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红 王瑞蓥 刘一凡
摘要:在2016年共享单车呈井喷式爆发后,大量资本快速涌入共享经济行业,烧钱模式结束之后,尚未找到盈利模式的共享单车也随之没落。本文将从ofo的发展历程及其最终结果浅谈其失败的原因,进而为共享经济能良好地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ofo;发展历程;失败原因
一、引言
如何解决出行的“最后一公里”,将家门口与公交站、火车站、地铁站紧密联系起来,并做到节能减排,低碳环保,一直是人们所期待解决的热点问题,共享单车在这种背景下被提出,有效地解决了城市内短途出行的问题。
二、市场冷静后的共享单车现状
(一)共享单车的发展历程
共享单车的发展大体上分为三个历程:第一阶段是以政府主导,分城市统一管理的公共自行车,但由于盈利状况不理想,系统运作困难;第二阶段由企业主导,以承包模式进行的有桩共享单车,然而复杂的程序与低效率的操作使用,使有桩共享单车不能适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第三阶段的共享单车时代开启,2016年,无桩共享单车呈井喷式爆发,一时间城市的每个角落都能看到大批的共享单车堆放,市场几乎达到饱和,共享单车的“彩虹战”由此打响。
(二)中小型单车的倒闭
2017年6月,悟空单车率先宣布倒闭,几个月后,被评为“最好骑的单车”小蓝单车也在苦苦支撑无效后宣布倒闭。2017下半年,整个共享单车行业只有哈罗单车在和永安行合并后拿到了融资。位于行业第二梯队的3Vbike,町町单车,优拜单车,小鸣单车等都相继倒闭,ofo与摩拜两大巨头一时间都难以打败对方,形成了鼎立局面。
三、共享单车存在问题
(一)企业内部管理混乱
ofo作为行业巨头,早在发展阶段拿到了数轮融资。和戴威一起创业的合伙人,那些同学,朋友没有类似的工作经验,对于如何精打细算的花掉这笔钱并没有概念,资本的大量涌入与抢占市场份额的紧迫性让他们没有多余的时间思考和调研,他们沉浸在资本的不断流入与市场持续扩大的梦幻中,所有部门都在疯狂烧钱。公司最不缺的就是钱,这几乎成了所有人的共识。花2000万给卫星冠名,花1000万请鹿晗代言,在一家媒体上进行一年3000万元的广告投放,烧钱程度可见一斑。
从内部来说,公司没有严格的资金审批流程,这些漏洞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成了中饱私囊的手段,贪污在公司已经成为公开的秘密。即使是在被媒体点名报道后,ofo仍旧是雷声大,雨点小,为反贪工作而成立的风控部,最后也只是草草收场,并没有取得任何实际性进展。
创始人戴威自身的不成熟性与复杂多变的市场更让本就混乱的管理雪上加霜。在公司的决策上,更是常常朝令夕改,前几天刚发布要做的项目,后几天又要换成别的。公司项目的负责人也常常被调来调去,混乱不堪,巨大的管理漏洞为滴滴日后的惨淡结尾埋下了伏笔。
(二)盈利模式不能带来可观的现金流
在共享单车行业向上发展时期,各种单车品牌为了抢占市场份额不断向外寻求融资,再花钱铺设市场,想着先占据市场份额,“活下来”后盈利模式自然就清晰了,然而这场旷日持久的烧钱大战却并不是黎明前的黑夜,绝大多数企业因资金短缺而倒闭,此时社会上已经留下了大量单车,供远大于求,以ofo为例,它的盈利模式较为单一,主要是用户骑行的收入,即使后期增加了车身广告和端内广告,同巨大的投放维护费用相比,仍旧难以实现净利润增长,没有盈利的共享单车,只能是资本泡沫,它的商业模式在走出校园后本身就难以立足,只能是规模越大成本越多,最后造成侵占供货商货款和用户押金的问题。
从用户角度来说,出行并不一定就会用到共享单车,共享单车并不是用户出行的刚需物品,因此无法贴合投资方和企业所预想的每日盈利。共享单车无法依靠用户的自由骑行达到自发流转的目的,极度分散的出行模式使有些单车废弃在一旁,而另一个地方想骑车的人却找不到合适出行的车辆,因而背后的运营维护团队不得不投放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辅助共享单车的正常运转,而用户骑行的收入却并不能负担这一系列的运营维护成本和人力成本。
(三)一票否决权
马化腾曾点评ofo失败原因,即一票否决权。戴威、滴滴、阿里、经纬中国和金沙江创投都有对提案的一票否决权。每当利益不和,意见相左的时候,都不能有一致的结论。在ofo最后的日子中,三次融资机会都因一票否决权而被错过。
第一次,软银融资被滴滴一票否决:第二次,戴威用一票否决权否定了与摩拜的合并:第三次,阿里动用了一票否决权否定了滴滴的收购,都有否决权就相当于无法统一管理,到最后互相扯皮,错失良机。对一个企业来说,掌舵人必须要协调好各方关系,都有一票否决权不代表民主,适当的独裁是整合企业凝聚力的关键。
四、结语
共享单车是共享经济的先行者,它既是局面的开拓者也是问题的暴露者,要想更好地让共享经济蓬勃发展,要将眼光放長远,透过现象看本质,充分考虑到人民群众的本质需要,打好自身技术的攻坚战,同时向政府寻求帮助,与政府建立良好的互助关系,搭建起承载共享经济成长的桥梁,充分调动起社会闲置资源,寻找可持久的盈利模式,使企业有充足的资金,保证自身的发展,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通讯作者:刘一凡)
参考文献:
[1]姚婷,乔玉洋,潘融,季愉清.ofo共享单车运营模式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8(23):64- 66.
[2]梁婉珊,张珊珊,翁倍林,廖咏梅.共享单车运营模式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8(17):94-95.
[3]王倩.共享单车下半场:失血不断,造血困难[J].商学院,2018(07):70-75.
作者简介:
郑红,王瑞蓥,刘一凡,河北农业大学文管学院,河北沧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