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盟的印度洋—太平洋展望》评析

2019-09-10 07:22葛红亮王娜娜
东南亚纵横 2019年6期
关键词:印太战略东盟印度洋

葛红亮 王娜娜

摘要:《东盟印度洋—太平洋展望》的出台基于国际环境变化与东盟自身的发展,受内外多种力量的驱动,其提出旨在加强与巩固东盟的“中心性”地位,以加强和优化东盟主导下的多边合作机制来促进区域合作及以此应对大国战略竞争与国际格局变化带来的挑战。未来,《东盟印度洋—太平洋展望》的落实面临着多重机遇和挑战,并将给自身与地区带来一定影响。对中国来说,《东盟印度洋—太平洋展望》在总体上来看是积极的,也势必将构成未来中国与东盟加强对话与合作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印度洋—太平洋展望;印太战略;东盟

[中图分类号] D8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2479(2019)06-022-08

Abstract: Based on the changes of the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 and the development of ASEAN itself, and driven  by  various  forces at home and abroad, ASEAN Outlook on the Indo-Pacific aims  to  strengthen  and consolidate ASEAN’s“central” position, strengthen and optimize the multilateral cooperation mechanism under ASEAN's leadership to promote regional cooperation and cope with the challenges brought by the strategic competition of great powers and the changes of international pattern. In the future, the implementation of ASEAN Outlook on the Indo-Pacific will face multiple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and will bring certain impact to itself and the region. For China, the prospect of ASEAN Outlook on the Indo-Pacific is positive on the whole, and it will certainly be an important part of strengthening dialogue and cooperation between China and ASEAN in the future.

Key Words: Outlook on the Indo-Pacific; Indo-Pacific Strategy; ASEAN

一、引言

東盟自1967年成立以来,取得了诸多建设性成果,逐渐成为东南亚地区政治的一股主导性力量。在当今充满合作与竞争的世界中,中美之间的竞争尤为明显并日趋激烈,美国霸权的相对衰落和新兴发展中国家的快速崛起,特别是中国的综合国力的提高和国际影响力的增强正在推动地区权力分配从单极向两极或多极转变①。东南亚是中美力求施加更多影响力的竞争地区之一,同时,日本和印度等诸多域外国家也试图提升其在东南亚的影响力。中美贸易摩擦的加剧使东南亚国家面临更大的“选边站”压力。在大国竞争日益增强的背景下,为了在印太地区发挥主导作用、强化东盟的国际地位与应对能力,东盟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2019年6月23日,第34届东盟峰会在泰国曼谷闭幕,会议通过了《东盟印度洋—太平洋展望》(ASEAN Outlook on the Indo-Pacific,下文简称“《展望》”)。

“印太”概念的发展是一个抽象地缘概念转化为具体外交政策的过程①。发展至今,“印太”概念逐渐丰富并获得越来越多国家的关注。 印度总理曼莫汉·辛格于2010年第一次正式使用“印太”概念;澳大利亚于2013年正式吸收“印太”概念到官方文件中;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于2016年正式提出“自由开放的印太战略”② 。2017年,“印太”概念的使用迅速发展,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台以后重启美日印澳“四国对话”,提出了“自由开放的印太”愿景。2018年, 美日围绕“自由开放的印太”开展了一系列行动。东南亚地区是连接亚洲和大洋洲、 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十字路口”,是“印太”地区的心脏地带。东盟作为东南亚地区最重要的组织,对于东南亚的政策走向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展望》的通过标志着东盟接受了“印太”概念③,但不是对美日等国 “印太战略”的一概接受,而是在长时间的观察与思考后,提出了带有东盟特色的“印太观”。

