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翻译学视角下《黄帝内经》英译的翻译生态环境

2019-09-10 16:25刘建军
新生代·上半月 2019年6期
关键词:生态翻译学黄帝内经

【摘要】:翻译生态环境是生态翻译学的核心概念之一,对翻译活动起着重要的规约作用。《黄帝内经》系统论述了中医理论基础知识,蕴含丰富的文化信息,具有鲜明的语言特征。本文以生态翻译学为视角,探讨《黄帝内经》英译的翻译生态环境。

【关键词】:生态翻译学 《黄帝内经》 翻译生态环境

一、引言

生态翻译学以生态翻译的喻指和实指为取向,以发掘和揭示翻译活动中的生态理性和生态意义为要务,从生态视角对翻译进行综观的整体性研究。生态翻译学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解读方式,填补了译学“生态维度”的系统研究空缺。

翻译生态环境是生态翻译学的核心概念之一,是指翻译主体之间及其与外界环境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状态,是影响翻译主体生存与发展的一切外界条件的总和。而外界环境主要包括自然经济环境、语言文化环境、社会政治环境等。翻译生态环境由各要素交织而成,对翻译活动起着重要的规约作用。

《黄帝内经》集中反映了我国古代的医学成就,创立了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奠定了中医学的发展基础。《黄帝内经》语言精炼, 文化色彩浓厚,行文中大量使用明喻、暗喻、对偶、互文、顶真等多种修辞格,给《黄帝内经》的英译带来了极大的难度。《黄帝内经》各英译本因译者的不同解读而风格迥异,内容差异极大。由此,了解、把握《黄帝内经》英译的翻译生态环境,对准确翻译《黄帝内经》,促进中医药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则不无裨益。

二、《黄帝内经》英译的翻译生态环境

(一)、文化依赖性

《黄帝内经》约成书于战国至秦汉时期,是集众多医学家的医学理论和临床经验编撰而成,是对先秦至西汉医学成就的整理和总结。书中全面运用精气、阴阳、五行学说等哲学思想,深刻探讨当时哲学领域中的气的概念、天人关系、形神关系等重大命题,阐明中医学对生命的认识以及养生的原则与方法;研究人体的结构、生理、 病理、病因、病机、疾病的诊断、治疗与康复等问题,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建立奠定基础。《黄帝内经》中有大量的哲学、宗教等 术语 ,其“理念”更哲学化,整体性色彩浓,内涵宽泛,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充分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背景与特点。

语言是信息与文化的载体,翻译肩负着语际信息与文化传递的双重使命。《黄帝内经》的医学价值和文化内涵必须在英译中给予同等程度的重视。翻译时不仅要对语言进行转换,传达医学信息,还应该处理好蕴含其中的哲学、宗教、价值观 、文学、社会学等信息 ,尽量使中医药传统文化的精髓在对外传播和交流中传达出来。

(二)、语言独特性

《黄帝内经》以文言文写成 ,其“言简意赅 、理奥 趣 深 ”,辞格古老丰富,需从多角度多层次进行研究, 方能正确理解。由于受到古代哲学和历史因素的影响,《黄帝内经》语言极具模糊性 、抽象性 、文学性 与多义性,充分体现了中医语言的独特性。

具体而言,《黄帝内经》中一些最常见的抽象的概念, 缺乏实体对应物, 如气 、 阴阳、五行、三 焦、命门等,迄今也没 有令人完全满意的统一译法。模糊性上, 同一个词在不同表述里往往意思不同, 以“火 ”为例, 在火盛刑金 ( excessive fire impairing lung) 指的是肝火;在火性炎上 ( fire tends to flare)中指致病的邪火;在火不生土 ( kidney yang failing to warm the spleen) 指肾阳, 等等。此外,《黄帝内经》行文中大量使用明喻、暗喻、对偶、互文、顶真等多种修辞格以呈现句式变化美、平衡美和参差美的修辞功能。

《黄帝内经》语言的独特性,给文本英译带来较大难度和挑战,并在一 定程度上影响着中医英语的表达。因此,翻译时应使用符合西方人思维和表达习惯的语言, 不应过分强调与原文形式保持一致。译文修辞格的翻译, 应先理解修辞现象的条理和修辞观念的系统,  从修辞的角度辨析原文, 领会原文要 旨, 灵活调整句间逻辑关系,寻找最贴近原文的功能对等语。这种对等语不只反映出原文内容,还要再现原文的修辞效果。

(三)、思想重要性

《黄帝内经》是中医药的文化瑰宝 ,其体现的医学思想对中医学在后世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历代著名的醫家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建树无一不承接了内经的学术思想。《黄帝内经》还广泛吸收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和科学家对天文学、历法学、气象学、生物学、地理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成果,为我们展示了多学科研究医学的典范。随着中医学走向世界,《黄帝内经》的学术价值必将逐步被世界所认识。

在《黄帝内经》及中医药走向世界 的过程中,翻译担当着重要角色。随着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和渗透 ,中西两种医学体系间的不断接触 、理解与互补 ,《黄帝内经》及中医药在英语世界将日益普及,《黄帝内经》的英译事业也会越来越重要。

三、结语

翻译生态环境是生态翻译学的核心概念之一,对翻译活动起着重要的规约作用。《黄帝内经》的英译必将受到文化依赖性、语言独特性、思想重要性等翻译生态环境的影响。《黄帝内经》英译应做到既力图诠释出中医理论的精髓,又体现中医语言和中国文化的特点,达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只有这样,中医药才能真正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1】 胡庚申. 对生态翻译学几个问题“商榷”的回应与建议[J]. 中国翻译, 2014(6):86.

【2】 刘燕波, 黄 莺. 文化语境下的中医翻译研究[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9(6):12.

【3】游越. 文化视角下中医翻译的语言障碍及对策[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5):109.

【4】 赵阳, 施蕴中. 《内经》修辞格及英译研究[J]. 山西中医学 院学报. 2009; 10( 2) : 72.

作者简介:刘建军,男,1983年9月生,湖南衡阳人,湖北中医药大学外国语学院教师,讲师职称。硕士研究生学历,研究方向为英语教学法及英语翻译。

基金项目:本文为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黄帝内经>病证名英译研究》(编号:16Q142)的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生态翻译学黄帝内经
论《太一生水》的“生命生成论图式”特征
生态翻译学视域下的内蒙古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景点翻译
生态翻译学视阈下汉语网络流行语英译的三维转换
生态翻译学研究简述
生态翻译学角度下的中日影视作品片名翻译分析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译品长存现象分析
养心的境界
《黄帝内经》“酒伤”理论析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