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亦楠
共情能力,指的是一种能设身处地体验他人处境,从而达到感受和理解他人情感的能力。学生“共情”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快速抓住文章的核心精神,便于把控诗歌的写作意图,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想要共情就必須去切实感受,想要理解就必须站在同一立场,当达到真正的共隋时,我们才能去谈欣赏和评价。一个连作品的精神内核都没理解的人,再多的语言也是无意义的。共情能力就像一把钥匙,连接着读者和作者的内心和灵魂。
诗画结合巧悟情。语文课本上有许许多多的插画,这是学生可以感受到的最直接、最直观的情境,它可以辅助学生去理解文字所表达的情绪。在教授唐代诗人张志和的《渔歌子》时,课本上画有白鹭、青山、桃花和鳜鱼等,整张图最显眼}向是一名身披绿色斗笠在垂钓的渔夫。教师要引导学生去抓住景物的特点,特别是颜色。因为颜色的明暗能表现作者所要表达的情绪。学生们边读边看这幅画,渐渐陶醉在美景之中。接下来,理解“不须归”就有了情感的依托。然后,教师可以顺势引导:这首词作者真正想要表达的内涵是什么?学生在充分感受图文带来的大自然的美丽后,热爱大自然的感隋可以很容易体会出来。
联系生活真动情。生活是人类最好的老师,我们不断在生活中获得经验,以应对其他相同情况的发生,同时,相同的情感也得到了积累。在教授李清照的《如梦里·常记溪亭日暮》一词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帮助学生联系相似的场景,去体会当时人物的心情。“争渡,争渡”,争着、抢着划船,可以让学生们联想自己放学回家路上或者出游回去路上的情景,大家你追我赶,难道是急着回家吗?其实不是,这是大家快乐到了极致的表现。由此迁移到本词,李清照真的是急着划船回家吗?错误划入荷花深处,是因为焦急吗?学生不难体会到词人其实是快乐的。这一系列美的偶遇,成就了李清照美的诗篇,让她至今念念不忘。回到源头,“常记”二字学生也能更好地理解了。
这种师生运用图画、日常生活的画面等渲染气氛,再现课文情景,发挥想象、联想,领悟人物情感而进行的情景交融的学习方法,能让学生达到“共情”的目的,进而理解文本内涵。
知人论世求共情。要想与作者共隋,还需要了解作者创作的时代背景,与作者的思维行走在一条线上。讲授李清照的《夏日绝句》时,我们如果了解李清照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人物性格,就不难发现,这首诗表达了李清照对当时南迁的北方贵族的批判。当时金兵入侵,赵明诚带着李清照随宋代皇帝一同逃到南方,在李清照眼中这是多么窝囊。反观项羽,本可逃回江东,却因为个人的气节,宁死也不逃跑。当学生了解了写作背景和李清照的个性后,就会发现这不是单纯的一首缅怀诗,而是一首爱国诗,是李清照不愿做亡国奴的真实体现,它因其崇高的精神追求而更有艺术价值。
当学生具备了“共情”的能力,不仅能够准确地理解文章中情感的变化和深意,而且会发现这种“共情”会迁移到他们的生活中。当“共情”成为一种习惯时,面对真实的世界,他们也能换位思考去体谅他人,能够处理、解决各种冲突。
(作者单位:苏州市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花港迎春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