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古镇水文化历史记忆发掘

2019-09-10 07:22秦素粉李将将
三峡论坛 2019年6期
关键词:发掘

秦素粉 李将将

摘  要:重庆古镇是巴渝文化、民族文化、码头文化、移民文化、抗战文化等文化元素的缩影,因水而生、因水而兴,承载着巴渝地区深厚的文化记忆。在古镇城市化、商业化、现代化的发展中,古镇原生态文化风貌趋于同质甚至遭到了严重破坏。追寻和回归古镇文化的本真记忆,要深入挖掘整理以“水”为意象的重要文化符号,围绕水环境打造复原关键场景资源,利用现代化科技手段展现丰富的水文化记忆,开发有特色的水民俗文化旅游,真正传承历史文脉。

关键词:重庆古镇;水文化记忆;发掘

中图分类号:K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332(2019)06-0006-04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生活环境和条件的变迁,我国城乡文化生态在悄悄发生着变化,尤其是古镇文化风貌和文化特色在如火如荼的商业开发中,日益同质化。地处长江上游沿河口岸的重庆,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历史,文化古镇繁若星辰。据不完全统计,具有一定规模且知名度较高的古镇有近40个,这些古镇大都分布在长江干流或其支流嘉陵江、乌江、岷江等江河沿岸,形成了“临水而建”的布局特点,体现出了对“水”充分的依赖性。作为巴渝先民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居文化典型,重庆古镇依水而建、因水而兴又因水而衰,水作为这些古镇的文化底色,凝聚了巴渝优秀文化精髓与特质,承载着深厚的巴渝地域历史文化记忆,对巴渝文化的成型与发展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一、古镇的水文化特质与遗存现状

重庆古镇临水而建、因水而生,体现出了“因水而兴,兼收并蓄”的巴渝文化特质,承载着历史久远而地域特征浓厚的巴渝历史文化记忆。然而,数百年来伴随经济发展、陆路运输发达、战争破坏等影响而逐渐衰落,古镇陷入了繁华不再、沉寂落寞的困境。近年来伴随着城市化、商业化进程,古镇的乡村地域文化正在被消解,虽然在国家文化遗产保护、古城镇抢救保护等政策的指导下,一些古镇进行恢复与重建,但由于传统研究的局限及商业价值的吸引,往往存在“千镇一面”的弊端。古镇的重建与再现,应重视对古镇开启生命、生活、生产的水文化记忆的挖掘,侧重于对巴渝水文化历史传承的恢复。

(一)“临水而建,舟楫往来”的区位优势

山城重庆地势险要,陆路交通极为不便,古镇大都临水而建,舟楫往来水运兴盛,文人墨客、商贾云集。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使重庆古镇一度发展成重要的物质集散地、水陆码头和军事要地,繁盛一时。有研究数据发现,两千年来,三峡地区的城市发展体现了其由易到难、由低到高、溯江而上的区域开发时序,其中71%的城市分布于长江干流沿岸,73%的城市分布于两河交汇处,82%的城市分布于海拔300米以下的河谷地带。乌江流域民族地区的124座古镇绝大多数在历史上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或交通枢纽,古镇沿江河流域分布、沿驿道分布。如距今1700多年的龚滩古镇,位于阿蓬江与乌江的交汇处,三面环水一面着陆,是乌江流域、长江流域的重要货运集散地,是川盐入黔的重要转运站,被称为“百日场”;磁器口古镇更是“白日里千人拱手,入夜后万盏明灯”。

(二)“因水而兴,兼收并蓄”的文化特质

巴渝地区处于我国南北的分界线上,使得古镇南北文化兼容并包,又承载着历史久远而浓厚的地域文化特色,因水而生、因水而興、文化浓郁、标志突出。一方面,古镇古建筑随处可见,青瓦房、古戏楼、吊脚楼、宗祠、会馆、廊桥、庙宇等以木作梁、古朴典雅,石板路、青石街、渡口、吊桥、水运码头等透着浓郁的历史沧桑,书写着古镇的文化记忆与历史过往。另一方面,与古镇共生的传统建筑技艺、宗教文化、民俗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民间乐舞、民间文学、节庆文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态,彰显着古镇独特的文化魅力和文化繁荣,如磁器口古镇的“沙磁文化”、龚滩古镇的苗家刺绣、涞滩古镇二佛寺的石刻艺术,以及具有沿江地域特色的码头文化、火锅文化及川江号子等。

