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勇
摘要:“三环”教学法是我校根据桐梓县教育改革的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提出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具体指的是“课堂教学中的三个环节:即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种模式使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有效的整合,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交流、合作、探索、发展的平台,使学生在问题解决中感受语文的价值和魅力。
关键词:三环 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 解決问题
近年来教育改革遍地生花,狮溪镇达昌中学顺应时代潮流,拟定了《桐梓县狮溪镇达昌中学“三环式”课堂教学改革模式实施方案》。“三环”具体指的是“课堂教学中的三个环节:即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种方法我把它理解为“问题教学法”。现将我多年来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总结如下:
还学生提出问题的权利,让学生自主的、悠然地提出问题。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有两种倾向:一是教师把握着提问的权利,问什么问题、向哪位同学提问由教师决定。二是学生没有提问的权利。由于传统课堂教学所提倡的主要教学方式是“授受式”,教学方法主要是讲授式,所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参与学习的主要任务是“静听速记”。这种课堂教学的后果,可以说不言自明,学生无问题,学习无思考,学生的思维能力没有得到有效培养,最终导致学生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新课程提倡问题教学,要求教师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鼓励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还学生提出问题的权利。要让学生悠然提出问题,使学生成为问题解决过程中的真正主体,教师应采取以下行动策略。一是指导学生发现问题。发现问题是学生提出问题的先决条件,如果学生没有问题,那么就无法呈现问题。所以,教师不论在教学设计过程中,还是在课堂教学中,都要正确引导学生开展发现性学习,使他们学会发现问题,学会提炼问题,学会归纳问题。二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教师在长期的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鼓励善于发现,鼓励学生质疑,当学生提出“离奇”和“古怪”的问题时,给予及时的肯定和保护,给予恰当的评价和引导。三是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在有效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自己的主体地位:学生是有效课堂的真正主人,一切教学活动都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组织有效课堂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发现问题,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表达意识与能力。在新课程有效课堂教学中,学生提出问题,无需看老师的脸色,只需用正确、流畅、规范的语言,自由、坦诚、实在地表达出自己的观点。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敢于表达思想的行为,同时要指导学生使用恰如其分的语言来陈述自己的问题。
二、教师分析问题的艺术性
教师分析问题,在充分研究与分析的基础上,提炼出关键性问题。教师分析的问题要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激起学生思考,使学生通过交流与探索提升和生成新的问题。
问题分析的艺术性体现在呈现方式的灵活性上。问题不能只按语言表达方式呈现给学生,而是采用多种方式呈现,如图片认读、媒体欣赏、实物观察、活动观察等。通过不同呈现方式,使学生始终对问题感到新鲜和奇特,不断满足学生心理需要。
问题分析的艺术性还体现真实性上。俗话说“真实的才是最美的”,教师呈现问题,不能欺骗学生的眼睛和心灵,不论语言呈现,还是情景呈现,必须做到真实,使学生感到自己接触的问题是接近现实生活的,而不是在研究和探索虚无缥缈的东西。
三、解决问题设“支架”
在上述问题呈现后,由教师引导,教师与学生共同构建问题支架,教师在正确指导和评价中“扶”学生“上架”逐步逼近问题解决。在有效教学过程中,教师并不是简单的提出问题,而是要在教学设计时就设计好问题解决的铺垫,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设计能够使学生摸得着、抓得住的问题。问题要接近学生生活实际,接近学生年龄特征,接近学生知识和能力基础,而不是“断代”问题。因此,在教学设计中,要提前预设和安排好问题铺垫。
“赶鸭子上架”。教师要鼓励与支持学生的问题讨论。在教师营造的民主、和谐氛围中,学生对主体问题进行热烈、激昂的讨论与研究,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肯定学生的问题研究表现,不论对与错,都要给予积极的认同和表扬,不能消极观望,更不能打击学生对问题研究的积极性,要使学生勇敢地积极探讨和讨论问题,而不是遇到困难就退却或消极怠工。
“扶鸭子上架”。教师的主要责任就是引导,。依据问题解决的进程,教师要采取问题假设、猜想、反证等方式,给予正确引导,逐步逼近问题解决。并且,这种“扶”就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与解决问题的基础上,教师搭起问题解决的支架,使学生都顺着问题支架“往上爬”。同时,要面向全体,照顾全体学生对问题解决的层级与梯度。一是提高问题评价标准。一般来说,问题解决的程度如何取决于问题评价的标准,教师要正确引导和提高学生对问题解决的看法及认识标准,要深入挖掘问题的本质,而不能浮在问题研究的表面上。二是抓住问题的核心。任何问题都有一个重心或者说关键点,所以,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研究的基础上,要找到问题的核心和关键,使学生对问题解决得到比较满意的结论。
四、开放问题解“禁锢”
在传统教学中,通过问题预设,到教师讲解,经过学生学习,也能得到问题解决的结论。但是,结论往往是唯一的。其实对同一个问题而言,由于学生的思维方式、经验基础、认识水平的差异,对问题的理解方式与分析角度都不可能相同,因此得出的结论也带有个性化特征。在新课程有效教学中,教师如何是个性化问题从封闭走向开放呢?教师要对尚未解决或正在探讨的问题,提出若干假设,把文本范围内的问题引向开放,引导每位学生积极思考,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鉴赏能力,使他们形成自己的观点。教师要尊重每一位学生思考得出的结论与成果。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投入到问题讨论的氛围当中,引起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激烈的争论,使学生个性得到张扬,找到多元化解决问题的路径和方法,使问题解决走向成熟。
总之:“三环”教学法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交流、合作、探索、发展的平台,使学生在问题解决中感受语文的价值和魅力,在教学活动中以“问题”为线索,基于问题情境发现探索知识,掌握技能,学会思考、学会学习、学会创造,促进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