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体育思想评析

2019-09-10 07:22马立武李姣阳
教育文化论坛 2019年5期
关键词:文艺复兴

马立武 李姣阳

摘 要:文艺复兴时期的教育者对中世纪教育思想作出的最重大改变是,将教育的重点由占统治地位的神学思想和神学关注转移到人是理性的存在这一思想上。同时人文主义者提出了培养多才多艺、全面发展的“全人”理想,这对欧洲近代的教育观带来根本性的转变,不仅提升了体育在教育中的地位,也促进了体育思想和体育实践的发展。

关键词: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教育;体育思想

中图分类号:G5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615(2019)05-0021-07

DOI:10.15958/j.cnki.jywhlt.2019.05.004

An Analysis of Humanistic Physical Education Thought in the European Renaissance

MA Liwu, LI Jiaoyang

(School of Education Science, Shenyang Normal University, Shenyang, Liaoning, 110034,China)

Abstract:The most significant change brought to the Medieval educational thought by the educators in the Renaissance was the shift of focus of education from the dominant theological thought and theological concern to the idea of man as a rational being. At the same time, the humanists raise the notion of nurturing “whole person” of versatility and integrated development, which brought fundamental changes to the modern educational concept in Europe, not only elevating the position of PE in education, but also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PE thought.

Key words:Renaissance; humanistic education; physical education thought

一、人文主义体育思想的产生背景

文艺复兴是14—16世纪欧洲在意识形态领域发动的一场以“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为口号的反对封建主义和教会神权的思想解放运动。文艺复兴运动中对解放人性的关注也推动了教育领域内的深刻变革。1859年,乔治·伏伊格特首次将人文主义用于文艺复兴,将与古典学问复活相关的新态度和新信念称为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人文主义体育思想是在当时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等多方面背景下发展起来的。

(一)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催生出新的体育观

基督教神学在中世纪产生了严密的禁锢作用,以致古希腊、罗马的文化在近千年的时间内被埋没了。14 世纪以后,各个城市国家逐渐从共和制走向了政权独裁统治体制,城市的独裁者渴望摆脱宗教禁欲主义的束缚去追求生活的乐趣,并强烈支持当时艺术家对世俗生活的描绘。教会内部也有反对传统禁欲主义的声音,宗教激进主义者颂扬自然之美和人的精神价值,试图抛弃代表正统宗教的经院主义哲学。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是人文主義教育思想以及体育思想兴起的经济前提。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新兴资产阶级,对当时天主教会控制下陈腐僵化的社会生活表达了深深的不满,他们肯定了人的价值,并对优美的人体进行了歌颂与追求,这些都唤起了人们对身体全新的认知,进而推动了人文主义体育思想向前发展。另一方面,环球大航海运动带来的地理大发现扩大了人们的视野,极大地改变了人们对世界的传统观念。源自中国的活字印刷术在14世纪的欧洲也得到了改进和推广、应用,促使书籍被成批量地印刷成为可能,进而使得欧洲古典文化作品广泛流传。这既改变了教会对知识和文化传播的垄断,也助推了文艺复兴者思想主张的广泛传播,进而促使人们在思想认识领域的成熟以及价值观和世界观的逐步改变,也为人文主义体育思想的形成和传播创造了条件。

(二)哲学思想转变与人文主义体育思想的产生

文艺复兴的兴起是借助于古希腊文化对自身文化意识进行的一次改革和洗礼,并最终将人文气息推到了更高的历史地位。古希腊人关注人的生命问题,关注身体与灵魂的结合性问题,更由于古希腊对神的膜拜,而促进了人们对竞技体育文化的追捧。希腊的体育文化发源于古希腊的“强力”与“法制”,“理性”与“神”的思维价值之间的相互肯定以及相互融合,并通过这种结合方式使古希腊的体育文化得到了快速发展[1]。但到了古罗马时期,人们对于身体和灵魂的理解则处于快速分离的阶段,所以这一时期的体育运动就成为了少数人热衷的活动,直至后来古奥运和竞技场被完全禁止了。而推动基督教取缔奥运会的动因,仅仅只是因为基督教认为奥运会是属于异教徒的宗教仪式,以致从此之后很漫长的一段时间内,体育活动和竞技体育都在基督教神学的压迫下逐渐沦落了。