(三)“日渐衰微,千镇一面”的遗存现状

重庆古镇因便利的水运交通、独特的区位优势、丰富的资源而兴盛,却也伴随经济发展、陆路运输发达、战争破坏等影响而逐渐衰落,古镇历史上的繁华不再、沉寂落寞。建筑自然老化、年久失修,基础设施落后、交通不便,难以满足现代生活需要,且居民对遗产保护意识比较淡薄,传统风貌受到极大的破坏,随着社会经济和现代文明的发展,地域性特色文化也受到较严重的破坏。传统手工技艺、礼仪习俗及民族文化等失去了生存、发展的土壤,丧失发展活力,无人问津。大量父子相传、师徒相授的民间文化也面临消失的命运。近年来,在国家文化遗产保护、古城镇抢救保护等政策的指导下,虽然古镇保护研究与开发如火如荼,但由于传统研究的局限及商业价值的吸引,在古镇开发的实践中往往存在“千镇一面”的困窘,缺乏对古镇文化记忆的发掘,缺乏特色与科学的技术保护。昔日繁华的古镇,历史环境遭到不同程度破坏,文化遗存大拆大建,文化丧失自我特色。

关于古镇保护的大量研究表明:古镇文化身份具有脆弱性,城市化、商业化严重破坏了乡村地域的原始文化,地方传统文化的意义正在被消解,古镇历史文化传承受到威胁,城市化景观将传统乡村地域文化景观分割,加速了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的变迁与消亡。在古镇改造过程中应该全方位保留古镇的文化记忆,有选择地保留历史建筑的精华,保护原真性文化生活环境,并且要真正能找到不同地方古镇特色化、差异化发展的路径。

二、“水”与古镇文化记忆

据《管子·乘马》载,“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毋近阜而水用足,低毋近水而沟防省。”重庆古镇多山水环绕,水资源丰富,增添城镇的灵气与活力,造就浓厚的历史文化,水已成为影响古镇文化记忆的重要元素。但水乡古镇的原真性缺失问题不容忽视,以“水”为意象的重要文化符号,在古镇抢救保护中缺乏深入挖掘、追寻和回归古镇水文化的本真记忆,真正传承历史文脉。千百年来,巴渝先民择水而居、因水而兴、因水而衰所遗留下的与水相关的建筑、文学、民俗、艺术、宗教等文化瑰宝,需要恢复重现,留住城市历史文化记忆。

(一)水:古镇文化记忆的原型意象

原型意象是原型的象征性表现,而象征“具有将无形的材料变成文本的能力”,遗迹、符号、仪式、节日、神话、歌曲等都是表现形式。他们被时间沉淀、被人赋予意义后才成为“某种具有精神含义的东西”,成为有载体的文化记忆,并以各种方式表达、保存和传承。著名作家冯骥才先生说:“古村落是中国文化的箱子底”,众多文化符号,如民族精神、气质和文化传统都沉淀在古镇的场景中。“水”是古镇文化生态系统的血脉所在,古镇的建筑景观、生产生活、民俗文化等都因水而生,承载本真生活的水运码头、会馆、文庙、书院、古戏台、船工、号子,独具特色的渡口、吊桥、廊桥、吊脚楼,图腾崇拜的沿江寺庙、道观、宗祠等这些文化符号,都直接或间接围绕“水”的文化活动而展开。这种集体无意识中的原型意象,本身就是一种集体的文化记忆,或是直接存在于古镇场景文化载体中静默无声地表达,或者通过文学艺术中的文本间接表达,并通过多种形式保存、演变得以传承与发展。