地区主要大国及东盟国家对《展望》表示欢迎。印度外交部发言人拉维什·库马尔(Raveesh Kumar)表示欢迎东盟表达对“印太”的看法并期待能够与东盟就该问题交换意见④。美国对《展望》表示欢迎,并表示东盟是“印太战略”的核心⑤。日本也对《展望》表示欢迎,表示期待在《展望》与日本“印太战略”之间寻求协同合作。中国外交部部长王毅表示《展望》中的很多原则与理念与中方的想法一致⑥。印度尼西亚是《展望》的推动者,该国总统佐科表明《展望》代表了东盟在坚持和平原则、促进文化交流和加强合作方面的中心地位和力量⑦。国际学界也对《展望》做出了分析,泰国学者钟嘉滨(Kavi Chongkittavorn)表示,《展望》能让东盟避免陷入中美两强的战略竞争中⑧。中国驻克罗地亚前大使吴正龙认为,《展望》的实施可以增进印太地区合作与发展并部分抵消美国“印太战略”的消极影响⑨。中国学者刘琳表示,东盟“印太战略”中的不少理念与中国倡导的原则相似,但是,其落实面临着不少困难⑩。那么,东盟为何会在此时提出《展望》?其内容与主要目标又是哪些?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其发展前景如何?本文将对《展望》的背景与驱动力量、内容与目标、影响及意义及发展前景做出分析。

二、 东盟提出“印太”展望的背景与驱动力量

第34届东盟峰会于2019年6月22~23日在泰国曼谷举行,此届峰会围绕“推进伙伴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主题展开,并取得了一系列建设性成果。《展望》是峰会上通过的一项重要的成果,是东盟基于复杂的背景和多方驱动力量的共同作用下提出的。

推动东盟提出《展望》的背景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国际政治格局正在经历巨变,世界经济重心逐步多元化,国际力量多极化进程不断向前推进,第三世界国家在国际体系中的地位和影响力不断提高,国际与地区环境的“不确定性”日益突出。与此同时,印太地区近年来是地区经济增长中心,发展充满活力,为地区物质经济水平的提升创造了条件,但也可能出现社会发展与政治军事发展之间失衡的情况。东盟处于印度洋与太平洋交汇的地区,应该在促进区域发展与合作上发挥同等于地缘上的核心作用,以抓住发展机遇,应对业已存在或正在出现的挑战。

其次,东盟处于印太区域的中心位置,通过推动东盟共同体的建设强化了东盟凝聚力,依托《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拓宽了东盟的覆盖范围,建立东盟主导机制搭建了更多的合作平台,开展多边合作提升了其伙伴关系①。东盟的发展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肯定,其在区域内为解决国家争端和冲突做出诸多贡献,提升了在印太地区的国际话语权和地位,使之有能力为地区的合作与发展发挥更大作用,良好的发展趋势为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调。但是,东盟仍然面临着不少挑战,诸如组织内国家之间欠缺相互信任、东盟共同体仍需进一步建设等问题,因此,还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

再次,大国角逐的加剧冲击了东盟的“中心性”地位。全球治理体系及治理规则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范围内的思想、观念和制度模式也呈现出日益多元的特点,以中美竞争为代表的大国角逐日趋激烈,各国都试图更大程度地依照自身发展观念来塑造未来的国际秩序。由于实力和地位的制约,中小国家通常是国际体系和秩序的承受者而不是塑造者②。大国为了塑造国际秩序而争取战略地的活动会压缩小国的发展空间。当前,中美之间的战略竞争正在加剧③,正处于争夺在东南亚影响力的进程中④,中美影响力的增大削减了东盟在地区发挥应有的核心作用的可能性,对东盟的“中心性”地位产生冲击。美国制衡中国的策略增加了东盟“选边站”的压力⑤,加大了东盟国家继续保持“大国平衡”外交政策的难度。但是,东盟对于美国“印太”战略与“中国方案”都存有质疑⑥,不愿“选边站”。

