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清
摘 要:文章对体验式教学的起源及体验式教学的概念进行了阐述,在此基础上描述了大学英语体验式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最后对体验式教学模式研究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大学英语;情境体验;体验式教学模式
一、体验式教学的起源
体验式教学思想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的苏格拉底,但较为系统的体验教育概念是 20世纪初由美国倡导“实用主义”教学的代表人物杜威(J.Dewey)提出。杜威认为人的头脑仿佛一个意义制造器官,它会不断追求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因为所有真正意义上的教育都来自于体验,所以学校教育应该将学生放在体验的中心,而教师在体验教学中扮演合作者和指导者的角色。他反对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教材为中心的传统教学,主张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活动为中心体验为中心。这为教学研究与体验式教学模式奠定了教育学基础[1]。
二、体验式教学的概念
国内学者们一般认为,体验式教学概念涉及的关键词为体验、实践、环境和经历。赵晓晖[2]认为,体验式教学是教师通过精心设计的活动让学生体验或者对过去经验进行再体验,引导体验者审视自己的体验,积累积极正面的体验,达到对对象本性或内蕴的一种直觉的、明澈的透察,使心智得到改善与建设的一种教学方式。张蓉[3]认为,体验式教学是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事物,用亲身的经历去感知、理解、感悟、验证教学内容的一种教学模式。
三、大学英语体验式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
大学英语体验式教学作为一种不同于传统大学英语教学的新模式,其教学实施略不同于传统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具体实施策略如下:
3.1 教师告诉学生学习任务,学生提前准备,激发其学习热情。
为了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教师课前以直观形象的方式告知学生下次课的学习任务。例如,在讲授文化主题内容前,给学生播放一段中美餐桌文化的视频资料,让学生感受两国餐桌文化方面的差异。播放结束,教师结合视频内容,给学生讲解视频出现的一些新词汇,要求学生掌握常用的餐桌文化词汇及表达结构,教师告知学生分组要求,让学生课后自行分组,小组成员分工合作,要求每组设计具体的情景,收集一些相关情景的材料,务求逼真,下堂课进行小组展示。因此,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做准备,对学习任务有了明确的认识,也激发了他们的参与热情,这为体验式教学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
3.2 小组创建情境,小组成员参与体验。
各小组根据设计的情景,小组成员共同参与的方式进行展示。由于展示前的精心准备及组员间的分工合作。学生运用已掌握的语言知识,在具体的情景中体验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在参与体验过程中,学生灵活运用所学语言知识进行情景展示,其语言综合应用能力和自信心都有极大的提升。
3.3 教师为学生学习提供支持引导,掌控过程。
体验式教学模式倡导以学生为中心,但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体验式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通过提问、评价等方法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肯定优点,指出不足。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需关注每一个学生,通过与学生的互动,发现问题,及时帮助学生纠正错误。
3.4 体验活动结束后,教师点评总结,反馈结果。
小组完成体验活动的展示后,教师进行点评总结。教师根据每组的情景设计从内容到呈现形式两个方面进行点评,并对各组在体验过程中的综合语言知识应用情况进行归纳总结。此外,教师应对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表现、参与态度等给予总结评价。评价以激励为主,重在过程评价,对存在的突出問题也应及时指正。总之,教师要充分发挥指导作用,使体验活动落到实处,促进学生语言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协调发展,使课堂焕发出生机和活力。
四、结语
体验式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让学生自己去体验所学知识,突出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改变了过去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学生通过自我体验,提高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学习效率。体验式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提高英语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F1]Dewey,J.Experience and EducationFJ].The Educational Fo—rum,1986,50(3):241— 252.
[2]Kolb D.Experiential Learning Experience as the Source ofLearning and Development[M].New Jersey:Prentice Hall,1984.
[3]杨宝莹.体验式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综述[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6(4):84—86.
*基金项目:2019年赣州市社会科学课题大学英语体验式教学模式研究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