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芳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推行,情感教育被纳入到教学目标当中。本文立足高职语文课堂,对高职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还望能对大家有一些微小的启发。
关键词:高职语文;情感渗透;朗读
在高职语文教学中加强德育渗透,既是一个很传统的话题,又是在当前课改形势下一个崭新重要的课题。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的同时,努力挖掘语文学科课程中的情感因素,有效推进以德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促进每个学生在思想道德、人格品质等方面的健康发展,是教育工作者在实施课改过程中的一项义不容辞的职责。
一、情感教育的推广价值
1.有利于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
通常来说,良好的教学氛围不仅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同时也能引导学生始终保持较高的学习热情,对此,基于情感教育理念的应用,教师能够通过巧妙的情感情境设计和丰富的情感语言为学生创设多角度的情感教学环境,借此学生不仅能够获取更加丰富的情感体验,同时也能于极具感染力的教学氛围内提高自身的课堂参与积极性。
2.有利于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在高职教育中,师生关系多较为尴尬,这一方面使得学生的实际情况不能充分被教师所了解,另一方面也很容易激发师生之间的矛盾,造成课堂教学效率的下降。而在应用情感教育理念后,教师不再是单一技能与知识的传授者,而是能够带着自身的情感来与学生进行互动式教学,在此基础上,不仅师生间的隔阂和矛盾能够有效消除,同时课堂氛围也将更加良好,有助于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通过课文朗读,让学生感知作者在作品中的情感
朗读是一种最能够彰显文章情感的方式,在朗读的过程中,学生实现了和作者的深入对话,学生会将自己浸入到作者的文字中去,用自己的口,传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在朗读的过程中,教师要选取一些具有朗读价值的文章,让学生从字里行间去感受作者的情感。诗歌是最精炼的一种文学范式,寥寥数语中往往蕴含着丰富的、巨大的、强烈的情感,通过大声的、富含感情的朗诵,才能真正体会诗歌韵律、节奏的美,才能真正体会作者所传达的情感,才能最充分的使读者获得情操的陶冶、情感的升华。
在教学诗歌时,我们可以从网络上给学生们找来这些诗歌配乐朗诵的最佳的版本,让学生伴着音乐,跟着朗读者学习朗读——在《沁园春·长沙》的朗读中,体会到一代伟人的胸怀气魄;在《再别康桥》的朗读中,感受到了作者的离愁别绪。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选取一些其他的经典诗歌作品,让学生欣赏。比如,在《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朗读中,倾听到了作者渴望远离尘世喧嚣的心声;在《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的朗读中,感受到了作者乐观的人生态度;在《致橡树》的朗读中,了解了爱情的热烈和真挚;在《相信未来》的朗读中,感受到了作者对于未来的憧憬。总之,通过这些朗诵使得诗歌真正发挥了它的作用,使学生的心灵和情感得到了洗礼。
三、在写作中渗透情感教育
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写作,可以让学生自由的表达自己的情感。写作的内容可以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是学习中困惑,与同学相处时遇到的问题,对父母的思念等等。文字是学生真情实感的表达,我们可以通过学生的习作了解学生的状况,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也会不断提高对情感的感知。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符号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的创造性脑力劳动过程,它将一个人的內心活动通过文字表达出来。对于高中生来说,他们已经摆脱了一些稚气,有着更为成熟、理性的情感观念。写作的过程也是一个情感表达的过程,嬉笑怒骂皆成文章,教师要在写作教学中试着引导学生去表达自己的情感。
比如,在教学完《我的母亲》这篇课文后,笔者给学生布置了一个写作任务,让学生以记叙文的方式,也以《我的母亲》为题写一篇文章。通常这种文章,都会是对母亲的歌颂,但这并非是学生真情实感的表达。所以,笔者专门告诉学生,这篇文章不必非得歌颂母亲,记录母亲为自己做过的最感动的事,母爱是如何的伟大等。我们如果对母亲有什么不满也可以在作品中表达出来。这样一来,学生就不是为写作而写作,而是真正的想通过文字表达内心的声音,是为表达而写作。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更加具有真情实感。
四、巧设单元主题情感教学
在实际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某些文章往往有着密切的联系,而如何把控好不同文章的情感关系,使学生于主题学习中感受不同作者对于美好事物的感情展示,是单元主题情感教学的主要研究课题。例如,《荷塘月色》《故都的秋》两篇文章均涉及了作者对于美好自然景象的描绘,因此教师可引导学生将两篇文章紧密联系起来,帮助其在感受不同感情韵味的同时学习不同作者的不同表达手法,借此在提高文章理解力的同时培养自己的写作能力。
总而言之,在高职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对于学生的情感发展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希望大家能够不断探索高职语文教学渗透情感教育的方式,使学生受到良好的情感教育。
参考文献:
[1]冯艳军,陈军泰.如何在高职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J].新课程学习(中).2012(11).
[2]张岩.高职院校语文教学中审美情感教育探究[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