其实,古典文化的兴起并非文艺复兴的核心要素,恰恰是个人主义的觉醒才是其真正的核心要素。文艺复兴时期一个重要的核心思想就是人文主义,而人文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表现便是崇尚人的“个体本位”。这一时期人们对世界、对人都进行了全面的科学认识,开始关注“现世”,并逐渐把追求“现世”放在人生的首位,而这一系列的认知与追求则促进了社会的世俗化发展。在从关注宗教神学向关注世俗的人这一转变过程中,无形中便为体育观发展提供了哲学和文化的基础。而体育作为社会文化的一部分,也反映着当时社会历史的变迁和人的主观思想世界的变化。与基督教神学的灵肉分离和禁欲主义不同的是,人文主义者认为身体和灵魂是密不可分的,因此,他们提出了灵肉一致说,并认为身体状况的好坏决定了灵魂的品质,身心和谐发展的人应该通过身体锻炼来塑造人的品质[2]。 这种认知从根本上肯定了人对自然欲求的合理性,从而为体育娱乐活动和体育游戏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三)人文主义教育理论和实践直接促进了体育观的转变

人文主义是新兴资产阶级在文艺复兴时期倡导的全新的文化观念和世界观念,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文化,与中世纪的基督教和经院哲学相对立,以人学、人性、人权反对神学、神性和神权,并肯定追求现世幸福和乐观进取的奋斗精神。这一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家们根据时代的需要对教育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对教育的基本精神和教育的各个层面产生了重大影响,有力地冲击了西欧封建主义和经院主义的教育。

尽管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人文主义思想家对教育问题有着不同的理解,但也呈现出了人文主义的共性:肯定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作用,并在教育目的、教学内容、教学原则等方面有着共同的理解。

人文主义教育思想重视教育在人的培养中的作用,强调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新人”。人文主义者从提倡“人性”出发,批判经院主义教育,以古希腊身心和谐发展的教育理想为蓝本,提出了教育就是要发展儿童个性,培养全知全能、身心及道德和谐发展的人,将人的身心或个性的全面发展作为教育的培养目标,即人文主义教育把培养同时具有渊博知识和高尚品德的通才作为教育的目的。人文主义教育家主张培养积极参加社会活动的实干家和冒险家,希望培养性格完满、身体强健、勇于进取的一代新人。这既是对古希腊教育理想的再现,又反映了文艺复兴时代的社会要求。

人文主义教育家主张德、智、体全面发展,在教育内容上,人文主义教育增加了多方面的教育内容,扩大了学科范围;在课程的选择上,人文主义教育重视过去“七艺”的学习并拓展了传统“七艺”的教育内容。人文主义教育家对人文学科和古典教育给予了高度赞颂,也开始引入自然科学的内容;德育上,在坚守宗教信仰的同时,也注重勇敢、勤勉、荣誉心等世俗道德品质的培养。

与中世纪基督教教育对人性的压迫与抹杀不同,人文主义者反对旧教育盛行的体罚、机械的学习及对儿童个性的压制,提倡遵循儿童兴趣与个性差异,通过活动、游戏等方法,激发儿童学习的主动性。人文主义教育认识到应该给与学生充分的自由空间,充分尊重学生的先天习性,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循循善诱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支持严格的体罚和纪律,从而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如维多里诺在其宫廷学校“快乐之家”中,通过游戏和各种娱乐活动锻炼学生的实际能力。

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的发展也为人文主义体育思想的发展提供了沃土,人文主义的世界观、人的发展、伦理价值观和知识观等,为人文主义体育思想和实践奠定了理论基础并提供了发展方向。这促使在中世纪被长期否定的体育被重新重视起来。

二、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体育思想及特点

(一)主要人文主义者的体育观

纵观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教育理念的传播、发展历程,人文主义体育思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出来:

1. 早期人文主义教育家的体育观

古典派的人文主义教育家强调学校教育的目的在于发展学生的理性,重视智力和知识的培养,通过自由教育(通才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14世纪后期,意大利思想家弗吉里奥(Pietro Paolo Vergrio,1349—1420)在其著作《论绅士的风度与自由研究》中首次系统阐述了人文主义教育理念,内容含括教育的目的、内容和方法,这在欧洲教育史上尚属首次,对人文主义教育的兴起和发展也作出了重大贡献及作用。他高度赞扬了古希腊城邦教育,尤其是雅典的旨在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公民的教育,在此基础上,他形成了自己的人文主义教育观:博雅教育 (Liberal Education)。另外,他所倡导的博雅教育属于全面教育思想,包括德育、体育、智育和军事教育等多方面的教育内容,是近代提出较早的全面教育思想。

