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辉
摘 要:核心素养是道德与法治課堂的指导思想,是道德与法治教学需要实践与落实的重要内容。在大力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每位学生都要求具备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用正确的观点、思想和方法解决社会问题,融入到社会主义建设当中。然而,长期的教学与实践相分离导致学生没有公共参与意识,缺乏公共参与能力。鉴于此,本文进行了核心素养下的学生公共参与素养的培养研究,以解决问题,强化学生公共参与素养。
关键词:初中;核心素养;道德与法治;公共参与
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主要由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四个维度构成,是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的素养,脱离实际生活,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就成了一座海市蜃楼,只存在于学生的潜意识当中,不具备指导实践的功能。因而,公共参与素养的培养教学应该以生活为大的背景和前提。然而,事与愿违,教学还没有从应试教育思想中转变过来,教师注重知识的浅表化输入,与核心素养有关的生活学习、实践活动模式僵硬,学生缺乏对公共事务的认知和解决公共事务的能力。结合现状分析可得,公共参与素养的培养应该主动与现实建立联系,让学生在生活化环境中逐步形成社会参与愿望和公共参与意识,逐步强化公共参与能力。具体来说,教师可以这样做:
一、创设生活情境,建立公共参与意识
情境是思维的土壤,思维只有在情境当中才能开出美丽的花朵。因而,培养公共参与意识必须在生活情境中进行。具体来说,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教师必须搜集一些蕴藏公共参与要素的生活素材并将其打造成符合学生知识需求的生活化情境,引导学生真实接触公共社会,虚拟融入社会生活,批判性思考生活现象,形成公共参与意识。
例如,在教学“在社会中成长”时,我创设了生活情境,让学生在经历蕴藏公共参与的生活情节中自觉建立公共参与意识。生活情境如下:
八年级三班是模范班级,不仅在学校名气很大,在社会上也是享有盛名。该班级的学生经常组织、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在雾霾渐渐来临的冬日,学生主动绘制环保标语和环保手册,让社会大众宣传环保知识,让大家有一个健康的生活环境;当班级学生看到每年交通事故发生率越来越高时,他们会主动学习交通知识并在社区开展交通安全知识学习活动……这是一个喜好参与社会活动并做出了卓越贡献的班级。
学生阅读情境之后,提出问题:同学们参与过什么社会活动,又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呢?问题提出之后,学生发现自己没有参与过公共活动并因此感到羞愧,进而生成了公共参与意识。可见,创设生活情境有助于培养公共参与素养。
二、创建线上平台,拓展公共参与知识
培养公共参与素养,学生要具备广阔的公共参与知识。然而,依靠有限的书本知识,学生也学会在一段时间内建立公共参与意识,但是不会形成持续性公共参与能力。原因就在于:有限的教材教学不能帮助学生根深蒂固地形成公共参与意识。那么,怎么解决这一问题呢?教师可以创建线上平台,拓展公共参与学习空间,让学生不断地接触公共事务,坚持学习公共知识,潜移默化中将公共参与提升到专业高度,增强公共参与素养。
例如,在教学“维护秩序”时,在完成教学之后,我又在线上平台发布了一系列关于“维护秩序”的拓展知识,比如,如何组织公共活动、公益活动的优越性等等。关于这些拓展性知识,学生会进行学习和讨论。比如,“如何组织公共活动”这一学习主题,首先,我并不会直接展开知识学习,而是让学生思考、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就会搜集资料、发散思维,自主建构公共活动知识;当学生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之后,我再展开知识。这样先思考后学习,学生提升了学习效果,增强了学习成就感。长此以往,学生形成了公共参与学习习惯。因而,创建线上平台可以培养公共参与意识。
三、组织社会活动,提升公共参与水平
有关公共参与素养的培养,除了课堂讲学以外,实践是学生建立公共参与意识、形成公共参与能力的主要途径。在实践中,学生会在公共事务中主动运用公共参与知识,将知识转化成实际参与能力。因此,教师要组织社会活动,让学生不断提升公共参与能力,增强公共参与素养。
例如,在教学“以礼待人”时,我组织了社会活动,如下:
学生去附近的敬老院看望老人,与老人互动。他们亲切地与老人问候、与老人拥抱,让老人感受到爱与关心;他们双手捧茶,小心翼翼地将茶水递到老人手中;他们热情地在台上歌唱、舞蹈,逗老人开心……
在参与社会活动的过程中,学生实践了公共参与知识,做到了敬爱老人、尊重老人,做到了文明友好、以礼待人。而通过长期组织社会活动,学生形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了社会参与能力。因而,组织社会活动有助于学生培养公共参与意识。
总之,核心素养指导下,道德与法治教学不能忽视“生活”、“实践”的力量,教师要围绕生活与教学相结合的观点展开多姿多彩的公共参与教学,让学生持续不断地生活接触中形成公共参与意识、拓展公共参与知识、提高公共参与能力,最终培养公共参与素养。
参考文献:
[1]谢小健.公共参与意识下的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实践探索[J].中学课程资源,2018,(3).
[2]施晓静.提高公共参与意识渗透学科核心素养[J].教书育人(校长参考),2018,(3):80.
基金项目:
本文系2019年度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培养学生公共参与素养的课例研究》(课题编号:JCJYB19091234)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