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的辩证内涵

2019-09-10 07:22杨帆陈曦
关键词:生态文明思想方法论新时代

杨帆 陈曦

[摘要]2018年5月18日,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提出了新的生态思想体系,其思想内涵基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立场,尤其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回答了为什么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的问题,形成了一套符合中国实际情况、促进中国生态文明发展的理论体系一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该思想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也为全球生态文明治理提供了新的方案。

[关键词]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方法论

[中图分类号]D601 [文献标志码]A

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是我国进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理论指导,也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同我国具体生态环境情况相结合的产物,着重阐述了人与自然、生态文明建设正反两方面、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环境保护、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的辩证关系,更是站在人类社会整体利益的高度下强调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深刻回答了我们面临的实际问题,“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以及“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现代化生态格局对于国家发展的必要性,科学的生态格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实的生态保障,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的基本矛盾发生了改变,人民的基本生活得到了满足,我们现在要向更好地生活迈进,未来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需要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作为基础,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习近平总书记在此次会议上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方式、新方法,具体包含生态与文明、生态与经济、生态与民生的辩证关系,蕴含着唯物辩证法的精髓,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新的方向,也为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相协调提出了方法论指导。在着力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之上,站在全人类的角度上提出了解决世界环境问题的方法论,为全球生态环境建设提出了新路径。

一、人与自然的对立统一关系

(一)人与自然的斗争性

按照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从本质上来看指的是人与自然存在共生关系,人类机能的演变与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自然界的贡献,但是我们却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忽视了自然界,生态环境的恶化也向我们表明自然界的保护和维持需要人类做出努力,历史已经不断地向我们昭示了破坏自然界所付出的代价,正如恩格斯所说:“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都是暂时的胜利,每一次这样的胜利都会招致自然界的报复,每一次的胜利只在起初起到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超出人类预想的问题又把最初胜利的结果给消除了”。从人类发展的进程来看,对于大自然的认识存在很大的局限性,没有明确自然资源的有限性与无限性的辩证逻辑,人类作为自然界的产物出现以后,与自然界处于矛盾统一体中,既相互作用又相互依存,与自然界的关系紧密相连。人类具有主观能动性,随着生产力和生产工具的不断进步,改造自然界的能力也随之提高,与此同时却忽视了环境所承载的负担。过度索取严重破坏了自然界再生系统,人类索取的速度远远大于自然界资源的再生速度,不断地向大自然索取必然会引起大自然的强势回应,人类与自然界的矛盾开始凸显,例如工业革命以后,资本主义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以及经济的飞速发展大多是以消耗大量的自然资源为代价,消耗自然资源的速度远远大于自然界的再生速度,打破生态系统的平衡,导致生态系统内部遭到严重破坏,虽然经济发展的速度超乎人们的预期,但是随之相继引起的自然界的报复也超乎了人们的预期。这表明人类曾经与对于自然界的认识存在很多的不足,没有意识到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相互依存关系,毛主席指出:“认识论的辩证法是指人类的认识有待于深化,需要一个认识的过程,这个过程指的是认识的感性阶段经历认识的过程才能发展到理性阶段”。我们对大自然的的认识还停留在自然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感性阶段,回顾近代发展的历史,社会快速发展和少数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往往令当时的统治者被自然界的暂时胜利冲昏了头脑,无视事实证明破坏生态环境的代价是惨重的,有的人开始意识到破坏环境的代价是惨痛的,但是面临困境却无能为力。工业革命以来人类面对快速发展的社会形态以及不断积累的财富仅局限于对外部结构的认识,缺乏对事物内部本质的、规律的认识,自然生态的不断破坏恰恰也印证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前瞻性和科学性。

(二)人与自然的共生关系

马克思指出:“一方面,人和自然不同的地方在于人是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我们除了具有动物必备的机能以外,还具有思想、天赋、欲望等人类独有的特征,另一方面,人类作为从属于自然界的存在物,我们同动植物具有一样的属性,在一定程度上都是受到自然界制约的存在物。”。人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是实实在在的存在物,并不是脱离实际的存在,与自然界的各个要素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果始终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建立在违背自然规律的基础之上,势必会造成人与自然界不可调和的矛盾。人在人類社会与自然界的辩证关系中始终处于主导地位,从原始社会开始就在向大自然不断地索取,在人们心中自然资源仿佛是具有无限的属性的,人类社会的发展是极度依赖自然界的各种资源,自然资源也是人类文明前进的重要助推剂。同时,自然界的生存也要依赖于人类社会的变化,二者属于相互依存的共生关系,但是相互依存的底线一旦被突破则会导致共生关系遭到破坏。从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来看,古希腊、古埃及、古巴比伦的灿烂文化都得益于周围良好的生态环境,后来三处文明中心转移或衰落也始于生态环境的恶化,古希腊和中东地区的兴衰史也清晰表明了人与自然共生关系的重要性。历史告诉我们如果违背自然规律进而破坏掉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基础,那么人类延续的基础也就不复存在了。我国当前的环境保护形势也不容乐观,因此需要借鉴古希腊、古埃及、古巴比伦的历史教训,在习近平的生态文明建设思想中,包含着生态环境作为人类文明的空间载体、生态环境的兴衰对人类文明的兴衰起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作用等内容。

