苑立文 李伟昊
摘要:心理健康教育在基础教育阶段越来越受到重视。全国各地的中学都开设了心理课,配备了专业的心理教师。诚然,国家在对于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中,旨在建立科目健全、内容完善、层次分明的教育体系,将心理教育也纳入到基础学科教育的范畴中。学校也更加关注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并且研究设定了专门的心理教育课程,甚至创建了阳光心理资源室。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也侧面反映了现阶段的高中生心理压力剧增、各类心理健康问题也凸显,急需构建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优化心理健康教育方式,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形成健全的心理和人格。
关键词: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方向
一、前言
2017年,教育部颁发《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纲要》指出:“基础教育阶段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尤其是在教育转型的时期,基础教育学校要做好理论和实践的准备,夯实基础、强化训练、完善设备、转变观念、设计课程,构建符合现代高中学生发展规律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这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经之路,也是提升基础教育质量,完善基础教育学科系统的重要措施。”由此可见,在高中心理健康教育中,学校要高度重视课程建设的教育方法的探索。要对症下药,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心理发展层次,制定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强化学生的认知,疏导学生的心理问题,形成健康阳光的心理状态。
二、高中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高中学生面临巨大的学习压力,每天要完成繁重的学习任务,还要应对高考的重压。在三年的学习中,心理状态难免会受到影响。在心理健康辅导中,心理教师经常会发现,很多学生都有一些普遍的心理问题。
一是焦虑情绪严重。这是高中生中最常见的心理问题。其实,焦虑心理每个人都有,只是有的人焦虑程度比较轻,时间比较短,要学会善于转化压力,排解焦虑。有的学生焦虑程度深,持续时间长,不善于排解焦虑情绪。高中学生要应对繁重的课业,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难题,当学习中遇到的难题没有解决,或者考试不顺利时,学生的焦虑情绪会剧增。很多学生对考试感到焦虑,害怕自己考不好。每次考试前后,有很多学生咨询心理老师,反映最多的问题就是焦虑,一旦焦虑情绪发生,心情暴躁,对生活失去了兴趣。学生的状态也会疲软。
二是自卑心理。自卑心理也是高中生常见的心理问题。有的学生自卑心理强烈,主要是对自己的学习成绩感到自卑。高中快节奏的学习环境中,竞争压力巨大,一些学习成绩落后的学生,就会产生习得性无助,对学习感到厌倦。一旦考试成绩不好,尤其是和同学相差甚远的时候,学生就容易产生自卑心理。除此之外,高中生常见的心理问题还有抑郁、自闭等等。在心理健康教育中,要多加疏导,针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引导。
三、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策略
1、定期开展心理辅导活动
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根据学生的心理问题,开展相关的教育活动,引导学生释放心理压力,转换心理状态,掌握健康的心理调节方式。在高中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师可以定期开展心理辅导活动,引导学生参与到心理辅导活动中。学生在特定的心理辅导活动中,能够忘记学习的压力,同时也可以在有趣味性的心理教育活动中形成健康的心理观念,这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理念具有很大的帮助。例如,在心理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猜猜我是誰”“学会赞美”“认识自己”等心理辅导活动。学生在多样化的心理活动中,能够增进与同学之间的信任,同时也能够更加全面认识自己,发现自己和别人的优点。这对于应对自卑心理具有非常大的帮助。
2、将课堂教育与心理咨询有机融合
高中心理健康教育一般是以课堂教学的形式展开。然而,在长期的心理教育中,教师发现,仅仅依靠课堂教学,并不能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也无法达成心理教育的目标。因此,学校可以构建课堂教育与心理咨询有机融合的教育模式。一方面,在课堂教育中,教师要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引导学生参与到心理健康学习中,主要是了解基本的心理知识,掌握调节心理的方法。而心理咨询则能够更加深入了解学生的具体心理问题,然后根据学生的心理问题,开展相应的调节活动。因此,学校也要创建心理咨询室,为学生提供一个心理咨询的平台,让心理教师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疏导。这样就能将课堂与课外有机融合,既能够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学习心理健康理论,又能够以心理咨询的方式了解学生的心理问题,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四、小结
综上所述、心理健康教育并不能闭门造车,还需要立足于教学实际,根据高中学生的具体情况,掌握学生的心理状态,了解学生的心理问题。从而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的教育方法,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参与到心理健康学习活动中。一方面是要引导学生了解基本的心理健康知识,掌握缓解心理压力的技巧和方法;另一方面也是要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增强学生的心理抗压能力,塑造完善的人格,正确面对各类心理问题,及时疏导,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参考文献:
[1]中美学校心理咨询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比较[J]. 李焰,马喜亭.思想教育研究. 2010(07).
[2]新媒体对“90后”高中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挑战[J]. 汪頔.思想教育研究. 2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