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米米
摘 要:随着国家对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重视,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地如火如荼,但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却仍然处在萌芽状态。而幼儿的心理处于飞速发展的时期,急需心理健康教育的养分。而要教育的开展要先剖析存在哪些问题,所以本文以调查了十几所幼儿园心理健康现状为切入口,随之综合分析了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出现的问题,认为要重视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并推进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
关键词: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问题
一方面我国大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地丰富多彩如火如荼,另一方面我国幼儿园心理健康工作的开展却仍然处于萌芽阶段,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心理健康是幼儿成长的基石,促进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是十分迫切的需要。笔者调查了初步调查了十几所幼儿园发现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存在一些问题。
1 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档案建立的问题
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搜集学生的心理健康资料并建立心理健康档案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有些幼儿园有开展对幼儿的一些能力评价,但并未专门开展针对幼儿的心理健康评价,如入学前的普查有助于幼儿园了解新生总体心理健康状况,并根据状况开展有针对性符合幼儿园实际情况的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预防心理偏差和心理障碍的产生,促进智力提高和开发潜能,而且可以甄别出心理健康不良的学生,对其进行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及心理咨询和干预。评价后还科研建立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档案——对个体心理发展变化特点、心理测验结果、幼儿园心理辅导记录等材料的集中保存,并将这些资料整理成一个有内在联系的体系,如实地反映学生的心理面貌。而现今幼儿园普遍没有很好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档案工作。
2 管理者和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概念模糊
据笔者初步了解,多数幼儿园未将“心理健康教育”和“道德教育”区分开来,把幼儿的心理问题简单的归结为道德品德问题。在教育体系里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各自的内涵,这也是人们对心理健康教育重视的原因之一。认为德育可以取代心理健康教育实际上否定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有自身的知识体系和课程结构。幼儿园管理者及一线教师对幼儿的心理健康也缺乏重视,觉得心理健康也就跟着身体健康顺带教育,所以大多数也幼儿园没有专门针对幼儿心理成长的计划和相关措施。
3 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幼儿园少
据笔者初步调查发现很少有幼儿园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多数幼儿园把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混淆,多数幼儿园有专门配备保健医生,重视生理保健,几乎没有幼儿园配备专业心理老师,多以大多数幼儿园不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国家《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健康目标中目标二指出幼儿要情绪安定愉快,目标三种指出幼儿要具有一定的人际适应能力,社会目标中也主要指出幼儿需要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说明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至少占比4分之一,而心理健康也是儿童健康成长的基石,所以幼儿园专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非常有必要。
4 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课程的幼儿园少
据笔者调查过十几所幼儿园发现只有一个幼儿园开设了专门的心理课程,该课程由华东师范大学引进的首个幼儿情绪课程, 引导孩子们正确面对生活中的困难。课程名为“比比和朋友”,该课程也只适合大班的的儿童,课程会展现儿童日常生活中会遇到的各种问题。例如,有小朋友欺负自己怎么办?感到难过的时候除了哭还可以做些什么?孩子们可以通过各种办法, 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提升处理情绪问题的能力, 帮助他们应付危机和逆境。据笔者所知,该课程现在也仅处于公益课程,开设范围很窄。
能上该心理健康课程的幼儿园老师也不多,只重视知识的讲授不重视实践的情况占多数,老师大部分过于强调在集中教学活动中心理健康知识的讨论,而实践操作部分则由于理念不到位、课时少、硬件条件等限制,鲜有涉及。殊不知,心理健康课是为了帮助儿童解決在生活、人际关系等方面的烦恼,以及出现的诸多不适应的发展倾向,帮助他们减轻心理负担。而实践部分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游戏、区域活动等来开展,让幼儿在活动中体会和掌握,能结合家园共育效果更好。一味地追求知识讨论,只能是流于形式,无法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而大多数幼儿园均没有专门开设心理健康课程的开设的条件,更不用说心理健康师资力量了。
5 心理健康课的评价系统
目前,幼儿园心理健康课程的评价系统的建立不尽如人意,也是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开展中的一个薄弱环节。有些幼儿园心理健康老师自己评价,有些幼儿园心理健康课程甚至不参加课后评价。造成现状的原因可能是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新兴的教育领域,相对而言,大家对他的关注较少,对其评价的研究也更少。
心理健康课程的评价可以分为幼儿、教师、专业人员的评价。幼儿可以自己说说课程后的感受;教师可以参考传统学科的评价方式,再结合幼儿的反馈、档案、观察,甚至是量表测量来评价课程开展情况,可以形成例会机制、定期交流、定期总结;专业人员方面可以聘请专家学者或者其他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幼儿园领导来参与心理健康课程的评价。
6 未配备专业的心理健康老师
我国的大中小学校普遍配备了心理辅导教师,设置了心理咨询室,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通过较为丰富的形式促进青少年心理,而心理健康在幼儿园同样重要,大多数幼儿园均配备专业的保健医生,却均未配备心理健康老师。当然这也需要多方支持,需要国家政策的推动、社会对幼儿心理健康的重新认知以及幼儿园的财力支持。就现状来看,可以以园长为核心来替代心理健康老师。园长往往是孩子心目中既权威又亲切的妈妈,所以以园长开设专门的个别心理辅导非常合适。但是园长也应该学习专业的心理辅导技能和理论,不应把心理辅导和聊天谈话混为一谈。
参考文献:
[1] 王璇,赵静,赵娥.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及实施中存在的问题[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7,33(07):22-25.
[2] 陈利君. 浅谈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A]. 旭日华夏(北京)国际科学技术研究院.首届国际信息化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一)[C].旭日华夏(北京)国际科学技术研究院:旭日华夏(北京)国际科学技术研究院,2016:2.
[3] 杨雅颉.试析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家园合作研究[J].亚太教育,2016(01):2.
[4] 陈家麟. 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原理、操作与实务[M].第二版.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410-418.
[5] 石国兴,张冬梅. 论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缺失和应对[J]. 教育研究与实验,2008,05:4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