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智能理论引领下的初中化学教学研究

2019-09-10 15:25贺祖清
新生代·上半月 2019年6期
关键词:教学指导多元智能理论初中化学

贺祖清

【摘要】:多元智能理论由美国加德纳提出,与传统教育理论不同,它旨重在培养学生智能的全部。在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教师要认识到只考虑学生的智力能力的是狭隘的,并不能反映出学生的真实能力。每个学生都是聪明的,并有其个体独特性,只是在智能类型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天生我才必有用”,教师要摒弃以往的学生观,不能以成绩的好坏作为衡量优秀学生的唯一标准。注意发现和充分挖掘学生的各项智能潜力,找出学生的智能类型,因材施教,让每位学生都能发挥展示出自己的智能优势,成为社会建设各方面的人才。针对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本文进行了深入探讨。

【关键词】:多元智能理论;初中化学;教学指导

多元智能理论由 “多元智能理论”之父——霍华德·加德纳提出,随后发展应用于美国教育改革中,在新课程改革中,它既是对传统智能的挑战也启迪了更多的教育工作者。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人都拥有八种主要的智能【1】。受到遗传、社会环境等内外方面因素的影响,在化学学科学习时学生也表现出各种智能的差异。这种智能差异是正常的,需要教师在初中化学学科教学中,关注善待这种差异,根据不同的差异,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通过多样化教学模式,充分挖掘学生的各方面潜在智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化学学习能力。

一、  多元智能理论的内容

过去的智力观念认为,语言能力和数理逻辑能力是人类智力水平的高低的关键因素,两种方式的整合就是综能力的体现,还把智商测验的高低作为评判一个人聪明与否的唯一标准。在此基础上,20世纪80年代诞生了多元智能理论,它由哈佛大学认知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他还提出了“智能本位评价”的理念,将人类智力扩展到空间智能、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交往智能、内省智能等方面,每个智能之间都是相互独立的个体,各自存在着不同的发展规律,同时又可以以适当的方式有机结合起来,进而体现出个体差异,既不同的智能特点【2】。

多元智能理论把人类智能主要分为以下七方面:1.语言智能,主要指人类顺利有效地运用口头语言表达事件见闻、思想内容和文字写作的能力,它是人体最基本的智能之一;2.数理逻辑智能,指喜欢寻找事物的规律和逻辑关系,学习做事时常常利用数字和自身推理能力来思考事件,通过数理逻辑判断寻求事物的答案。3.内省智能。能够认识和把握自身的长处与短处,善于控制自身欲望与主观情绪的能力,并在一定情况下达到内省的目的。善于规划自己的人生,喜欢独立工作,能够自我选择生活;4.肢体运动智能,指善于感知运用和控制肢体的运动,通过不同部位的肢体语言表达情感和思想的能力,比如舞蹈家、运动家等;5.音乐智能,指人可以快速清晰地感知各种旋律、节奏与音调,并通过演唱、演奏等方式表达情感、音乐的技能,比如音乐家、歌唱家等;6.空间智能,指对立体空间、各种线条、结构造型、图像影像等方面感知和描绘的能力,比如画家、建筑家;7.人际智能,指人类有效地处理与他人的交往、组织协调、处理问题、分析他人行为和情感的能力。比如公关、外交工作。

二、  多元智能理论在初中化学教学的作用

化学学科是初中教学工作中重要的学科之一,在学生的学习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新课标改革中要求,学生要全面发展,以学定教,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法法,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丰富课堂内容,秉承多元智能化教学思想,充分开发学生差异化智能,在教学过程中遵循多元智能理论,提高学生的化学学习能力,真正实现化学学科的教学目的【3】。

(一) 教学模式多样化。传统的单一教学方式过于被动,教学理念陈旧,主要是教师单一的讲解、学生统一接收知识,没有发挥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接收到的知识比较片面和单一,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受到限制。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教师要开展多元智能课程模式与教学计划,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培养学生主动动手操作的能力,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让学生参与其中,主动搜集与化学相关的知识与素材,提高分析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原理比较枯燥,实验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是重要的辅助教学工具,教师应充分把握学生的这一特点,在课堂上多做实验教学,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还能理论联系实际,把枯燥的知识和生活联系起来,拓宽知识面,教师演示、学生实操,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在趣味中主动产生兴趣,由抽象到具体,建立起化学知识体系,培养复合型人才。另外,在课堂之外,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变换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关注化学知识,全面调动学生的多种智能,“让每个学生都来有所学,学有所得,得有所长”。