弗吉里奥博雅教育的目的是要使受教育者能够全面理解和尊重人的价值,有效地培养人的身心,培养具有世俗精神的身心全面发展的人。他认为,博雅教育是一种能够唤起、训练和发展那些使人更高尚和更有能力的教育,目的在于培养世俗精神、知识广博、身心全面发展的人[3]。为此,弗吉里奥提出教育需要心智训练和身体训练这两根支柱的理念,认为体育作为教育的两大支柱之一,与知识学习同等重要。弗吉里奥认为,健康的身体是人一生事业的重要基础,体育就是要对身体进行锻炼,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好地服从理性。他把体育与德育以及人的理性发展结合起来,认为体育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非常重要。他提出,为了能够对学习历史、道德哲学以及雄辩术打下良好的基础,学生应该首先学习文学、绘画、音乐以及体育等知识。在文章中,他强调儿童教育的重要性,呼吁青少年应该具有“支配的理性”和“顺从的身体”,建議应根据个人特点合理地选择运动项目[4]。他将竞争精神列为受教育者应该具有的一种重要品格,认为人人都具有获得赞扬的渴望,竞争是一种不含恶意的对抗。

虽然他认为通才教育需要借助人文学科或自由学科来实现,但他也强调体育等科目的重要性。在弗吉里奥看来,真正的教育在于对人的心智和身体两个方面予以有效的训练,进行心智训练可使人能明智地控制自己的行为,进行身体训练可使人能更好地服从理性的命令,能保护我们的权利和捍卫我们的尊严[5]63。因此,在他给学校设计的课程方案中,重视体育和军事的训练。

弗吉里奥在强调体育于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同时还主张进行军事教育,并把体育与军事教育相联系。他把体育看成是一种可以被军事教育利用的手段,认为应该先进行体育训练进而进行更强的军事训练。弗吉里奥赞赏斯巴达人严苛的军事教育,倡导年轻人定期从事游戏活动和身体锻炼,以便为自己履行军事职责做好准备。他说:“必须学会使用刀剑,学习如何劈、戳、闪、挡,学习运用盾牌、长矛和槌,而且要双手同时进行训练;此外,游泳……跑步、跳跃、摔跤、拳击、投掷标枪、射箭,以及熟练的马术,都是在游戏或战争中军人必需的训练内容。”[6]他认为,博雅教育不是为了培养人们的特殊技能,而是为了发掘人们潜能和创力的最大可能性,它培养的是健康活跃、知识渊博、进取心强、富有创造性和前瞻性的新人[7]。 因此,他提出,应当根据学生的个体情况进行身体锻炼和军事项目训练,同时,他还提倡进行休闲活动,例如打猎、放鹰、钓鱼等活动都

是人们调节身心、健康身心的休闲娱乐活动。弗吉里奥还相信,球类游戏中的各种身体动作和用力方式,是使疲惫的身体和倦怠的精神得以恢复的最好方法。在弗吉里奥的体育思想中,他认为体育是为军事服务的,而且他眼中的体育具有显著的贵族阶级属性。即便如此,他把体育融入对人才的培养教育体系的思想,对后来的体育发展还是产生了非常重大的影响。

受弗吉里奥的影响,人文主义者维多里诺继承了弗吉里奥的教育思想,并将其付诸实际。维多里诺·德·菲尔特雷(Vittorino da Feltre,1378—1446)是意大利人文主义教育家。维多里诺在其1432年创办的宫廷学校“快乐之家”,成为欧洲人文主义学校的发源地。“快乐之家”的教育实践体现了维多里诺的人文主义体育思想。弗吉里奥重视环境对儿童身心发展的意义,“快乐之家”校舍环境优美,校园里种植着树木花草,周围有草地、绿地,他认为,这种优美的环境对于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益的,有利于学生身体的活动,有助于使学生身心愉快。

维多里诺接受了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关于培养和谐发展的人的思想,认为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和谐发展的人,即学识渊博、道德高尚、身体健康,有社会责任感的、能胜任管理国家、教会和工商业事务。他认为人由身心构成,故人的发展应包括身体的发展,理想的完全的教育因之也应包括体育在内,而不只是进行心智训练,要使儿童的身心得到和谐发展,要使儿童的精神和性格得到锻炼,就必须重视体育。他肯定了体育在对学生品质培养中所发挥的作用,认为身体训练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使学生获得某些专门的技能,而是为了增强体质,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习惯,锻炼学生,使之具有坚强的意志。他认为,各种训练能使人举止优雅,行为灵敏,富有尊严。为此,维多里诺重视学生的身体锻炼,在“快乐之家”实施了体育、德育和智育并重的教育,学生必须参加体育活动。

