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艳晴
关键词:园林艺术专业;课堂;动起来
一、让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工作
叶圣陶先生曾指出:在精读指导前,得先令学生预习。课前预习可以使学生了解老师上课会讲什么内容,自己在哪些方面还弄不懂,这样带着问题走入课堂,相较以前漫无目的地去听课,效果要好很多。所以,预习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怎样才能达到预习的效果呢?首先,学生要对预习内容感兴趣,他才会主动地去做这项工作;其次,教师布置任务时要讲究层次,采用逐渐深入的方法,学生才会被吸引;最后,教师要对学生预习情况进行合理的评价,让学生感到自己被重视,有存在感,他们才会积极地配合教师高质量完成教学活动。
如,在讲授《植物生长相关性》这一节课时,教师可以提前布置任务。任务一:首先,让学生观察小盆栽地上部的生长状态,从而猜想它地下部的生长状态;其次,把盆栽从土中拔出观察,看与猜想结果是否一致;最后,结合课本深入理解植物地上部与地下部的相关性,不足之处教师再补充。任务二:让种过棉花的学生想一想为什么棉花要打顶。学生可以通过问家长得出结论,也可以在自家棉田里留几株棉花不打顶,然后对比打顶与不打顶得区别,从而得出植物顶芽与侧芽的相关性。任务三:让学生观察图片分析果树为什么会出现第一年结的果实大,次年结的果实小,第三年又大的现象,学生便可以得出植物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相关性。通过设置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主动学习,并根据自身情况提出新的问题,利用上课时间和老师、同学们一起探讨。任务四:设置评价机制,针对学生不同的预习情况给予不同的评价,让他们体会到努力的价值。
二、创设情境、模拟试验、激发学习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老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的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给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
如,讲授《植物极性》这一部分内容时,教师不要急于上课,而是提前几天拿到课堂上一些柳条、剪刀、托盘、吸水纸等材料,让学生做一个实验:剪几节带一两个芽的柳条,用不同的记号笔标注每一节柳条的形态学上下端,把它们平放到带有水的托盘里,并放置到教室通风透光的地方,几天后观察结果。在操作过程中,教师要提醒学生们一些注意事项,以保证操作的安全性和合理性。待到实验结果出来再讲授这节课,教师上课就轻松多了。毛泽东说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样设计不仅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调动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更加让学生体会到主动学习的魅力。
三、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教师选择性地讲授
多数教师一致认为,如果课堂上不讲,学生就不会去学。如果老师不讲知识点,学生就不会。所以,老师在课堂上必须讲,有时怕学生听不明白还会反复讲解,这样就出现了“满堂灌”的现象。结果往往是学生的主动权被剥夺,被教师牵着走,他们渐渐不会主动学习而只是被动接受。久而久之,课堂上便没有了讨论和回答问题的声音了,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累,效果还不一定好。
所以,老师必须转变观念,只要学生自己能学会的尽量不讲,学生能讲的老师尽量不讲,甚至老师要装作不懂去请教学生,多给学生提供讲解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成功的乐趣,慢慢对学习产生兴趣,从而爱上学习。
四、构建民主课堂。满足学生心理需求
学生都希望自己能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即被需要心理,并得到老师的评价。所以,教师要实行民主课堂,只要学生有话要说,有问题要问,可以随时举手示意,教师马上提供说话的机会。给学生创造一种宽松、和谐、民主、自由的学生氛围,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敢想、敢说、敢做,敢于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如,教师讲植物叶的变态,拿猪笼草举例说明时,一名同学突然举手问道,“老师,据我了解,猪笼草的捕虫囊里不是消化液,而是水”。对此,教师并未埋怨这位学生打断课堂,而是准确地告诉他,捕虫囊里是消化液(水溶液),并不是纯水,以使学生更准确地掌握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让学生知道,教师不是万能的。碰到一些难题时,教师要和学生共同研究、寻求答案。如,讲到大蒜属于地上鳞茎时,有同学却提出大蒜应该属于地下鳞茎,那么教师可以和同学一起探讨答案。这样不仅促进了学生提问题的能力,而且也大大提升了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
