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小凡
语言学习就是文化熏陶的过程,在了解文化内涵和知识背景的基礎下不断得到语言能力的提升,是正确的语言学习方式,高中英语教学着重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对于英语学习效率的提升有着事倍功半的教学效果。在高中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在文化背景下渗透英语学习的魅力,语言是一个国家的历史积淀,包含着历史地理,风土习俗,传统观念以及主流的价值观等等,了解英语为母语国家的文化有助于对英语的理解和合理运用,学会英语思维才是英语学习的重点。因此,在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教学涉及的英语国家文化知识来扩展文化教学,逐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跨文化交流打好基础。
1、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树立文化意识
在新课改刚刚实行阶段,存在部分老师不能紧跟时代的步伐,在高中英语教学中以本民族的文化为出发点,以学习汉语的思维来学习英语,由于思维方式和文化标准的不同导致了学习效率的低下,转变观念势在必行。就思维方面来讲,讲英语国家和我们有着鲜明的区别,往往是长期的文化熏陶下的不同,也是我们要学习的必备基础。同时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过于强调学生词汇和语法的学习,往往忽略了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在交流方面错在交流方面存在困惑。转变观念,紧跟潮流是跨文化意识培养的前提,也是高中英语教学取得突破的一个出发点。
例如,英语思维和汉语思维有着明显的区别,教师要在日常教学中加以区别教学。像:在中国尊老爱幼是我们几千年来传承下来的美德,我们也一直在践行,在公交车上主动给老人让座是被表扬的一件事。但是在美国有着不一样的解读,给上年纪的老人让座会让他们觉得自己年纪大了不能自立,是对老人情感的一种伤害。可见跨文化意识教学的重要性,可以避免我们在交流中出现尴尬,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融入英语思维中。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观念的转变可以有效推动文化意识的培养,大量的为学生介绍英语国家的风俗和日常习惯,让学生在英语思维中学习英语,既吸引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推动了英语文化意识在潜移默化中的提升。
2、利用有限的课堂教学,渗透文化教育
长期以来课堂教学是英语教学的主要途径之一,也是教师讲授知识内容和学生接受知识和理解知识的主要阵地,合理高效的课堂教学可以大大提升教学质量,从而渗透文化意识的教育。文化教育是一个持续性的过程,需要教师的努力和学生的不断探索,不断挖掘课堂教学的潜在内容,从而提升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对于提升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有限的课堂教学环节中,教师要有目的的提升学生的跨文化意识,让学生在具体的文化情境中体会文化的差异,不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课堂是学生学习最高效的时间段,有效利用课堂时间大大提升英语学习的效率。
例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课堂内容,不断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有目的的设计切合课堂内容的文化教学活动,不断推动高中英语学习的动力。文化活动是多种多样的需要的,需要老师的合理安排和统筹兼顾,活动形式包括创办英语黑板报、自编自导的英语剧和英语对话联系等等。通过教学内容学生对英语文化有了主观的体验,然后在具体的文化背景和风俗习惯中得到丰富和主观体验,大大丰富英语文化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英语学习是文化的填充和意识的养成。需要高中教师和学生的不断努力和探索,在进步中得到培养和能力的提升,增强学生对讲英语国家的文化程度的了解。
3、结合丰富的网络资源,体验文化差异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世界已经变成了一个整体,我们可以通过一台可以联网的电脑了解世界各地的风俗和文化情怀,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合理利用现代化的高科技技术进行高中英语教学已经成为了共识。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合理并且有针对性的引入网络资源来进行教学,结合教学内容相关的文化知识来扩展学生的视野,让学生体会到文化的魅力和区别。通过互联网学生可以更轻易的得到相关的知识,更具有系统性和相关性,同时结合了学生的兴趣所在,是对课堂内容的扩展,也是学生能力得以提升的一个重要教学手段。
例如,在进行译林版高中英语 “Understanding each other”内容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入网络资源来辅助教学,从而提升课堂内容的深度和宽度。在具体的教学环节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不同地区人们greet each other的电影和影视片段,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得到文化的熏陶。另外,还可以采取选择日常生活的相关片段体验来得到文化思维差异的区别,让学生体会到跨文化意识的重要性。在深入了解国家风俗习惯的基础上,跨文化意识也得到了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