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鸡可以天天下蛋,而别的鸟不行

2019-09-10 07:22大象公会
老年博览·上半月 2019年6期
关键词:雌鸟雏鸟母鸡

大象公会

养过蛋鸡或者有过农村生活经验的人通常都知道,产卵期的母鸡往往能以每一到两天一个的速度持续下蛋。许多人以为这是鸡的异能,因为鸡可以天天下蛋,别的鸟却不行。但实际上,母鸡并没有什么特殊之处。

相比其他脊椎动物的卵细胞,鸟类的蛋特别大,因此需要保持身材轻盈的雌鸟无法一次产下所有的蛋,而要在一个较长的产卵期内间歇性地攒下一窝蛋,其间雌鸟要不断离巢补充营养。与之相适应,鸟的受精卵离开母体之后就会暂停分裂,直到亲鸟开始抱窝才继续发育。

母鸡也不例外。它们在产卵期会选择一个固定地点,每一两天进去下一个蛋。下到10个左右的时候,母鸡就会认为数量已足够,于是停止产卵和进食,开始抱窝。

为了保持适当的湿度和温度,母鸡还会时不时地翻动鸡蛋,直到3个星期后雏鸡孵化。所以母鸡的特别之处不在于每天下蛋,而在于能在长达几个月的时间里每天下蛋。这是为什么呢?

母鸡是否开始抱窝主要由鸡蛋数量提供的视觉信号来调控。在家养环境下,鸡蛋一旦产下就会被人取走,母鸡迟迟得不到“一窝蛋”的视觉刺激,就会日复一日地继续产卵了。加上人类在漫长的驯化过程中不断选育产蛋率高的品种,并用高营养饲料和灯光延长鸡的产卵期,所以蛋鸡往往能以每月28颗的效率全年产蛋300颗以上。

不过,并不是所有的鸟类都适合用这套方法驯化为蛋用禽。除了驯化难度高以外,对那些对季节敏感或者一窝蛋数量较少的鸟类来说,视觉信号的作用没有那么关键,如果持续拿走鸟蛋,它们很可能索性放弃这个繁殖季,抑或照样进入抱窝期而停止下蛋。

有些鸟类雏鸟孵化后立刻就能跟着亲鸟到处觅食,称为“早成雏”,是鸟类进化中较早出现的类型,多见于走禽、游禽和涉禽,尤其是鸡形目和雁形目。它们的食物常常较难集中收集,雏鸟必须尽早跟着亲鸟四处觅食,而这增加了意外死亡的概率,所以这类鸟会代偿性地增加产蛋量,往往一窝可达10枚左右。

早成雏鸟类由于产蛋量更大、产卵期更长而且抚养雏鸟的不必是亲鸟,所以更容易被驯化为蛋用禽。鸡形目鸟类中除了鸡以外,火鸡和珠鸡的年产蛋量也在150枚以上,鹌鹑则可以达到200枚以上。雁形目鸟类中,家鸭的产蛋量与鸡不相上下,家鹅(在欧洲为驯化的灰雁,在东亚为驯化的鸿雁)年产蛋量可达100枚以上。尤其是家鸭,相比祖先绿头鸭,它们甚至因为产蛋太多丧失了抱窝的习性,以致农村里的鸭子大都是母鸡孵出来的。

然而绝大多数鸟类的雏鸟软弱无力,必须由亲鸟哺育至其学会飞行和觅食时才能离巢,这类鸟称为“晚成雏”。鸣禽、攀禽和猛禽都是如此。它们养育雏鸟的成本极高,所以产蛋量较低,一窝很少超过5枚。

不过,早成雏和晚成雏并没有明确的界限,也不是决定雌鸟产蛋量的唯一因素。每一个物种都有具體的生态位,这些因素综合决定了某种鸟是否能成为母鸡这样一日一蛋的蛋用禽。

猜你喜欢
雌鸟雏鸟母鸡
Task 1 本刊试题研究中心
被“捧杀”的雏鸟
知更鸟先生也是“模范丈夫”
鸟类的“亲子交流”机制
藏蛋的母鸡
麻雀能感知外遇
为什么雄鸟通常比雌鸟美
鸡的一家之母鸡妈妈
一只特别的母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