(二)水崇拜:古镇民俗活动的主导

法国学者皮埃尔·诺拉(Pierre Mora)在《记忆之场》一书中,将能够传承文化记忆的载体称为“记忆的场”。很显然江河环绕的古镇即是一个这样的场域,它记录和保存古代先民集体的文化记忆,对水的敬畏、崇拜主导着人们的生产生活事项、民俗文化活动。为兴水利避水害,古镇先民因地制宜,建筑选址多依山傍水,并在民居建筑形式上充分发挥创新精神,建成悬空的干栏式建筑“吊脚楼”。这一建筑形式既生活空间充足,又可避免水患、通风防潮,被誉為“空中古镇”的龚滩即为典型代表。同时,古代先民在与险滩恶水作斗争中,形成了许多神话传说故事和祈福保平安的祭祀庆典仪式,如关于“龙”的崇拜和信仰几乎影响了古镇生活的方方面面,古镇祠堂、庙宇、沟渠堰塘等建筑上都有龙的影子,庆典仪式中舞龙灯、赛花船、拜河神等民俗活动也都融入水文化的元素,重庆安居古镇的铜梁龙舞全国闻名。

(三)水文化遗产:古镇文化传承的精髓

沿河分布的重庆古镇,大多是当时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重要水运交通要塞,抑或是早期文明的发祥地。古镇的整体格局、建筑风格、生活方式,以及文化形态都是以水为轴而展开,书写了宏大的水文化画卷。围绕古镇的河流水系,其孕育的古镇民风民俗、文化特质,承载了古镇水文化精髓,能够唤醒古镇最本真的文化记忆。如大宁河水滋养的宁厂古镇,据《华阳国志校补图注》载:“当虞夏之际,巫国以盐业兴”,诞育了早期巫文化和盐文化。这些文化特质,是复现5000多年前宁厂古镇历史记忆的关键。“一脚踏三省”的洪安古镇,作为渝、贵、湘三省的商埠重地,苗族、汉族、土家族等民族聚居,凝练了具有特色的码头文化、民族文化和边城文化。濯水古镇的土家族民俗文化“巴渝舞”“摆手舞”、土家吊脚楼建筑等土家文化特色,是古镇焕发生命力的重要文化符号。因此,再现古镇水文化记忆,必须以水为载体,挖掘河网水系所孕育的文化特质,抢救、保护和传承古镇民风民俗。

三、“重拾记忆,再现传承”的古镇水文化发掘路径

陆邵明先生认为:“一个记忆场所往往包含两部分信息,一部分是物质形态,另一部分是故事,两者缺一不可。”因此,古镇水文化记忆的发掘与重现,需要针对重庆古镇水文化历史记忆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文化现象和文化符号,围绕“水”这一古镇文化记忆的原型意象,追寻具有历史代表性的人物、事件、场所,原真性描绘古镇先民在水边开启生命、生活、生产的水文化画卷,再现重庆古镇因水而生、因水而兴、因水而衰的历史。

(一)水的“文化碎片”再现与链接

著名符号论美学家苏珊·朗格指出:“符号的最主要的功能——亦即将经验形式化并通过这种形式将经验客观地呈现出来以供人们参照,逻辑直觉、认识和理解。”古镇水文化记忆中最关键的符号资源不外乎通过那些文物古迹、历史人物、民俗、建筑和传说故事等来表达,重构显性与隐性相结合的自然环境、人居生活和历史印记,并通过古桥、流水、小船、青砖、黛瓦、会馆、戏台、宗教信仰、民俗活动、戏曲、传说等典型呈现出来。古镇水文化关键资源的整合,不是简单地修复或仿建几条旧街区、几座仿古建筑,而是要将散落在古镇日常生活中的“文化碎片”链接成整体,除在视觉上强烈呈现重庆古镇山水相依,山、水、城镇交相辉映的地域特色外,还要分门别类梳理水乡古镇中原真性的深层文化内涵,结合现代技术和生活方式重新演绎节庆民俗活动,讲出每个古镇的水文化故事,再现历史生活场景,唤起人们内心深处的古镇情怀。