习总书记多次视察黑龙江都强调了生态环境的重要性。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登上黑瞎子岛时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足以看出习总书记对东北发展生态环境的重视程度。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黑龙江时再次提到了绿水青山的重要性,他重申了生态就是资源,生态就是生产力,两次“把脉”黑龙江并对黑龙江的发展提出了良方。

二、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认知基础

(一)生态环境建设是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前提

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强调了对人类文明历史发展中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反思总结,生动说明了人类发展与生态环境相互依存、和谐共生的重要性,“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强调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坚持和发展了科学发展观。我国古代的思想家在保护环境问题上有了明确的观点,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庄子提出“人与自然合为一体”,是道家思想的精髓,对中国文化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传承于古而流传至今,为了顺应历史的发展而坚持“中庸”之道,强调“天时地利人和”。古人在追求“天地人和”思想的指导下,将生态文明置于人类发展的基础性地位,秉承顺应自然的唯物主义世界观。习近平总书记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说:“人类作为自然界整体的一部分,可以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但归根结底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必须呵护自然,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忽视自然界的客观性以及脱离自然界的发展规律,人地矛盾的不断加剧根源在于人类本身,无数次不负责任的行为逐渐加深了矛盾。为了缓解人与自然不断加剧的矛盾,我们需要坚持顺应自然的策略,顺应自然并不是意味着“宿命论”,而是在理性的基础之上尊重自然规律,明确保护自然的基本前提,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尊重自然的客观性、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同自然界的发展规律辩证统一起来。

(二)“人类中心思想”和“自然中心思想”的辩证否定

在西方关于“人类中心”和“自然中心”存在很多思想,“人类中心”拥护者之一、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强调人不仅可以为自己立法,也可以为自然立法,人的存在是无限的,人的理性可以把握自然、把握世界。“人类中心”论曾经为人类克服大自然的恶劣条件而进行生产劳动提供了理论支撑,充分体现了人的主观性、创造性,为人类生存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改造自然界方面的“人定胜天”观念深入人心,这样的思想实际上完全割裂了人与自然的对立统一关系,将人类凌驾于自然界之上。随着“人类中心”论暴露的弊端越来越多,自然界的发展规律不断被破坏,人们适时地提出与之相对应的“自然中心”论,自然中心主义放弃了以人为中心的观点,并且认清了人类存在的客观实际,人是有限的存在,人的能力也是有限的,虽然人的能力在不断发展和提高,但是人的能力始终在自然的能力之下。“自然中心”论的核心内容过分强调自然界对人类的束缚和制约,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将自然界的破坏归咎于“人类中心”论,放大了自然界对人类的制约作用,属于激进派。两种流派实际上都割裂了人与自然的整体关系,忽视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人类发展的过程中避免受到“人定胜天”的冒进思想,也要避免受到人类面对大自然束手无策的保守思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我们最好的出路。

三、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环境保护的相互促进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坚实的自然基础,我们需要充分认识到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科学利用增加了中华民族得以延续的现实性,做到取之有时、用之有度,但是随着社会形态的交替,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着在实现宏图大业的同时又将生态文明弃之不顾,生态环境的污染对经济发展造成了不良的影响。时至今日,为了经济发展而弃生态建设而不顾的例子比比皆是,大量工业粉尘的排放造成了严重的大气污染;过度放牧、滥砍滥伐、不合理开矿造成了严重的土地荒漠化;工业固体废物年产量不断增高带来了垃圾处理难等问题。

