系,在教学的过程中时刻观察着学生的思维动向与实践能力,这也就是一种与学生心灵上平等和谐的碰撞,从而贯彻中职的教育教学的目标。
最后是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树立正确的职业意识。中职生的职业德育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但德育教育的养成不是简简单单的,我们应该在平时的教学中,鞭策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树立正确的职业意识,在道德修养中,要让学生明白铁杵也能磨成针的道理。我们代课教师应该从平时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出发,让中职生从日常的言行举动开始,严格规范自己,不能因为别人没有做到而去效仿,甚至和别人一起不做,千万不能有这种想法,只有严格的制度,规范的行为才能促成中职生的职业道德修养,我们要朝着摒弃自己的恶习,树立属于自己的职业理想,规划好自己的宏伟蓝图,只有这样,才能自觉的养成德育这一习惯,才能发展自己良好的道德品质,为自己以后的道路做铺垫。
三、中职学校教育教学的优势
实战性强,高效率的学习。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理论与实践的知识,提升专项式的训练,形成一个完美的教育体系,还能进行一个科学合理化的教学效果。让一个中职学校的教育有一个不错的发展,让学校的发展空间足够大,以此能够有更多的精力去集中在学术的研究上,为中职学校的教育教学灌输动力。
总而言之,中职教育的蓬勃发展,中职学校主要是培养职业技能型人才。在培养专业知识的同时,更加注重对中职生职业文化素质的教育,用崭新的教育模式来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激发学生的人格魅力,为职业素养奠定基石,为职业道德教育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崔征.浅谈中职德育教学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才智,2019(27):150.
[2]张霞.浅谈现代教育技术对中职教育的影响和意义[J/OL].亚太教育:1-2[2019-10-23].2095-9214.20191015.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