著名学者布克哈特这样评价维多里诺“快乐之家”的体育教育:“在这里,体育和一切高尚的身体锻炼,第一次和科学教育一起被看作是高等普通教育所不可缺少的内容。”[8]并且他还指出,维多里诺是一个非常擅长身体锻炼和精神锻炼的能手,在骑术上、舞蹈上以及剑术上都同样卓越非常。维多里诺重视体育训练和学生身体素质的锻炼,是出于他对人性、人的发展和理想教育的认识,认为体育运动的目的是为了增强体质,而不是追求某一技能的专业化,所以,他并不刻意要求学生去追求某些项目的专业运动技能。

他主张学习骑士教育中的优点,对学生进行各种体育锻炼,如球类、跑步、骑马、射箭、击剑、角力、游泳、舞蹈和各种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游戏。维多里诺重视集体游戏、短途旅行对于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意义,认为这样有助于学生消除孤僻和闲散的习气,有利于学生养成优美的行为举止[9]。维多里诺还特别强调尊重学生的天性和个性,主张实行学生自治,减少懲戒,禁止体罚。在“快乐之家”,为了使儿童能健康成长,维多里诺把培养儿童的良好生活习惯与加强学校的管理结合起来。他要求儿童遵守学校的作息制度,并认为这对于学生的健康和良好品德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不论在任何天气下,学校都有规定的体操。夏天学生常被安排到湖边或山上度假,冬天屋内不生火炉,以锻炼学生体格。维多里诺本人是一位体育行家,擅长多种体育技艺。他衣着单薄,饮食清淡,常年坚持体育锻炼,身体健壮[10]193。

2.后期人文主义教育家的体育观

文艺复兴后期,随着欧洲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政治结构的改变,学校教育的培养目标逐渐由注重智力成就转向资产阶级所需要的实干家和绅士的培养,同时也重视道德教育和宗教教育。人文主义教育家提出要培养具有沉着勇敢、应变能力强、体魄强健、风度优雅、掌握古典学科的新人。法国人文主义教育家拉伯雷在其《巨人传》中,彻底揭露和抨击了经院主义教育的腐朽思想,热情歌颂了人文主义教育。他从新自由教育观出发,提出基于应顺应天性,培养体魄健壮,知识广博,具有仁爱、勤劳、勇敢和正义的美德,个性解放的自由的巨人。在其提出的课程内容中,体育成为首要的课程,为此他列出了名目繁多的体育活动。

法国人文主义教育家蒙田尖锐地批判了中世纪经院主义的“学究气”。蒙田的教育思想也注重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完整的人”。他认为,教育的目的是要造就一个有能力、有本事的事业家。他心目中的“完整的人”是一个身体和心智都得到发展的人。他提出,基于“只使他的心智健全是不够的,还必须增强他的体力,如果心智得不到体力的支持,就要受到过分的压力;要心智一身而二任,未免太难了”[11]380。他从学校教育要培养“完全的绅士”理念出发,对体育予以高度的重视,即不仅体魄强健,知识渊博而实用,而且通达世故人情,具有良好的判断力和坚韧、勇敢、谦虚、爱国、忠君、服从真理、关心公益等优秀品质。蒙田引述并赞同柏拉图的观点:“智与身体决不能一个得到训练,而另一个没有训练,两者同样需要指导,好像两只马配合起来合力拉车一般”[11]395-396。他强调:“我们所训练的,不是心智,也不是身体,而是一个人,我们决不能把两者分开。”[11]395在身体方面的教育内容上,蒙田主张:“一切运动和锻炼,如长跑、击剑、音乐、舞蹈、打猎、骑马,都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一部分。” [10]252

蒙田也重视健康的意义,认为健康是大自然赐予人们最美、最丰富的礼物。他说:“没有健康,生命对于我们是艰苦的,不公正的。没有健康,欢乐、智慧、学识和美德都会黯然无光,不见踪影。为了驳斥哲学家在这方面强词夺理的说法,我们不妨以柏拉图为例,假定他突然癫痫发作或中风,他灵魂中的这些高贵丰富的天赋就毫无作用。”[12]