(一)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辩证统一

“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习总书记指出,必须正确处理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辩证关系,二者的统一性要求我们在发展的同时要做到保护环境,也不能脱离环境保护的前提来谈发展,必须正确认识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辩证统一关系。对于人类社会发展来讲,不仅要看到环境保护对于生态建设的重要性,更要看到环境保护对于经济建设的重要性,经济发展的科学性体现在发展以环境承载能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有限性为基础,目的是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和谐”的关键在于人类不能随意剥削、榨取自然资源,要厘清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的辩证关系,自然环境并不是经济发展的专用工具,从关系上看两者处于对立统一的矛盾当中,相互制约,如果发展始终置于环境之上,只求发展而不考虑自然资源的承载能力,毫无约束地冲破自然界的约束,让环境适应人的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将无从谈起。

(二)绿色发展观的辩证内涵

绿色发展观并不是将人与自然的利益相互对立。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绿色发展,就其要义来讲,是要解决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人类发展活动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否则就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这个规律谁也无法抗拒。”关于生态思想,西方也有许多学者做了相关阐述,西方生态哲学思想中,浅层生态学认为为了解决人口过剩的问题,需要为人寻找治理污染的技术和开发资源,核心是以人为尺度,保护人的利益,实际上强调人的利益置于环境之上,环境要为人的发展做铺垫,将环境与人直接对立起来,与“人类中心论”的核心具有相似的地方。深层生态学是相对于浅层生态学提出的理论,它认為强调环境保护应以环境为尺度,环境保护应该置于人的利益之上,属于激进的环境主义,与“自然中心论”具有异曲同工之处。两者实际上强调人与自然的对立性,并没有表明人与自然如何才能和谐统一。无论是“人类中心论”与“自然中心论”,还是浅层生态学与深层生态学,相对来讲只是在名称上具有辩证的特征,实际上本质内容全部将人类与自然对立起来,并没有认清二者统一的地方,都不具备唯物辩证法的特征。关于人与自然如何才能和谐共生,社会经济发展与保护环境究竟如何才能达到和谐统一,这一系列现实的问题摆在我们面前,针对现实性的问题习总书记用一系列积极的做法给出了明确的答案,这表明面对环境问题我们并不是束手无策,人类发展的最终目的和保护环境并不是不可调和的矛盾,两者在满足“人的美好生活”方面具有同一性,绿色发展观的提出实际上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尊重自然的客观性、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同自然界的发展规律辩证统一起来,回答了浅层生态学同深层生态学的争论焦点,明确指出人与自然不仅具有对立性,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以环境保护作为前提,人与自然的利益具有同一性。

四、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整体观

(一)世界生态环境系统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世界生态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包含着诸多要素,每个要素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各个国家的生态系统也是世界生态系统的子系统,各国的生态环境同自身发展同样密不可分,资本主义用短短一百年的时间向世界展示了超乎人们想象的生产力发展速度,人们惊叹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却忽略了资本主义快速发展方式的本质是“粗放式”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资本的不断积累仿佛向大自然宣告人类已经是自然界的统治者了,为了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人类不顾一切地不断向大自然索取的行为已经严重破坏了生态系统诸要素之间的联系,资本家在资本积累面前已经将自然系统的有限性和价值抛之脑后,当今世界环境面临严峻形势从根本上来讲是人类“粗放式”发展的必然结果。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同各国生态系统密不可分,各国的生态系统作为世界生态系统的各个部分同样是不可或缺的因素,但是各国在追求GDP的同时大都忽略环境成本,各国在侧重经济发展还是侧重环境保护的问题上陷入矛盾当中,在世界范围内也难以达成共识,保护环境的理念还仅仅停留在口号层面。因此,世界生态系统同经济发展同样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而世界生态环境大系统中的各个要素的紧密联系也让各国置身于牵一发动全身的境地。

(二)中国生态环境和世界生态环境的关系

唯物辩证法认为,整体和部分是對立统一的关系,对立性体现在整体由部分构成,部分从属于整体。统一性体现在整体包含着部分,部分体现着整体,整体和部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关键部分的作用可以影响着整体。近代以来,中国处于积贫积弱的散沙状态,作为世界大整体的一部分还不具备关键部分的影响力,例如一战后作为战胜国却接受类似于战败国的待遇,主权问题的主动权掌握在其他国家手中,“九一八”事变之后国际联盟的调查和制裁日本并没有起到实质性的作用。但是随着新中国的成立以及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中国作为关键部分的影响力越来越明显,“一带一路”倡议、“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理念先后被写入联合国决议当中,“杭州G20峰会”、“达沃斯论坛”、“金砖五国会议”等活动中都在传递着中国理念,更多的中国理念、中国方案正在以教科书式的状态影响着世界,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建设、扶贫等领域亟待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随着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的日趋提升,生态环境作为中国发展的重要部分正在影响着中国,中国在世界格局的突出作用也正在改变着世界,因此,中国的生态环境作为世界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世界环境的影响力越来越突出。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加强了世界各国的联系,在不断拓宽经济合作领域的同时也将世界各国处在一个有机整体中,每个国家的发展都与其他国家紧密相连,“牵一发而动全身”不仅在经济领域内体现的淋漓尽致,在生态领域中也有越来越多的事例,当今世界环境的严峻形势绝不是一个两个国家造成的,而是各国普遍缺乏环保理念、想让本国在经济全球化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而过分追求经济利益导致的。因此,全球的稳定发展也需要世界各国的共同努力,全球的环境治理也需要各国在保护环境的问题上达成一致。