五、鼓励学生回答问题。满足其心理需求
学生回答问题的信心,来自于教师的肯定和鼓励。每一位学生都想被肯定。但是,学生能力不同,对问题的理解也不一样,如果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不理睬,或表现出不耐烦,那结果必然是学生逐渐失去信心,变得沉默,进而排斥学习。
为了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在构建民主课堂的基础上,教师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反应情况,留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使全体学生都参与教学活动,一般掌握在3至5秒钟,在停顿的时间内,教师要用鼓励、期待的目光环视学生,获取反馈信息。在此期间,教师可以说一些鼓励的话。如,谁来试一下,说错了不要紧,关键是要敢说。这样就会潜移默化地提高他们回答问题的积极性,让学生敢于回答。同时,为了避免同学的嘲笑,不管学生对问题回答的程度如何,教师都会对学生的答案给予恰当的评价,如,对于基础差且胆小的这类学生,只要他敢于回答问题,教师首先要称赞他的勇气,然后再帮助他分析,树立他们的自信;王彤彤同学回答问题很积极,但是抓不住要点,对于这类学生,教师要耐心地引导,不能打击学生的积极性;李明同学不仅敢于回答问题,而且回答得还很好。对于这类同学,教师要鼓励他们,让他们尝到回答问题的乐趣,让这类同学在班里起到带头示范作用。
六、及时对学生评价。满足学生心理需求
一是表扬要适度。表扬学生需要的,表扬学生在乎的,这样的表扬才会真正起到作用。不同的学生,对表扬的期待与反应是不相同的。对于回答问题完美的学生,教师可以真诚地说:“你表达的内容条理清晰,繼续努力,可以考虑去参加演讲比赛!”相信那位学生听了一定会自豪和兴奋的;如果是一位比较腼腆、声音较低的学生回答了问题,教师也要及时进行表扬:“今天你的回答非常不错,能再大一点声音会更好”。相信这位学生一定会非常激动,也会越来越自信的。
二是批评要委婉。不同学生心理承受能力不一样,特别是在课业很重的时候,不当的批评可能影响学生的一生。所以,学生犯错时老师的批评要委婉,最好不要在课堂上点名批评,而是改为私下教育。
三是善用自评或互评。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评。运用自评有利于减少对学生的伤害,使学生不断认识和改进自我。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互评,共同进步。教师在引导学生互评时,要帮助学生学会发现对方的闪光点,从对方身上的优点中找出自己的缺点。
七、课后教师反思与学生评价相结合
在课堂教学中,许多老师忽略了教学反思和学生评价。其实,教学反思是一种良好的习惯,反思的过程是一个享受的过程。通过反思,教师可以及时总结这节课的得失,记录学生在课堂中提出来的一些新的见解,这有助于老师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计划,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自信。
课后反思的内容应包括以下几点:首先是教学的成功之处。如,本节课的讲解圆满完成了教学目标,教师从中积累了一些好的经验等。其次是教学中的不足之处。虽然教学目标达成,但哪里还可以改正一下,通过记录,找出改进方法以便下次讲授。再次是学生在课堂中的创新想法。如,讲《植物的茎》这一课时,和学生一起用设计实验并证明了茎具有输送水分的作用。但是,一名学生却提出凭一种植物是否就能说明其他所有的植物都依靠茎输送水分的疑问,于是,全班同学又选了几种植物进行实验来验证结论。
学生评价也是课堂动起来的一部分,不仅可以让学生发现教师讲课的不足,自己学习主动起来,还有助于教师及时了解和完善授课内容,使教师的教学能力有进一步的提升。现实中,有些教师觉着学生提出问题后感到自己面子挂不住,其实,教师要放平心态,多听学生对本节课的看法,这样自己才会进步快。记得一次校公开课结束后,班上一名同学对该堂课的老师说,“您这节课讲得很好,但在摄影师把镜头对准您时,您的面部表情有点儿夸张,是紧张吗?”。老师并未感到这一点,细心的学生却发现了。虽然老师可能会稍感尴尬,但再次面对镜头时老师就会尽量避免这种现象的再次发生。
总之,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要想使课堂活跃起来,就必须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在课堂上快乐、主动地学习。除此之外,还应该结合园林藝术专业的特点,多带学生走出课堂,走进自然、果园、菜地等,真正地使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