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燕英
摘 要:随着课改与时代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人希望老师可以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老师仅充当引路人的身份。以学生自身发展为本教育理念、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其关键就在于小学生可以做到快乐并高效学习。教师需要改变以往的教学理念与方法,创造新的、符合教学要求的教学方法,为小学生打造一个与以往不一样的数学课堂。
关键词:学生发展为本;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学习环境;教学策略
引言:随着我国课改的不断落实,学生自身的发展成为教育工作进行中的主要目标,以学生发展为本,成为目前教育工作者进行教育工作的主要得教育理念与指导方针。
一、以学生发展为本,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老师要为学生创造快乐、和谐、平等的学习环境,营造愉快和谐的学习氛围,发挥小学生开拓性的思维能力,让学生的在学习中的自我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出来。教师应在教学工作中将自己的感情融入进去,以此来调动小学生的情感积极进行课堂互动与学习。这样能够保持他们对学习的兴趣,调动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只有在活跃的课堂氛围中,才能更好地挖掘到小学生的数学学习的潜能,提高数学课堂的有效性,同时也优化了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一直以来,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与学生缺少相互之间的沟通,这样将师生之间的距离拉大了。因此有许多小学生对老师产生恐惧心理,不敢于向老师提问也不愿回答老师的问题,导致数学成绩的不合理下滑。以学生发展为本,就需要老师可以重新的定位一下自己的身份,学会与小学生做朋友并且还要学会与小学生能够平等地进行交流和互动。因为良好的师生关系,为创造良好学习环境打造了基础。老师和学生的相处模式能够像朋友一样相处,会降低小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恐惧心理,同时还能够提高小学生的课堂学习的积极性。
例如,老师在讲《年、月、日》相关知识点时,为了让学生加深时间观念并能学会具体的日期的表达方式,教师可以通过“小学生家庭重要活动日期或者是家庭成员的生日日期”为话题中心与学生进行交流讨论。教师可以以自己的生日日期为例,让小学生来分享他们爸爸妈妈的生日日期。在进行大小月份背诵时,老师也可以编一个顺口溜让小学生进行背诵。这不仅实现了老师与学生的课堂互动,也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让学习气氛更加活跃,同时也通过这种方式培养了小学生的感恩之心,对小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了有利的影响。
二、以学生发展为本,创新数学教学策略
传统的教学方式会使数学的教学活动变得十分枯燥无味。以学生发展为本,就需要老師能够积极的创新出新的教学方式,改变以往小学数学课堂枯燥无味的传统教学方法,并且要鼓励学生能积极的参与老师的课堂教学活动中。以学生发展为本,比较重视强调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所充当的地位,重视学生与老师在课堂活动中的参与度。老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应该为学生营造愉快和谐的氛围,不断的变化的活动方式来吸引学生参与课堂。小学生由于年龄比较小,所以爱玩、爱生活是小学生的天性。因此教师可以将小学生现实生活中的一些日常有趣的活动或者是小学生感兴趣的游戏与数学教学紧密结合在一起,使小学生能够在数学课堂中快乐学习数学知识。将游戏活动融入到课堂教学中的,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游戏所具有娱乐性可以将小学生的积极性充分的调动起来,将课堂学习与娱乐性的游戏活动完美的结合在一起,激发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例如,老师在引导低年级小学生认识数字时,教师可以分组抢答游戏来使小学生积极参与到识数、认数的学习活动中去。老师在备课要提前将所需要学习认识和记住的数字制作成一个个小卡片,在小学生第一次接触这些陌生的数字时,教师可以通过摸卡片,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抢答回答数字。当小学生逐渐熟悉了这些数字时,老师就可以通过分组来进行抢答比赛,同时老师也要控制好课堂秩序与游戏的公平性。这样小学生就会快速的认识和记住这些数字,并且还能够积极地参与到老师的教学活动活动中去。或者是老师在引导高年级的学生学习数学时就要融入比较复杂的游戏。例如,老师在讲解《长方体与正方体》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将此数学知识点与生活结合在一起,创造一个“小小设计师”的游戏。教师可以准备“牛奶、苹果、蛋糕”等物体,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东西,并通过手心手背的方式来进行分组,包装这些东西。这样的游戏活动,能够让小学生更加熟悉长方体与正方体不同的性质,区分它们的不同。
结束语:
综上所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老师只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路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参与到老师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去,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邱慧梅.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J].学周刊:b,2012(1).
[2]李丹.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与思考[J].学周刊,2012(1).
[3]王健康.对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