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隆瑾
【摘要】:公共空间表演艺术在当前城市空间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它同时承担着美化城市空间与娱乐城市居民的作用。公共空间表演艺术强调与人的互动性,通过吸引观众的参与使得其心理空间与城市物理空间相碰撞,从而产生共鸣感。而且,观众同时也作为评判者参与公共空间表演艺术。但公共空间表演艺术的主题也应避免过于宽泛,从而使其更具表现力。当前公共空间表演艺术在拥抱城市的同时,也面临着许多挑战。
【关键词】:公共空间 表演艺术 城市空间 公共性 在地性
城市公共艺术发展经过近十几年的发展,形式逐渐多样化,对其他的艺术形式展现了强大的包容性,融入了表演艺术等多种形式。公共空间表演艺术在实践过程中受到了诸多学者的关注,《环境戏剧》、《艺术、空间、城市——公共艺术与都市远景》等著作均体现了国外公共空间表演艺术相关研究的发展。国内相关研究任由很大的空白,相应的国内表演艺术在城市公共艺术中的实践也并不多见。
一、当代公共空间表演艺术概念解析
当代公共空间表演艺术可以分别从广义和狭义两方面进行阐述。广义而言,当代公共空间表演艺术涵盖了话剧、误导、音乐剧、杂技等多样的在高科技表演的艺术活动。狭义而言,是指特定艺术家或艺术团体为特定公众所在的公共空间创作的艺术活动,其内容包括系列社会问题,表演形式多为音乐、舞蹈、动作等。
當代公共空间表演艺术是表演艺术的特殊形式,其特殊属性源于“公共”的多层含义。公共包含了公众及其所能够接触的公共空间,相对于注重情节内容、语言动作编排与整体场面调度的的传统艺术表演,公共空间表演艺术更为关注公众对表演的参与度,表演艺术与环境空间的契合度。
二、当代公共空间表演艺术起源探究
城市公共艺术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初的美国。当时美国处于经济萧条时期,在罗斯福新政的支持下,艺术家通过在公共空间创作巨幅画作维持自己的职业生活,同时这也使得美国的文化艺术得到了一定的发展。而后,为城市公共空间和市民创作的公共艺术活动全面开展。1965年初,美国国籍艺术基金会实施“公共艺术计划”,促进了社区休闲文化与公共空间文化的发展。
随着城市公共艺术的发展,其开放包容的特性逐渐显露。景观建筑、影像艺术等多种艺术形式填补着当时仅包括城市壁画与雕塑的城市公共艺术的表达需求。艺术家们同时也在户外戏剧公共艺术化方面做出了尝试。
(一)当代公共空间表演艺术与环境戏剧
当代公共空间表演艺术一定得程度上受到了理查德·谢克纳的环境戏剧的影响。环境戏剧对公众事件、女权、战争等主题的表达为当代公共空间表演艺术提供了更新的发展思路,当代公共空间表演艺术借鉴环境戏剧的表现手法,突破了剧作家与艺术节的思维局限,以大众真实生活情境为背景,创造出了与公众关系更为密切、更能打动公众的表演内容。当代公共空间表演艺术并不明确的划分观众区与表演区,环境场地将动作空间、审美空间、知觉空间、交往空间集于一体,成为了戏剧的一部分,对剧情产生了解释功能。
(二)当代公共空间表演艺术与新型公共艺术
20世纪60年代,随着媒介类型的多样化发展,许多公共艺术家尝试用不同的媒介表达自己的思想,公共艺术的发展遇到了转折点。新型公共艺术中包括壮志、表演、观念艺术和多媒体艺术等。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主要有苏珊·蕾西和麦肯·迈克斯。苏珊·蕾西的作品《三周一月》中参演人员包括一些现实生活中受到强奸等伤害的女性,通过呼喊这样极具情绪表现力的方法博得公众的关注,公共空间表演艺术成为了一种观众的体验渠道,使得其与公众产生了更为直接的碰撞。在此之前,公共艺术对于环境的装饰与美化,并没有过多的体现其公共性。而在新型公共艺术介入时,公众能更多的参与艺术表演,甚至成为公众艺术创作的主角。
(三)当代公共空间表演艺术与现代城市艺术节
现代城市艺术节兴起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城市的范围日渐扩大,城市居民的数量也日益增长,公众便更加注重城市的环境的规划。城市艺术节是对原有城市公共空间的挑战形式,使公众对于城市环境的不满情绪有了新的表达渠道。城市艺术节同时也成了为了城市“公共服务”的一种,使得更广泛的公众能够更好的认知与体验城市的公共空间。同时,熟视无睹的场景经过艺术加工能够成功的引起公众关注,给公众带来了足够的新鲜感。
三、当代公共空间表演艺术基本属性
(一)公共性
当代公共空间表演艺术的起源与发展历程体现了其强大的包容性,不仅在形式上更为多样,同时能在不同时代面向不同公众表达较有针对性的作品内容。其创作过程与演出过程都显示出与公众紧密的联系,能够让公众真切地感受当代公共空间表演艺术所带来的文化艺术体验。当代公共空间表演艺术服务于公众与公共空间,与公众与公共空间联系紧密是其存在的必要特征,不能曲高和寡,过于追求前卫。相应的,公共空间表演艺术也必须接受公众的意见反馈,无论是喝彩还是批评。
(二)在地性
过于关注作品的“公共性”,对活动作品进行大规模复制便很难避免雷同等尴尬境地。因此艺术家需要更多的关注主题的界限,活动面对的特定公众特征、所在地域的特征,进而确定作品的形式与内容。而这体现了当代公共空间表演艺术的在地性。对某一社会区位精神文化有深刻反映的作品才具备一定的创新性,才能吸引足够的关注。而当前许多主办方与艺术家相对于地域性,更关注表演艺术活动的规模,产生了大量可复制却缺乏创新性的城市艺术节。使得当代公共空间表演艺术的发展受到了阻碍。
结语
当代公共空间表演艺术的发展极大的促进了城市空间的建设,使其更贴合公众的需求。但城市艺术节的发展趋势为当代公共空间表演艺术的发展形成了一定障碍。当代公共空间表演艺术借助于城市空间创造艺术作品增添城市的美、娱乐城市大众,同时通过沉浸式体验让部分观众产生共鸣。而这与城市艺术节的最终目的并不矛盾。因此在避免大众文化过度商业化的情境下,我们应当通过不同的形式使城市空间得到更好的发展,使当代公共空间表演艺术成为能够更好的服务于大众的公共资源。
【参考文献】:
【1】张际家.当代公共空间表演艺术的起源与发展研究[J/OL].四川戏剧,2019(04):51-56[2019-05-17].
【2】黄越,刘子溪.论公共艺术视角下的城市休闲空间设施设计[J].传播力研究,2019(08):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