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自建“遮阳篷”诠释有意义的学习

2019-09-10 07:22许剑莉
东方娃娃·保育与教育 2019年6期
关键词:沫沫塑料布鞋盒

许剑莉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根据上述精神,我尝试将幼儿带入有意义的学习中,让幼儿在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中获取经验,看到自我、欣赏自我、认可自我。现以大班幼儿自建“遮阳篷”为例,来谈一谈我的具体做法。

在操场上玩“娃娃家”游戏时,因为没有遮挡,阳光的照射和飞舞的毛絮让幼儿感觉很不舒服。有的小朋友说 :“娃娃家要是有屋顶遮住太阳和毛絮就好了。”“对,我们给娃娃家盖个顶吧!”其他小朋友纷纷响应。给娃娃家盖个遮阳篷,成了幼儿共同的兴趣。

【片段一】自己讨论准备材料、画出设计方案

“用什么材料?怎么做?”这个问题引发了幼儿积极的讨论。小朋友们觉得可以用硬纸板做篷顶,也可以用班级的小方形地垫拼合成一个大篷顶,还可以用树叶做篷顶。“可是这些材料哪里来呢?”我再次抛出了问题。小朋友们商量后决定自己带、自己找。接下来的几天里,幼儿陆陆续续带来了制作遮阳篷的材料:硬纸板、万通板、透明塑料布、发泡塑料布、棉布……还有用来做支撑物的材料,如奶粉罐、PVC管以及长短不同的纸卷筒、大小不一的纸盒等。

小朋友们商议决定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制作一个遮阳篷。第四组的五个小朋友最终选定用一块白色的发泡塑料布做篷顶,用两块110厘米左右高的纸板做支撑物并画出了设计方案。

【片段二】自己尝试拼接篷顶

依据小组的设计方案,晨晨找来了一块白色发泡塑料布,当他和沫沫一起拉开后不由得都叫了起来:“这么长呀!”最终五个人研究后决定从中间剪开,然后拼合在一起,变成一块方形的篷布。

拼接两块塑料布时他们犯难了,沫沫习惯性地拿来了胶棒进行黏合,可这不是纸,粘不住呀。他们又聚在一起讨论,觅觅拿来了窄透明胶,他们发现窄透明胶太细了,还是粘不住。觅觅想了想对沫沫说:“要是用粗一点的,可能就能粘住了吧!”沫沫点点头。觅觅又去换了宽透明胶来尝试,这次粘住了。篷顶初具雏形,他们可开心了!

【片段三】自己设计、装饰篷顶

篷顶做好了,看着小朋友脸上开心的笑容,我也参与了其中:“哇,篷顶做好了,你们对这个篷顶满意吗?下一步有什么新的计划?”五个小朋友拉住篷顶的边缘高高举起,觅觅一边欣赏一边笑嘻嘻地说:“满意!”沫沫也赞同,可是晨晨看了看却说 :“我觉得这个篷顶白白的,要是装饰一下就好看了!”文文盯着篷布的中间看了许久忽然说:“我发现中间会塌下去呀!”他这么一说,大家的目光都聚焦在篷布中间。晨晨说:“是布太软了。”萱萱说:“那我们在中间加一块纸板吧。”讨论后,他们有了下一步制作计划:将小纸板贴在篷布中间做支撑,防止塌陷;篷布中间用大花,四个角用蝴蝶,四边用波浪线进行装饰。

装饰图样定稿后小朋友开始装饰篷布了,晨晨自告奋勇地承担了花的制作任务。他先数了数图样上花瓣的数量,然后拿了一张色纸看了看,剪出一片花瓣,接着他又拿了一张纸,直接剪出花瓣,就这样他越剪越快,一会儿七片花瓣都剪出来了,然后他将花瓣拼合在一起。小朋友都围拢过来欣赏时,萱萱摇摇头说:“这朵花一点都不好看,花瓣大小都不一样,有的大有的小,有的肥有的瘦。”

晨晨噘着嘴说:“可是,不能剪出一样大的花瓣呀!”当小朋友们陷入了僵局时,我插话说:“上次好像有小朋友看到老师是怎么剪出一模一样的树叶的吧!”我边说边眼睛看着沫沫,沫沫似有察觉,想了想,忽然举起了手说:“我知道了。”说完,她先在一张纸上画了一片大大的花瓣,然后数了五张纸重叠放在第一张的下面,六张纸一起剪,剪完后一下就得到了六片一模一样大的花瓣了。旁边围观的小朋友惊呆了,都夸她的办法好。

【片段四】支撑篷顶

大家商量用两块纸板做支撑物,但在支撑篷顶的过程中,发现纸板立不住,不适合做支柱。于是他们重新调整计划,决定将纸盒垒高做成支柱,用四根支柱支撑篷顶。计划制订后小朋友开始找盒子,尝试了大大小小的各种盒子,最后决定用鞋盒垒高做支柱。

