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姝瑞
余秋雨说过,一座普通城市的文化,主要是看地上有多少热闹的镜头;一座高贵城市的文化,主要是看天上有几抹孤独的云霞。但我认为,高雅诞生于世俗,即使再孤独的云霞,也无法脱离地上亲切的烟火气息。
许多高雅源于对世俗的思考,时代特征、世俗背景造就了深度的思考。巴金被认为是大都市上海高尚的存在,他的作品魅力源于思考的高度,源于忧郁与安静,因此有人认为他的作品所透露出的高雅与城市的喧腾格格不入。但事实果真如此吗?巴金的《家》所展现的就是一个家族的兴盛衰落,以及家庭成员的爱恨嗔痴。高氏家族的衰落命运、三兄弟的恋爱故事、封建家庭的各种束缚,这些都不是高雅的“天边云霞”,而是生活的五味杂陈,缭绕着浓浓的烟火气息。但不可否认,巴金是高尚的存在,这种高尚不是遥远神圣的距离感,而恰恰是对世俗的思考与升华,不摆脱世俗,却高于世俗。
世俗的东西同样也能折射出思想的精华。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就是这方面的典型例子,例如《鹿鼎记》中的韦小宝,本身就生于世俗,无论是身世经历还是个人品行,都与高雅不沾边。可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一个让人恨得牙痒痒的人,却依旧讲兄弟情义,有自己的原则,在大是大非面前,他能坚守底线。《鹿鼎记》是世俗的故事,但也有人性的透視。金庸先生的好友陶杰曾说,《鹿鼎记》是一部终极的人生寓言。金庸先生家学渊源,通晓历史,阅历沧桑,一部“再俗不过”的小说折射出对历史和人生的终极思考。这样的作品取材世俗,表现世俗,但透过世俗,表达的主题却引人深思。
无论是巴金先生的“激流”,还是金庸先生的“侠义”,我们从中可以看到,世俗并不一定就低于高雅,世俗只不过是让高雅走下“神坛”,让遥远的东西变得亲近而又真实。
现实生活中,有很多民俗艺术家,他们所传承的东西并非阳春白雪,但他们对文化的执着,本身就是一种高尚。冯骥才的《俗世奇人》中所描绘的天津卫小人物,他们经营着平凡市井的小本生意,虽然只是为养家糊口,但他们的手艺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我们要感谢这些人,正是这些“小泥人”“薄薄的年画”,让一个地方的民俗得以繁衍传承,使其成为现代人寄托归宿感的城市名片。还有评书艺术家单田芳老先生,为世俗文化奉献了一生,他的执着追求何尝不是一种精神的高雅?
人的生活脱离不了世俗,高雅的文学艺术也离不开世俗生活。世俗的烟火气息升腾到空中,它可能就变成了天边的七彩云霞。
[点评]
这篇议论文在布局构思上特点鲜明,标题、开头、结尾和主体部分的论述始终不忘关联扣合,行文思路紧凑而严谨。文章开头在引述余秋雨相关论述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观点。主体部分先分后合,不断推进。文末以富于想象力的比喻收尾,同时点题。在素材选择和运用方面,作者视野开阔,选材典型,可见作者的阅读积累功夫;分析论述也颇见功底,体现了作者的思考力与洞察力。
(栏目荐评:曹振国 枝江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