(二)水文化记忆的立体化呈现

随着现代影像科技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高端相机、DV等多种映像仪器设备普遍使用,借助灯光、影像、大型银幕、立体动感平台等现代科技,可以为重现古镇水文化记忆提供便利的、可视感强的、立体生动的真实体验,将古镇与水的历史渊源、水运交通、水利人物、水利建筑遗迹、商埠码头与水乡风情等真实的历史生活,还原为动态的、立体的景象,活化古镇鲜活的水文化记忆。同时,建立网上博物馆,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推广宣传。古镇的水文化记忆,不仅仅用实物保留下来,还可以结合现代技术手段更广泛地拓展记忆,拓宽受众人群。通过网上一幅幅立体画卷,将古镇立体可感的水文化记忆生动、丰满地呈现于公众,让在世界各地的游子都可以找到那个承载乡愁、记忆的地方,寻到民族的根与魂。

(三)水民俗文化旅游的原真性开发

除打造恢复古镇水环境景观,整理复原古镇水文化记忆外,还要将发掘传承古镇水文化融入现代人生活中。通过挖掘古镇具有自身特色的民俗文化活动,开发水民俗文化资源和文化旅游项目,开展丰富的亲水爱水敬水文化活动,原汁原味呈现古镇曾经的文化盛景。从古镇蕴含水文化意义、反映古镇文化历史的活化石的老地名的保护和传承,到代表古镇传统水民俗的服饰、礼仪、节庆仪式、婚丧嫁娶等活动策划,最本真地保留古镇自有的水文化记忆。如面向大众不同群体开展古镇水文化体验活动,如体验古代水车和农耕文化,组织节日亲水活动,开展共游共绘诗韵古镇等活动,使水文化风俗得以传承发扬。

重庆古镇水文化记忆追寻,要本真还原古镇的水文化发展历史和特色,用历史传承和水资源保护的视角,综合开展社会学、历史学、民俗学和建筑学等多学科的研究,以更宽广的研究视域、最大程度挖掘了古镇的水文化价值,从根本上解决古镇文化打造千篇一律,甚至是有商业无文化的现象,为古镇水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参考。

注 释:

[1] 龚胜生、林月辉、戈大专:《三峡地区城市与河流关系的时空演化研究》,《地理学报》,2013年第12期。

[2] 李良品、吴冬梅:《乌江流域民族地区古镇的特征、现状与保护措施》,《城市发展研究》,2009年第1期。

[3] 曲明晓:《重庆市历史文化村镇保护性利用价值研究》,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年。

[4] 姜辽、苏勤:《古镇文化身份脆弱性的社会建构及其意义——多元话语分析模式的尝试》,《地理科学》,2014年第7期。

[5] 仲富兰:《古镇文化记忆保护路径探析》,《河南社会科学》,2013年第8期。

[6] 康澄:《文化符号学中的“象征”》,《国外文学》,2018年第1期。

[7] 廖开顺:《侗族水文化与文化记忆》,《宜春学院学报》,2014年第4期。

[8] 穆昭阳:《民众记忆、文化身份与故事讲述传统——以重庆走马民间故事为例》,《地方文化研究》,2015年第5期。

[9] 李正军、王清智:《文化记忆理论视角下历史街区文脉传承探索》,《设计》,2015年第17期。

[10] 潘雄华:《江南水乡古镇场所精神的解析与再现》,江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

[11] 李爱云、吴海涛:《古城改造中城市记忆保留方法初探》,《广西社会科学》,2010年第8期。

责任编辑:黄祥深

文字校对:向华武

猜你喜欢
发掘
校园红色文化资源的发掘和宣传探讨
小学美术个性化教学的策略研究
考古发掘之后的文物保护探讨
美育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作文立意的探究
浅谈农村幼儿教育中本土资源的利用
发掘教材中美的因素 陶冶学生高尚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