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明月
摘要:新课程标准中,关于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要求是:“通过数学学习,应使学生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交流和反思等方面获得发展。”所以想要培养具有数学技能和创造精神的新型人才,教师就要从点点滴滴开始培养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
关键词:初中数学;问题意识;发问
“发明千千万,起点一个问”。如果没有发自内心的疑问,牛顿就不会从一个苹果的落地而发现万有引力;如果没有发自内心的疑问,瓦特就不会因为蒸汽顶动壶盖而发明出蒸汽机。
问题意识,是指人们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或疑惑的实际问题及理论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驱使个体积极思考,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探索创新精神的起点,是学生探求并解决问题的保证。让每一个学生都学会思考、敢于发问、学会发问、善于发问、乐于发问,这是我们放眼于学生发展,着眼于课堂,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一、浅析当前的初中学生缺乏数学问题意识的原因
其一是传统的教育理念束缚了学生问题意识的发展。无论是学生还是家长都下意识地认为课堂上理应由教师发问,学生答疑。于是学生自身对问题的提出产生了自主性的回避。
其二是“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压榨了学生提问的机会和时间。很多教师为了应试,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仍然采取“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模式。课堂上,不给或者很少给学生发问的机会,偶尔有学生发问也未必能被教师采纳,问题不能得到及时彻底的解决。
其三是唯师独尊的教育现象扼杀了学生发问的意识和精神。很多时候,某些学生提出一些奇}圣的、难以解答的问题,传统教育思想下的教师更多会因为师道尊严受到挑战而恼羞成怒,他们非但不会去认真解答学生的提问,甚至认为学生扰乱课堂。无疑,这样刚愎自用的做法使学生刚刚产生出来的问题意识还来不及萌芽,就被残酷地扼杀在摇篮中。
二、培养初中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策略
从当前初中数学课堂中学生问题意识的现状来看,作为教育者,我们必须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教育最突出的独特性就是“以人为本”。每一个学生都是有血有肉、有著独立思想和自主思维的个体。我们无法替代他们去体验知识的生成过程,更不能忽视他们的自身经验,而是要恰当地引导他们的问题意识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一节成功的数学课应该起于问题,止于问题,在解决老问题时不断地衍生新问题,在大众化的问题中不断提炼有代表性的问题,让问题意识贯穿学生学习活动的始终。
三、创设生活化的数学情境,使学生敢于发问
比如,“在重复试验中观察不确定现象”一课,为了让学生相信多次试验后事件发生的频率会逐渐稳定,因此我通过让学生亲自试验、同伴合作的方式做抛掷两枚硬币的游戏,看看当抛掷次数很多以后,“出现两个正面”和“一正一反”这两个随机事件的频率是否会变得稳定。学生在亲自动手操作中自然而然地提出了自己的问题。这个过程就是让学生放下思想的包袱,激发学生发问的积极性,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主动性,使学生自然入境,敢于发问。
四、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发问
一种数学现象,一个数学情景,往往可以提出很多不同的问题,但并不是每一个问题都能涉及教学目标与教学重难点,都能与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相得益彰、息息相关。很多时候,教师在努力地引导学生发问,但是学生却还是会提出一些不着边际的、甚至没有任何意义的问题。这样的现象之所以出现,究其原因是学生不会进行有目的的、有效率的思考。如果学生对事物的认识不充分,单纯只停留在表面上,思维找不到具体针对的关键点,那么他不可能提出深刻而有意义的问题来的。所以教师要适时采取多种趣味性的课堂呈现方式,如小组活动、多媒体教学、小游戏等等,引导学生寻求关注点,学会发问。
例如学习“一元二次方程一面积问题”一课的学习中,提前让学生准备同样大小的正方形的硬纸板,让学生动手操作将四个角各剪去一个同样大小的正方形,再折叠成一个无盖的长方体盒子,要想长方体的底面积为81平方厘米,那么截取的正方形边长为多少?并且让学生观察图表中的变化,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探索,引导学生提问,而且他们在提问的同时,还能意识到在不同的生活现象中存在不同的问题,这些问题既有共性,又有差异,问题的循序渐进性和梯度性使学生对知识点的消化更加彻底和全面。
五、给学生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善于发问
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需要反复的训练,一个问题的产生同样也需要时间和过程。作为教师,当我们把一个事物或者一种现象展现给学生的时候,他们或许会眼光一亮,进发灵感,提出值得探讨的问题。
但是也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形——学生对现象困惑、迷茫,不知所言。这时我们一定要给予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不可急于求成。守候一个问题的产生,就如同静静等待一朵花儿的开放,需要耐心的等待和启发。
六、抛砖引玉,使学生爱问、乐问
真正深刻的思考,会促使学生在原始的现象中萌发更多的疑问和猜想,而当疑问或者猜想被验证时,他们会感受到成功的体验和快乐。教师要及时对学生的问题意识给予鼓励和肯定,把学生的成功体验放到最大,让学生享受提问的快乐,无形中促进学习动力和学习毅力的发展,使数学综合素养得以全面提升,使学生真正爱上提问、爱上数学、爱上学习。
七、结语
纵观古今,鸟瞰中外,任何一个有建树、有成就的人都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我们要想培养中国的“爱因斯坦”,中国的“居里夫人”,那么我们就应该尊重、保护并培养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使学生在提问的快乐中成为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
(责编:杨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