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丽芳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推进,高中化学课堂也被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本文阐述了核心素养的概念和内涵,通过自主实验、构建平台、小组合作以及分析总结四个方面着重探讨了以核心素养为目标的前提下优化高中化学生态课堂建设的对策,旨在为相关教师提供理论性的参考依据,确保高中化学课堂的实效性。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化学;生态课堂;建设路径
引言:现阶段,教学模式逐渐呈现出多样化和创新性的发展形态,化学课堂也由传统的教师为主体转变学生为主体,“生态课堂”一词应运而生。生态课堂的特点在于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善于独立思考,所以如何在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前提下优化生态课堂是目前亟待探讨的话题。
一、核心素养的概念和内涵
顾名思义,核心素养即是结合学生实际,推动其全面发展,成为满足社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核心素养的内涵可总结为以下几点:
其一,人文素养。学生需要掌握、理解并能熟练运用所学的知识技能,具有人文情怀和审美观念。
其二,探索精神。对待事物要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具有思辨能力和探究意识,敢于提出质疑,克服困难,乐观面对生活。
其三,合理学习。学生要掌握学习技巧,善于动脑、勤于动手、乐于求知,能在短时间掌握知识和技能。
其四,身心健康。学生要认识到自身价值,摆正心态,提高自控能力,珍爱生命。
其五,学会担当。教育的核心在于立德树人,学生要学会担当,具有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三观。
其六,创新实践。理论与实践应结合,学生在实践中要具有创新能力,敢于挑战未知[1]。
二、基于核心素养下高中化学生态课堂的建设路径
1.自主实验培养探究意识
传统的教学方法导致学生依赖性较强,“教学”中以“教”为主,“学”过于被动,学生要再不断的催促中完成学习任务,效果往往不尽人意。俗话说:“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实验,激发其对化学学习的热情,鼓励其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自主中摸索规律、发现趣味、掌握知识。
比如“物质的检测”一课的教学中,要求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达到检测效果。教师可利用经典习题引出课堂:混合溶液中有四种离子,分别为钠离子、氯离子、三价铁离子和铵根离子,问如何证明溶液中存在这四种离子?学生通过思考提出验证方法:先进行焰色反应实验,若存在黄色火焰则说明溶液中存在钠离子;接下来在溶液中滴加适量硝酸溶液,产生的气体能使酚酞变红则说明溶液中有铵根离子;然后滴加苯酚溶液在混合溶液中,若显红色则表示存在三价铁离子;最后一步是将硝酸银溶液加入到混合溶液中,若出现白色沉淀则表示其中有氯离子。
2.构建平台营造交互环境
生态课堂与传统课堂之间的最大差距在于生态课堂活跃灵动,传统课堂过于沉闷枯燥,学生容易出现厌倦和抵触心理,所以化学教学应利用课堂构建良好的生态平台,营造交互环境,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避免填鸭式教学方法,充分活跃课堂气氛。
比如学习有机化合物命名时,教师先提问学过的有机化合物名字,通过探寻规律发现有机化合物之间的顺序排列方式,学生向教师提出疑问:“什么时候读作烷烃、烯烃、炔烃、酯、醚、酮、醇等”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寻找有机化合物的规律,从互动中掌握化学知识,促进生态课堂的生成。学生在此环节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中,避免沉默式课堂影响教学效果,互动过程也可以让师生之间加强磨合,教师及时了解到学生关于课堂的反馈情况,有针对性的做好改进和创新。
3.小组合作促进取长补短
小组合作能活跃课堂气氛,提升课堂参与度,满足核心素养的提升需求。传统课堂中,很多学生有问不敢提,有话不敢讲,虽然新课改要求教师以生为本,但是内向的学生在师生交流环节仍然沉默不言,教师可将学生分为多个探讨小组,通过交流互动取长补短,发现自身不足之处,对知识产生新的见解。
比如学习氧化还原反应这一节内容时,单纯的理论灌输难以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学生可以通过小组之间交流互动,提出问题让其根据化学方程式讨论氧化性、还原性、氧化概念、还原概念以及氧化产物、还原产物等。学生在讨论时会存在意见分歧,教师要引导其耐心梳理,最终得到准确答案。教师应鼓励学生提出质疑,在解决质疑的同时渗透知识点,加深学生记忆,使合作学习实效性更强。
4.分析总结寻找化学规律
实践是检验理论的标准,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验证理论概念的可行性,让学生通过实验理解知识点,再利用实验验证知识点,加深对化学概念的印象。在完成化学实验后,学生要进行分析和总结,找到化学反应存在的客观规律,通过数据比对掌握科学原理,对化学产生浓厚的兴趣[2]。
比如在学习化学反应速率这部分内容时,教师需要设计实验“氢氧化钠与氯气的反应”,学生利用控制变量法发现化学反应存在的规律,经过数据记录和对比得出最终结论:压强、温度、浓度以及催化剂皆会对化学反应速率造成影响,具体而言,增大压强、升高温度、提升浓度或加入正催化剂都会加速反应,缩短实验时间。学生通过实验数据的记录和处理最终得到了结论,这种方法既能让学生充满兴趣还能使化学学习更为轻松愉悦,能优化生态课堂的构建,对学生核心理念的培养也有积极推动作用。教师要注重实验总结,以赞扬的形式激励学生更主动的投入到自主实验中,提出更多新奇大胆的想法,使化学实验创新性更强。
結论:总而言之,教师应转变传统守旧的教学思路,将学生放在课堂的主体地位上,鼓励引导其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化学学习中,激发其对知识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真正意义上实现寓教于乐,因材施教。化学课堂要注重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结合,提升其化学核心素养,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胡蓉.建构生态课堂,培养化学核心素养[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8(08):14-15.
[2]卢秋宏.基于化学核心素养“小组合作型”导学案设计与应用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