(二)  结合生活实际进行教学:化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它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例如,铜器在空气中置久会生锈。是因为在潮湿的空气中,铜会被氧化成黑色的氧化铜,氧化铜继续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作用,产成绿色的碱式碳酸铜。铁的氧化原理类似,就可以让同学们找出铜器或铁器氧化的实例。再比如,讲到醋酸、碳酸氢钠、氯化钠、时,可以举生活中调味品的例子:食用白醋(醋酸),用于 调酸味;食用小苏打(碳酸氢钠),由于中和发面是时产生的酸度;食盐(氯化钠),用来调咸味的。利用PH试纸检测溶液的酸碱性,和日常生活中的水的性质也密不可分。教师在化学教学中多举和生活贴近的例子,让学生明白化学知识和日常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开发学生的多种智能,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让学生了解了原来化学生活也可以如此丰富多彩【4】。

(三) 多媒体教学手段: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的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和学习,多媒体教学打破了传统的教学理念,早已潜移默化地成为重要的教学辅助工具,它多效、方便、快捷,综合运用图片、文字、视频、声音等元素进行教学活动,使课堂更加生动活泼、丰富高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效果。化学教学学科通过多元智能理论的指导,教师利用多媒体备课,配合图片、声音和视频,甚至能模拟化学实验,生动的将化学知识展示给学生,例如在讲解粒子微观组成时,概念比较抽象,教师可以将原子、分子、离子以动画的形式展示出来,更加直观的方便学生的理解知识,达到教学的目的。对于危险性较大的实验,也可以通过多媒体视频操作完成实验,既避免了人为操作不当产生的身体伤害,例如像CO对人体有害的气体,也很好的弥补了传统教学中陈旧枯燥的特点,让学生对实验过程保持持久记忆。在多媒体教学轻松高涨的学习氛围中,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进而开发学生的多元智能。

此外,建立多元化的教学体系势在必行,持续性的、长久的多元化评价是对学生最全面真实的评价【5】。不光在评价内容多元化,还包括评价主体、评价形式。它打破了传统的“唯分数论”,通过多元化的教育评价,第一,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状态及个体特性有了全方面的了解,更加有的放矢,根据智能差异扬长避短,提升学生的化学学习水平,激发学习兴趣和能力。第二,老师也可以通过教育评价体系多维度了解学生,因材施教,进而帮助学生突破自我,提高成绩,解决问题和创新的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课标改革后的初中化学在多元智能理论的指导下,教师应当深刻了解到学生的智能差异与特点,不断变化教学方法,因地制宜,探究和建立适合每个学生学习方式的教学模式,同时理论联系实际,结合多元智能理论到化学教学中,全面发展学生的智能,在新课标改革理念下,转换思维转换角色,以学生为本,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在化学学习中积极创新,从而达到通过多元智能理论启示化学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曲永君. 多元智能理论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应用的研究[J]. 新课程(中学), 2017(4).

【2】蒋建芳. 关于多元智能理论下高中化学教学的探索[J]. 新课程(中学), 2017(9).

【3】周凯. 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多元智能策略研究[J]. 高考, 2017(33):196-196.

【4】刘璐. 多元智能理论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以人教版高中化学1必修《SO2的化學性质》为例[J]. 高考, 2017(21).

【5】杨远贞. 借鉴多元智能理论培养学生化学实验素养[J]. 广西教育, 2017(42):42-42.

猜你喜欢
教学指导多元智能理论初中化学
中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及教学指导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多元智能理论在新课改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高职项目教学分组学习探讨
绿色化学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探究
初中化学方程式的记忆技巧
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多元智能理论应用于英语教学改革的探讨
初中化学基础教学初探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