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课的高职ESP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

2019-09-10 07:22:44陈新荣
成长 2019年6期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模式高职英语微课

陈新荣

摘 要:ESP教学模式结合了行业属性和职业教育的特点,是高职英语教育改革的一条重要途径。本文运用校本实验,探讨了把微课技术引入ESP课堂,支持翻转课堂,提高学习效果。鉴于学生的实际,ESP微课内容的设计要控制难度,要与项目学习、合作学习等结合起来,着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现专业与大学英语教学的融合。

关键词:微课;高职英语;ESP; 混合式教学模式

ESP(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是专门用途英语的简称,是为适应和满足日益变化的社会需求和学生需要而产生的,据报道,当今英语世界的文字交流有80%是以ESP为媒介的。在本科院校,大学英语的教学重心已在向专门用途英语即ESP方向或学术方向转移[1]。由于学生基础不同,高职英语教学应结合行业属性、职业教育的特殊,ESP 教学与基础英语教学、专业英语教学和双语教学都是不同的,应该成为高职英语教学研究和改革的重点。

目前我校已开设的ESP课程有护理英语、美容英语、酒店英语、商务英语和计算机英语。但是,如果运用教育生态学的观点去观察,各教学因子之间存在着一些失衡现象:大多英语教师能胜任通用英语的教学任务,但不具备相关专业课的基本知识和实践经验,讲授ESP课程缺乏专业性。调查发现,像商务英语等对专业知识背景要求不高的课程由大学英语教师教,像计算机英语等专业性较强的课程90% 以上由专业教师教;高职院校应用型专业繁多,却没有通用的ESP教材,教学内容和难易度随意性大;课堂教学依然延续以篇章阅读为主,讲授方法注重传统,ESP课堂教学缺乏系统性,学生满意度低,教学效果差。

为了改变目前的现状,我校的英语教学团队决定把微课引入课堂,实施教学改革。微课是一种以短小精悍的微型媒体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精心设计开发的一种新型学习方式,支持翻转学习、混合学习、移动学习、碎片化学习[2]。2016年,随着我校在线课程《基础医学英语》和课题《基于微课的高职英语ESP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的立项,课题组以本校2017级医学生为主要研究对象,探索把微课技术引入ESP教学的新模式。

课题研究的主要路径:(1)设计调查问卷,针对ESP学习态度、在线英语学习途径和学习经验的了解,目的在于了解学生对于专业英语课程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在线学习的动力的了解,为在线专业英语学习模式做学情诊断。(2)整合课程资源。把教师自己制作的微课,音频,文本等课件和校外网络资源如慕课、雨课堂与学生的手机、QQ、微信等工具建立连接,建立可供学生自主学习的英语信息支持系统,为学生自主开展知识建构提供资源保障。(3)制定课程规划和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时数,建立了一套适合本校学生的高职英语ESP教學模式。该教学模式以人本主义和建构主义教学理念为依据,以基础专业英语为载体,以信息化为桥梁,把微课引入课堂,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实现课堂翻转:把工作情景以微课的形式展现出来,从教学准备、理解记忆、运用评价三方面设计ESP课堂模式。以团队分工合作、模块化制作课件、微课视频和测试题库。(4)利用微课等信息技术手段,实施专业英语教学。

本实验选取了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口腔专业17级两个班作为实验班和对照班进行对比研究。两个班都以基础医学英语为教学内容,实验班采用以微课为主,辅之以小组合作--任务教学等混合式教学模式。学生自己在课前利用微课观看视频,学习医学英语课程,完成理解内容测试,教师在课堂组织学习结果讨论、答疑和集中讲授,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的内化。而对照班则采用以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实验历时一年。实验结束后,课题组利用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一组是实验班实验初期的摸底考试作为前测成绩,另一组是一年级结束时的期末考试作为后测成绩。考查内容为基础医学英语,包括专业基础词汇,基本语法、专业文章阅读三个方面。测试表明:实验班比对照班平时成绩人均提高4.73分,期末成绩人均提高7.19分。

本课题的探讨,是对人本主义思想以及建构主义教学理念的一次检验。通过课前的自学发现知识,通过任务合作的课堂学习、检测和反馈,来实现语言知识到语言能力的转化。问卷及访谈的结果显示:高职学生英语基础薄弱,但对英语的学习并没有完全丧失兴趣。学生有合作学习的意愿,有网络自学接受度好,只有尊重学生的意愿,给他们信心,用新的教学方法与手段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才能提高学习效果。

微课整合了视听说以及社会化网络等多重优势教学资源,顺应了信息化教育发展趋势。本课题在酒店英语、美容英语、护理英语等ESP课程中也采用了微课教学。实践表明:把微课引入课堂,弥补了很多传统教学没有的知识,拓展了现有的教学资源,能有效地帮助学习者查缺补漏,巩固强化课堂知识,克服了课时不足、教师专业知识陈旧、教学手段落后、考核方式单一等问题,使学习者能随时随地进行英语的听说读写学习和训练,英语综合能力显著提高。

以微课为主的ESP混合式教学模式是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一个有效途径。在课题的实施阶段,我们发现:ESP教学即专业英语教学可以为学生的未来职业发展提供一扇窗口,是对高职英语教育在完成基础英语学习之后的一个有效补充,但不论是医学英语还是酒店英语,专业知识的难度一定要控制好,否则,本来英语基础很差的高职生,再加上难懂的专业内容,兴趣、自信心很容易下降。另外研究还发现,对于高职生来说,完全实现翻转课堂还有难度,微课还要与其它的教学形式相融合,如项目教学法、协作学习、讲授法等结合起来,把高职英语教学的重点放在激发兴趣,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上来,如利用微课进行课前预习时,还需作课前导入;在小组讨论阶段,要随时提供答疑;在反思阶段,要及时跟踪反馈,帮助学生实现课外自主学习。