(三)和谐共生体现的方法论原则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树立生命共同体的思维,这是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部分,对于山水林田湖草要统筹兼顾、整体施策、多措并举、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要求从多方面“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体系”。在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中,和谐共生的理念既体现了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观点又体现了发展的目的要做到“统筹兼顾”,想要做到统筹就需要将事物的各个要素放到整体中去考虑,尊重每个事物的差异性以及事物联系的多样性,决不能将部分凌驾于整体之上。《左传》中说道,任何一种味道过于明显就会破坏整体的味道。冯友兰认为:“同”与“和”具有不同的含义,“同”就像用开水作为烹饪的调料一样,千篇一律没有味道,无法形成美味,或者像同一种音调组成的乐曲,无法形成美妙的乐章。“同”意味着单调,而“和”允许其他因素的存在,在承认不同的基础上达成和谐一致。同样,想要做到兼顾就需要考虑所有要素的存在,每一个事物和要素的存在都有其自身价值,一味地追求整体效果最大化以忽视甚至消灭某一要素为代价则是违背了兼顾的思想。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第一世界的发达国家为了自身利益的考虑,将环境污染大的工厂和企业转移到第三世界的发展中国家,第一世界利用资本趁机入侵第三世界的资本市场,不仅损害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主权,还为发展中国家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环境负担。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在尊重发展过程中各要素差异性的基础之上,强调了无论是发展还是环境保护都要从整体的角度去出发,才能够实现“统筹兼顾”的目标。

五、人类社会与生态系统的辩证统一

(一)经济系统与人类社会的关系

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对于生态环境的改善以及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人类社会与生态系统具有辩证统一的关系,因此,生态系统的平衡制约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以及经济发展的质量与速度。胡锦涛总书记结合2010年以前的国情适时地提出了“绿色经济”的理念,突出了人类社会与生态系统在经济层面实现统一的目标,为人类与自然界实现和谐共生的目标打下坚实的经济基础,其思想体现了保护环境的实质,“经济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等思想深入人心,党的十八大之后,我们通过总书记的讲话、中央和国务院的官方文件中经常会看到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等词语,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更是明确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从“绿色经济”到“绿色发展”始终都在强调“绿色”,词语的变化绝不是割裂了经济与发展的关系,也不是将经济与发展置于对立的立场,两个字的变化恰恰体现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继承前人思想的基础之上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品质,“绿色发展”的概念不仅是对“绿色经济”本质的继承,更是为人类社会与生态系统拥有坚实的经济基础之上扩宽了层面,强调了将人类社会与生态系统统一起来。如果割裂经济系统与人类社会整体的关系,片面地强调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的统一代替人类社会与生态系统的和谐统一,则忽视了人类社会整体内部其他要素的作用以及人类社会作为整体的作用。事实证明,如果单纯地将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的和谐看作是人类治理自然界的胜利则是陷入了形而上学的尴尬境地。马克思说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在人类社会整体的大系统中包含的子系统具有多样性,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除了经济层面还有政治、文化、科技、法律等子系统,经济发展作为人类社会整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他子系统具有决定作用,其他子系统对于经济发展也具有反作用,片面强调经济基础对人类社会的作用而忽视上层建筑的反作用同样会陷入到形而上学的经济决定论。我们要实现可持续的发展,就不能忽视发展过程中其他要素的变化,我们追求的发展是绿色的发展,我们追求的GDP是没有污染的GDP,经济系统与人类社会的和谐统一是人类社会与生态系统相统一的重要基础,我们强调的发展也是站在人类社会整体利益上进行布局,就像马克思站在人类社会发展的高度一针见血地指出资本主义发展的弊端,为了达到绿色的发展就要兼顾人类社会整体的诸多要素,只有人类社会的诸要素达到和谐发展,人类社会才会趋于稳定的状态,才能拥有与生态系统辩证统一的前提。我们为了实现社会内部的和谐统一进行了一系列的重要改革,习总书记说道:“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我国通过一系列的改革,社会内部的子系统拥有实现和谐发展的良好基础,也为人类社会与生态系统实现和谐统一提供了重要前提。