英国人文主义者托马斯·埃利奥特(Sir Thomas Elyot, 1490—1546)曾对体育有过卓越的贡献,他从教育的角度出发,对于体育的重视则是出于培养未来的军人或政治家的需要。他认为,在对贵族阶级进行教育时,必须把体育放在重要位置,儿童需要拥有强壮的身体,这样才能为将来的成长与发展打好基础。埃利奥特理想的绅士应该具有坚忍不拔的意志,温和的态度,温文尔雅的举止和聪明的智慧,以及还需要有健康的身体。如果仅仅关注于学习,而不进行身体锻炼,那么身体的精力就会被很快耗尽,更重要的是,体育还可以磨炼人的品性,克服懒惰的缺陷,而懒惰又是很多恶劣行为习惯的根源。他将学生身体练习的内容分为军事性和娱乐性两大类,在他的《论统治者》一书中,他把射箭、骑马和摔跤等列为军事性训练项目,同时又把狩猎、散步和网球等活动列为娱乐性消遣活动,并认为这些都有利于身体健康的活动,同时也是对学生进行绅士教育的重要手段。他认为,教师的能力素质也需要达到一个很高的水平,教师应该擅长哑铃、角力、网球、赛跑、骑马、击剑、射箭、跳舞、游泳等体育运动,就教师素质的要求而言,“埃利奥特远远地走在时代的前面”[13]。他反对禁欲主义,提倡人们恢复爱跳舞的风俗文化,提出把音乐、雕刻和绘画纳入到贵族阶级的教育内容里,因为这些课程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学习内容,而且还具有娱乐的作用,更可以防止学生疲劳和闲散的打闹。同时他也指出,学习这些内容不应该是强制性的。埃利奥特的思想也存在一些缺陷,比如他认为贵族阶级不应该和平民一起参加体育活动,这样有损贵族的身份,这表明了他有很深的阶级偏见。

他的这种针对培养未来统治者或“行政官”的人文主义教育思想,也被教育史研究者称为“朝臣人文主义教育思想”[14]。埃利奥特的思想是文艺复兴时代人文主义教育与当时政治相联系的一种新的发展,反映出不同时期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不同的教育需求,因此具有积极的意义。最终,正是约翰·洛克在继承和发展埃利奥特的教育思想之后,把绅士教育系统化,并根据时代的需要予以发展,从而形成了系统、独特的英国绅士教育思想和绅士体育思想。

(二)人文主义体育思想的特点

欧洲中世纪的教育为基督教教会垄断。教会学校的教育目的主要是培养僧侣和为教会服务的人才。教会学校的主要内容是神学和具有浓厚神学性质的“七艺”,在教学方法上对学生实行禁欲主义,采取严格的管理和体罚。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体育观在继承发展古典时期体育思的同时,突破了中世纪基督教教育思想的束缚,其特点主要是:

1.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得到提升

体育和军事训练在中世纪骑士教育中一直有良好的传统,但中世纪教会学校里和后来市政当局开办的一些世俗性学校里,体育没有地位。人文主义教育家强调体育应该成为教育的重要内容。与经院主义教育蔑视和禁止身体的锻炼相反,人文主义教育家注重人的身心和谐发展,强调对学生进行身体训练,培养学生健壮的体格,以适应新生活的需要。

2.体育成为培养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从未质疑过人本质的二元论,实际上与以前的教育模式相比,这些人文主义者更为强调精神—肉体的二元论”[15]15。传统的二元论更多是强调精神,它是教育关心的重点,因为它代表的是人的高级要素。但可以看出人文主义对待二元论的看法发生了转变,并非是精神重要于肉体,而是二者并重。西尔维乌斯(Aeneas Sylvius Piccolomini,1405—1464)在其1450年的《论自由教育》论文中,谈到了体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的作用,认为人由精神和身体两部分组成,应得到同等的发展。他和其他人文主义者一样,强调培养身心俱健的人,要求通过体育、军事训练和合理饮食来强健身体,通过文学、哲学和文艺的学习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使人拥有信仰、美德、知识和智慧 [5]63。

3.体育成为学校的正式课程

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强调学校课程内容的拓宽和学科范围的扩大。出于对人的赞美,人文主义教育家崇拜古希腊人的体格和健康生活,注意身体与精神发展之间的关系,首先恢复了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确立了体育在学校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从此之后体育成为近现代各国各级各类学校中的正式课程之一。

三、对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体育思想的评价

(一)进步性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坚持以人为中心,反对并弱化了基督教禁欲主义,强调世俗享乐,倡导更为温和的宗教观念,他们歌颂肉体与精神的力量。人文主义教育注重今生,主张为现实生活服务,在体育、德育、智育等方面充满着浓厚的世俗精神。