基金项目:2016年湖北职业技术学院课题项目“基于微课的ESP教学模式研究”(2016B09)

1 引言

数控加工的在线检测技术是在铣床上加装相应的检测设备,完成加工过程的实时检测,实现数控铣床系统工件坐标系自动调整、在线质量监控和在线检测,并通过误差补偿,用来修正系统的检测误差的技术[1]。搭建数控铣床系统,以可编程运动控制器为主要运行硬件平台,建立与数控系统的通信,以机床内部、内置和外置传感器相结合的方式,自动获取机床运行过程和磨削加工过程的重要动态过程信号以及其他相关数据。通过可编程运动控制器的数控铣床相对于传统普通铣床高加效率提高,并且如果在数控铣床加工过程中实时监测工件的铣削加工量,能够实时监控加工偏差,则对保证加工效率和加工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2 研制内容

本文研制了一种基于可编程运动控制器的数控铣床系统,主要针对教学使用,进行平面和外圆的铣削加工,并增加了在线检测设备[2]。构建基于可编程运动控制器铣床数控系统的硬件体系结构,完成可编程运动控制器和上位机PC之间的连线、完成主机PC和可编程运动控制器实时数据传递的双端口RAM(DPRAM)的通讯方式。开发铣床数控系统的用户操作界面[3]。采用可编程运动控制器提供的“PID”的控制环算法,运用数控系统的PID参数和前馈系数,优化系统的控制性能。分析数控铣床系统在线检测系统的基本结构,设计了新型的在线检测方案,针对铣床系统的特殊结构及加工过程确定系统的总体在线检测设计方案[4]。搭建数控铣床系统在线检测系统平台,采用VC编写上位机软件系统,实现数控加工过程的在线检测和运动控制。对检测系统进行了实验分析,得出了检测系统工作数据,检测系统安全可靠,准确度高的结论[5]。

3 数控铣床系统组成

本系统采用可编程运动控制器为运动控制器,数控系统的主机为工控PC主机,采用Windows XP操作系统平台,基于可编程运动控制器数控铣床系统的硬件结构包括,PC主机、可编程运动控制器及其附件、主轴电机、变频器和控制器、输入与输出接口、数控检测的装置。

铣床部分是整个系统机械加工的工作部分,对系统功能的实现和性能有重要的影响。铣床部分主要有包括操作功能、可编程运动控制器控制、主题运行机构几部分。铣床控制部分的设计,充分考虑设计安全性能,因此选用了具有高安全可靠性和机械性能与电气性能的装置:指令控制部分上位机使用台式计算机;可编程运动控制器控制部分选用可编程运动控制器和匹配的伺服系统;执行部分选用自由滑台。

为了保证数控铣床控制系统的安全性及稳定性,在设计数控铣床在线检测装置,可以实现对待加工件的实时检测,同时可以反馈数控系统运转情况,保证系统的安全运行。在精密的加工过程中,通过加工机床和测量设备的适当组合就能以准确的实现在线测量加工零件的加工尺寸。本文的数控系统主要采用这种结构。本设计是将测量仪器直接安装在砂轮箱上,通过砂轮的进给带动测量仪的移动。 测量仪器的位置尽可能靠近砂轮端,而不会影响砂轮的正常工作。另外,测量系统通过机床转轴控制,避免了加工和测试过程之间的冲突和外部环境的影响,保护测量仪器。

软件控制系统是整个数控铣床系统的核心,本系统系统软件采用VC编写,对铣床进行运动控制,并实时分析和处理测量系统采集的数据实现机械加工的在线测量及自动运行等功能。软件结构合理,集成运动控制、仿真和数据库管理等功能,界面美观,操作方便。

4 总结

本课题研究的是数控铣床系统的在线测量,对象工件平面等的铣削,属于典型的箱体零件,测量过程中路径规划,依赖可编程运动控制器完成,操作者通过数控系统即可监控加工过程,通过上位机的数字处理即可保证加工精度。铣削过程检测功能,实现了加工零件的过程检测系统与数控铣床闭环控制状态。以可编程运动控制器为基础的数控机床有强大的运算处理功能,操作系统具有通用性和扩展性,在数控系统运行时能够检测加工过程保证人、机、物的安全运行。

感谢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201910066084“教学型磨床的研制”项目、XJKC031718“基于运动控制卡的小型數控磨床系统的研制”项目,及18JCTPJC68900天津市企业科技特派员项目“天然纤维成型产品力学性能及加工技术研究”项目的支持。参考文献:

[1] 钟约先,林亨.机械系统计算机控制.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M],2010.

[2] 毕承恩.当前数控发展战略与CNC发展趋势的探讨,中国科学院数控技术高级研讨班报告集,2009.12.

[3] 叶伯生,朱志红.计算机数控系统原理、编程与操作.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5.

[4] Yusuf Altintas.数控技术与制造自动化,化学工业出版社.2012.11.

[5] 王侃夫.机床数控技术基础,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5.

猜你喜欢
混合式教学模式高职英语微课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甘肃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 06:10:22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甘肃教育(2020年12期)2020-04-13 06:25:06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活力(2019年17期)2019-11-26 00:43:00
混合式翻转教学模式对高职院校外语师资的要求及建设策略
职教论坛(2016年26期)2017-01-06 19:09:36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媒体广告制作》课程中的应用
基于慕课具有高职院校职业教育特色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浅谈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校声乐课程教学的应用与实践
戏剧之家(2016年22期)2016-11-30 18:33:07
基于翻转课堂的高职英语口语教学研究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9:19:42
现阶段高职英语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9:15:21
论高职英语多元化综合评价模式的效度与信度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9: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