(二)“两山论”的认识过程

结合人类社会的发展史,我们对于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关系经历了反复的认识过程,对于两山关系认识的变化过程体现了认识的螺旋式上升的特征。第一阶段的认识过程是人类没有意识到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具有统一的关系,对“两山”关系也没有清醒的认识,显然是“染污染后治理”的集中体现,类似于当今社会“挣钱看病”的状态,用绿水青山换取金山银山也是人类社会从产生到现在不断发展的历史缩影,每个国家以环境为代价攫取经济利益的例子比比皆是,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厄尔尼诺现象频发都是割裂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关系的结果。第二阶段则是人类开始意识到绿水青山的重要性,20世纪60年代生态学的兴起则是人类从环境认识的空白向理论层面的发展,人们意识到人类社会与自然環境的矛盾已经到了不可调和的境地,人地矛盾的不断加剧显然是对经济发展起阻碍作用的,同时批判了破坏生态环境进行经济发展的做法。第三阶段则是努力寻求缓解人类社会与生态系统矛盾的方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论断,表明了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的中心思想。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在原始社会的矛盾并没有像现在这样突出,“两山”的矛盾加剧是人类认识发展过程中的局限性导致的,对“两山”没有清醒的认识,更没有厘清二者的辩证关系,对于“两山论”的螺旋式认识也从侧面印证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科学性。从发展的角度看,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起到了科学指导的作用,也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起到了警示以及借鉴的作用,但是人们往往只是注重马克思对生产力方面的论述而忽视马克思在论述过程中提到的自然生态理论,片面地将生产力当做马克思生产理论的全部内容,马克思曾经对于生产力与自然生态提出过重要的见解,马克思说:“人在生产中实际上只能改变物质的形式,没有像自然界的作用那样突出,不仅如此,有时在改变物质形式的劳动过程中还需要自然界的帮助”。马克思的本意我们不难理解,发展社会生产力一定不能忽视自然环境作为重要前提,如果没有坚实的自然基础,那么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注定是缺乏生命力的,人类社会的发展也不是一帆风顺的。从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我们不难发现,人在生产中会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甚至不惜破坏自然规律达到我们预期的效果,但是生产过程中还是会受到自然界的束缚,例如地形、温度、气候变化等原因会导致我国具有不同的耕作制度,不同的洋流对于海岸城市的气候具有重要的影响。事实证明,我们在一定自然环境条件的限制下需要遵循自然界发展的客观规律,同时也时时刻刻提醒我们绿水青山的重要性。随着自然界各个系统频繁发出警报,人们对于“两山论”的辩证关系也开始有了正确的认识,金山银山的积累不能再以绿水青山为代价,想要子孙后代的延续就必须保护好绿水青山。人类对于“两山论”认识的逐渐改变,是习近平总书记将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也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科学性,是我国对国情、世情的清醒认识以及重要判断,也是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生态文明理论建设方面的丰富和发展,更是中国为全球人民谋福祉、彰显大国责任的重要体现。

习近平总书记将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注重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矛盾的对立统一关系、认识的反复性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将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生态建设理论不断丰富和发展,为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理论支撑,“理论的创新离不开对实践的总结,离不开对时代问题的回答,更离不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有其深刻的哲学底蕴”。从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来看,人类具有自然所没有的主观能动性,因此改变人与自然矛盾的出发点在于人类本身,我们站在理性思维角度上应认识到保护自然就是保护生产力,自然环境对人类的贡献也表明自然资源本身也是一种生产力。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思想立足于世界,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高瞻远瞩地从人类未来发展的趋势提出了解决方案,不仅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更具有鲜明的世界意义,中华民族的崛起需要坚实的基础作为保障,经济发展需要良好的生态环境,中国生态系统的改善会为替他国家提供借鉴,也为世界生态系统的改善提供科学的中国方案,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清洁美丽世界。

猜你喜欢
生态文明思想方法论新时代
论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建构
A Literature Review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论毛泽东生态文明思想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资本论》自然生产力观点的新发展
浅谈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构建
机理·思维·特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三维审视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态思想探析
论西方哲学方法论之于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当代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