人文主义的体育思想不仅丰富了当时人文主义者的教育思想,更重要的是他让体育得到了社会的关注,使体育成为了学校教育的重要部分。他们以身心和谐发展的博雅教育理念改造了中世纪以来片面的、狭隘的宗教教育,使学生受到了文艺复兴先进教育思想的熏染。这些体育思想是现代体育教育理论的先声,符合现代体育理论在培养和教育人方面的要求。

(二)局限性

1.宗教性

人文主义者反对在个人信仰上强加任何权威,主张将人的精神从绝对权威的外在束缚下解放出来,宣扬资产阶级的个人主义和人性观,一直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主线。教育理论也受到这种自由精神的深刻影响,人文主义教育精神本身也要求赋予教师和学生更多的自由,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学校,都要以更人道的方式来对待学生。

人文主义对人类尊严的歌颂,并不意味着文艺复兴时期和文艺复兴随后时期的学校及人文主义者都反对基督教,他们在一定程度上依然承认教会和世俗的外在权威的合法地位。因此,人文主义教育思想远远没有摆脱中世纪思想的束缚,事实上,所有的学校都信仰基督教,大多数著名的文艺复兴思想家也都是基督教徒,但他们也接受人存在罪恶倾向的观点。

2.保守性(古典主义)

人文主义者并没有偏离古典哲学家的观念,即理智德性是人最高的善。与古希腊教育家一样,文艺复兴和人文主义教育家认为,人类知识主要来源于智力或理性能力。只有纯粹的智力活动才被认为是真正的受教育,“著名的人文主义者红衣大主教紐曼非常明确地表达了这样的观点,他坚信学校唯一关心的是智力价值”[15]70。 “有大量的证据表明,人文主义学者认为,理智德性的获得是学校的第一要务。”[15]71人文主义者认为,学校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理性能力,学校应致力于实现自身的首要目标,即发展智力和文化传承,学校的课程和教学方法都服务于这个目的。因此,人文主义教育在课程设置上具有明显的古典性,语言性和智力性的教学内容完全占据主导。尽管人文主义者倡导全面发展的课程观,体育和宗教活动也是学校生活的基本组成部分,但在实际上传统性的古典课程依然占据主流,课程主要是纯智力性的。

而且在具体的实践中,人文主义的精神从未在当时的学校里得到落实。人文主义者在教育信念上紧随其保守主义的前辈,认为学校的首要目标是发展智力,学校里的古典课程和正规的教学方法都服务于这个目的。只有相当少的人文主义学者将他们所倡导的精神付诸实践。

参考文献:

[1] 董立兵,汲智勇.古希腊体育文化本原初探[J].安徽体育科技,2012(12):36-37

[2] ROBERT A M. A History and Philosophy of Sportand Physical Education: From Ancient Civilizations to the Modern World [M]. 5th ed.New York:Mc Graw-hill Companies,2010.

[3] 滕大春.外国教育通史:第二卷[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9:176.

[4] 郝勤.体育史[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55.

[5] 褚宏启:走出中世纪——文艺复兴时代的教育情怀[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6] VAN DALEN,DEOBOLD B.A World History of Physical Education: Cultural, Philosophical,Comparative [M]. 7th ed.New Jersey: Prentice Hall,1971: 128-129.

[7] 刘明翰,陈明莉.欧洲文艺复兴史:教育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8] 布克哈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0:145.

[9] 单中惠.西方教育思想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61.

[10]赵祥麟.外国教育家评传[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11]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杭州大学教育系.西方古代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12]蒙田.蒙田随笔全集:中卷[M]. 马振骋,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1996.159.

[13]LAURIES S S. Studies in the History of Education Opinion from the Ranaissance[M].Agustus M. Kelley Publisher,1969:45.

[14]李明德.西方教育思想史:人文主义教育之演进[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106-107.

[15] 杜普伊斯,高尔顿.历史视野中的西方教育哲学[M]. 彭正梅,朱承,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责任编辑:钟昭会)

猜你喜欢
文艺复兴
行走在城市的边缘
文艺复兴视角下的同时期中国绘画解读
文艺复兴时期法国贵族缘何热衷赞助艺术事业
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大学的变迁
中国当代艺术与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
浅谈古希腊艺术,基督教艺术与文艺复兴艺术间的关联
心沐光影次第绽放
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宗教音乐中人文主义精神的展现与表达研究
论文艺复兴时期英国诗歌中“及时行乐”主题
文学作品阅读中不可忽视的背景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