1.探索支柱的稳定性,使其成为一根支柱

小朋友通过测量发现一根支柱需要14个鞋盒垒加,可是这样的高度很容易倒掉,这可怎么办呢?大家开始新一轮的讨论:“我知道,是下面太轻了,如果重一点就能压住。”“对,爸爸说过,头重脚轻就会倒!”“我觉得下面还要再大一点,这样会更稳。”……孩子们迁移生活经验找到了解决的办法。

找到原因、想到办法就开始行动,小朋友们找来了石块、有重量的玩具、装满水的瓶子……把它们放在最下面的鞋盒里,终于成功解决了支柱稳定性的问题。

2.改变鞋盒的不同面,解决鞋盒数量的不足

在垒高鞋盒的过程中,小朋友们知道搭建一根支柱需要14个鞋盒,可他们并未关注到所收集的鞋盒是否够垒四根支柱。当他们开始垒第二根支柱时,我走到文文身边问他:“你们一共要做几根支柱?”文文回答:“四根呀!”“哦,你们的鞋盒够吗?”听了我的话,他们开始有点紧张了。“1、2、3……哎呀,不够做四根,怎么办呀?”“老师,快来帮我们想想办法吧!”听到小朋友们的求助,我指着盒子说:“你们的鞋盒是平着一个一个垒上去的,导致鞋盒不够,你们有没有想过试试其他垒的方法呢?”萱萱手中拿着一个鞋盒,听了我的话后她似乎明白了什么,翻动着鞋盒,将鞋盒的侧面着地,让鞋盒竖了起来,她惊喜地发现竖立的盒子比旁边平放的盒子要高一点。文文看她这么一做,也将鞋盒竖了起来,他竖立的是盒子的短侧面。很快,他欣喜地叫了起来:“比了比,好像我的更高呀!”就这样,他们把鞋盒都竖了起来,和之前平放的比较了一下,发现垒同样的高度竖放比平放更省盒子,省下来的盒子可以完成四根支柱的制作。

垒完后他们还不忘用双面胶和透明胶将鞋盒完全黏合固定,最终四根支柱顺利完工。

经过了找材料、做顶篷、竖支柱,小朋友们终于如愿以偿,在遮阳篷下快乐地玩起了户外“娃娃家”。

看着小朋友们喜悦的笑容,我深信这笑容中不仅有他们所期望看到的成果,更蕴含着在这成果背后的诸多收获。他们在有意义的学习中随心、随性,大胆地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彰显自我,做学习的主人。

1.真实的学习情境——体现自我价值。

真实的学习情境能有效地让幼儿自主感悟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价值,激发幼儿学习的動机和热情,初步体验探究的快乐,进而自信、自爱、自尊,体现自我价值。

在遮阳篷的建造过程中,幼儿通过设计图样、动手实践、尝试失败、发现问题、反思改进,最终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对于幼儿来说这是一种有意义的学习。真实情境下的学习推动力来源于幼儿内心,在制作过程中幼儿全身心地投入,在解决问题中不畏困难,群策群力,表现出了一种自信、自强的学习态度。

2.多领域的渗透——提高自我运用。

幼儿的学习和发展具有整体性,活动中五大领域的核心经验相互渗透、有机整合。比如,幼儿要完成一个遮阳篷,仅凭一己之力很难做到,所以他们首先想到小组合作,大家齐心协力为达成目标而共同努力。

在建遮阳篷过程中,幼儿之间有无数次的交往,有群策群力地解决问题,有主动接纳别人的建议……幼儿的计划性、坚持性等学习品质得到发展,幼儿的社会性能力得以提升。在装饰篷布时,幼儿迁移了美术装饰画的经验,注意色彩搭配、大小布局合理;同时运用了测量、比较、表征以及数概念等数学知识。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幼儿能够积极参与探究、体验探究的过程以及主动提问,敢于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这种整合式的学习,让幼儿感受到学有所用、学能所用。

3.多元化的学习方式——满足自我需求。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每个幼儿在沿着相似进程发展的过程中,各自的发展速度和到达某一水平的时间不完全相同,因此多元化的学习方式可以调动幼儿内在的学习潜能,满足其自身发展的需求。

活动中小朋友们迁移自身经验自我学习、运用同伴经验向同伴学习、大胆尝试从失败中学习……体现了幼儿自主自愿的自主性活动,多元化的学习方式使他们“想学、乐学、主动学”。

猜你喜欢
沫沫塑料布鞋盒
鞋盒修复师:鞋盒也有“外科医生”
活动名称:遗留的图案
健身“隔间”
逃学的小猪
珠穆朗玛峰翻越进行时
梯形鞋盒
断盐也是一种刑罚
地球可能并不孤单
巧用旧鞋盒
去郊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