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佳蓓
摘要:在媒体技术融合、内容融合、媒体业务边界模糊的当下,媒介融合不断深入推动新闻生产业务发展,改变新闻生产模式,同时催发内容制作与编辑共同主导的多元化互动编辑方式。宁夏银川市新闻传媒集团在此背景下,不断更新多媒体信息采集、编辑、加工、发布推广的生产流程,建立中央厨房信息处理系统,力求颠覆大众传播的基本模型,建构新的互动性新闻融合媒体。本文以银川市传媒集团的媒体融合发展,递进式地论述少数民族地区新闻生产模式在融媒时代的发展及创新。
关键词:媒介融合;信息生产模式;少数民族地区
一、融合的现实基础
多样化新闻(Multiple-joumahsm),在西方新闻传播界又称融合新闻(convergence joumalism),原意是指利用多媒体手段传播新闻消息的活动。融合新闻建立在媒体公司拥有同一地区的纸媒、广播电视、网站等不同类型的媒体平台,并在此基础上打造融合新闻平台。银川市传媒集团于2016年2月启动全媒体融合,银川日报社、银川市广播电视局合并为银川新闻传媒集团,启动印刷、广播、电视、互联网不同媒体平台的全面融合。这种资本、组织、形态与传播手段的合力,使得融合新闻传播模式逐渐成型。
多种媒体平台合力,能够有效规避互联网媒体对传统媒体行业带来的冲击,避免因产品单一、单独运营传统报业媒体业务量骤减的情况发生。银川新闻传媒集团成立后,即联合集中不同媒介,通过重新设定联合生产模式、生产流程,实现资源的多次高效利用,化竞争为合力,做大银川区域市场,形成较大的媒体市场份额。在这个过程中,融合媒介并不是简单地集中了媒介的操作平台,而是优化了不同媒介之间的合作模式。
因此,媒体融合发展过程中的现实基础,是基于互联网技术发展,以及传媒集团的兼并合体,技术融合与资源融合之后才能够不断接近媒介融合。各类媒介的资源相互通融交汇,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省了新闻信息生产过程中的产能,为媒介融合经营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二、媒介融合下城市媒体发展新形态
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媒介、认知与传播系教授克劳斯·布鲁恩·延森提出,在当前媒介融合时代中,一切思想传统均处于融合过程之中,提出了媒介融合视域下的融合,理论思维基础是网络传播、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的三重维度融合。传播媒介处于物质实在与非物质实在之间。物质指报纸、音像制品、传输线路,然而在互联网数字媒体技术的条件下,媒介融合很可能会消融物质与非物质实在之间的边界。
银川新闻传媒集团在前期资源融合、条件融合的基础上,借由互联网发展势头,融合不同传播介质,再造融合编辑室为枢纽的多元互动的编辑流程,与信息采编共同合作。建立中央厨房信息处理系统,整合银川日报社、银川市广播电视台,旗下业务包含《银川日报》《银川晚报》两家报纸平面媒体;银川公共频道、银川生活频道、银川文体频道三个电视频道;以及银川新闻综合广播、银川交通音乐广播、银川都市经济广播等,同时合并银川新闻网,建立银川发布APP,并利用现有的媒体资源建立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直播等新媒体平台,将物质技术基础融合,构建多元传播体系。
少数民族地区在媒介融合语境下,仍然有与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不同的优势。
第一,区域优势凸显,凸显社区公共性功能。由于区域面积小,人口数量较少,使得银川市媒体社区功能较为凸显。我国传媒行业发展过程中,不断开始有人意识到大众媒体的社区传播功能,在社区传播理论中,着重强调了融媒场域中的互动性。在社区传播中,各个角色可以进行互动,无论是普通民众还是媒体工作者,在互动过程中,强调社会角色的基本诉求可以被尊重,同时,社区发展视角着重在于促进民众参与基层民主建设。参与式的传播社区媒体是一个鼓励平等、提供社区便利服务、强调规章制度以及信息传输的状态。银川新闻传媒集团旗下的直播银川、银川发布全媒体平台就承担了这一社区传播功能。
第二,地方特色显著,品牌独具地方优势。宁夏地处西北内陆,自然资源丰富,历史文化悠久,拥有独具特色的地方優势。在媒介融合基础之上,能够高效整合宁夏区内、银川市内不同区域的内容资源,以达到传播效率的最大化,避免同质化造成的乱序竞争现象。整合内容资源后,能无限放大宣传效应。建立一次性采集、多平台发布的全媒体传播方式,利用内设全媒体中央厨房,发挥新媒体速度优势、报纸的深度优势、广播的编辑优势。例如,银川电视台的《鸿胜说交警》栏目,在电视频道播出的同时,快速在银川发布、直播银川的微博、微信、抖音全媒体平台发布。直播银川抖音短视频平台最高播放量达到335.1万次,其余内容的播放量基本超过30万次,热度内容在不同平台播出时,也能与受众互动,受众面更广,在电视频道播出的同时,内容再造可以在原有传播基础上实现传播广度。
三、媒介融合发展过程中的机遇与挑战
融合媒介场域下,因联合不同媒介的工作人员共同创新生产流程,为适应快速变化的互联网发展趋势,媒介融合规制较为放松,技术融合和受众细分化的多种驱动下,融合新闻生产,伴随着创新信息的生产。在银川市传媒集团成立后,碎片化的信息生产促进了生产流程中的多媒体信息采集、管理、加工和发布的集约化一体化的生产流程,呈现出开放多元的特点。在人力资源相对匮乏的少数民族地区,集约化的信息生产方式及放松化的机制,更能提高媒体业务人员的基本素质,达到集约化的快速信息生产模式。达到一次采集、多维度多媒介新信息加工、全媒体平台发布,实现信息资源的多重升值,达到压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提升产值的效果。
在这样的机制下,新闻流的编辑不再因媒体和行业不同而有所分工,而是需要新闻流编辑对不同媒介文化、专业术语、工作方式有更新一层的认知,发挥多媒体编辑的效用。
四、结语
媒介融合视域下的少数民族地区媒体发展,皆有信息媒体的技术优势,搭载互联网的媒介发展速度,更应专注于地域文化特色的开发,在地域较为狭小、经济较为落后的地区,联合多种传播媒介,打造—体化的生产流程,更能够借势形成高效高速的传播模式,打造银川地区的信息流。在这样的语境下,对新闻生产的流程要求更高,同时对媒体从业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能够在多媒体集团中进行整合传播策划的高层次管理人才,能够运用技术工具的全能型记者编辑。
除此之外,融合媒体场域之下对公民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借助网络成为共享、互动主题的受众,也需要具备信息识别能力、规则意识等媒介素养,是少数民族地区融合媒体发展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