《展望》提出的驱动力量主要有下述四个:其一,美国的“旁敲侧击”。美国对“印太”概念的发展与演变具有决定性作用。2017年,《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正式提出“印太”概念,认为“印太”地区正处于剧烈的地缘政治变动中⑦。此后,美国外交用语中“印太”一词的使用率得到了迅速提高,并采取了一些实质性举措。近年来,美国官员虽加强了对东盟国家的外交攻势以推销“印太”战略,但美国官方也多次批评东盟倡导的系列机制缺乏效力⑧。因此,美国对东盟实行的是“大棒加胡萝卜”政策,即一面表示支持东盟机制以拉拢东盟国家,一面又对东盟实行反面施压。

其二,在东盟国家内部尚未就印太战略统一立场之际,印度尼西亚率先提出了自己的“印太”主张,以维护东盟中心地位,加强印度尼西亚在东盟的领导地位⑨。印度尼西亚于2014年提出“全球海洋支点”构想,认为“印太”概念与其有一定的战略契合。2018年1月,印度尼西亚在东盟外交部部长会议上提出“印太”合作建议,于4月举行的第32届东盟峰会上提出了一系列主张,还起草并推介了“印太愿景”(Indo-Pacific Vision)以推动东盟参与“印太”合作。因此,印度尼西亚对《展望》的公布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

其三,美国、日本、印度、澳大利亚“四国集团”对“印太”的发展有拉动作用。美日印澳 “印太战略”隐含着针对中国海上活动和“一带一路”倡议的意味⑩,这种对抗性质加剧了东南亚地区的紧张态势,加大了东盟“选边站”的压力。同时,美日印澳四国试图拉拢东盟以扩大“联盟”范围①,但是,四边合作机制作为 “印太战略” 的核心使东盟的 “中心性”受到挑战②。此外,美日等国以“航行和飞越自由”为借口增加在“印太”海域的活动,加强其军事存在,使地区的海上安全形势愈加复杂③。所以,美日印澳“四国集团”是拉动东盟通过《展望》的一个驱动力量。

其四,中国的快速发展对东盟推出《展望》也有一定影响。中国与东南亚在地理上十分靠近,近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也加深了与东盟国家在经济、社会等方面的联系,同时,相互之间的竞争也在增加。在南中国海领土主权纠纷问题上,中国试图采取“分而治之”的策略,这是东盟面对的一个重要外部挑战④。中国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提出“一带一路”倡议,这让东盟国家搭乘发展“快车”的同时,也产生了对中国快速发展的军事实力威胁的担忧。中国的快速发展加剧了中美之间的竞争,东盟作为一个整体短期内不会偏向一方,但是,某些成员国有一定的倾向性和依赖性,这对东盟的整体性和团结性造成了破坏和分裂。

三、东盟“印太”展望的内容及其主要目标

《展望》是东盟的外交和政治主张行为⑤,其提出表明了东盟国家大体上对“印太”的态度,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强调东盟的“中心地位”,具有持续性、包容性、建设性及合作性等特征,与美日等国提出的“印太战略”差异较大。其主要内容有以下几点:其一,亚太地区和印度洋区域几十年来是世界上的经济增长中心,也是最具活力的区域之一。东盟处于这些区域的中心,需要继续发挥集体领导作用来保持其在东南亚及其周边地区中的核心和战略作用,东盟的中心地位则是促进“印太”区域合作的基本原则。其二,“印太”地区应是一个密切联系的一体化区域,一个充满合作與发展的地区。东盟的“印太”观基于加强东盟的中心性、开放性、透明度、包容性、尊重主权、相互尊重及尊重国际法等原则,东盟期望基于这些原则提供一个更好的合作平台以促进地区国家在经贸、互联互通、可持续发展及南南合作等更多领域进行合作,为维护地区和平、自由与繁荣做出贡献⑥。其三,突出海事领域的合作。海洋问题是该地区面临的地缘政治挑战的中心问题,海洋争端、海洋污染和可持续发展等问题将会威胁地区的稳定与发展。因此,应加强在和平解决争端、可持续管理、海洋污染治理和海洋科学等方面的合作。其四,关注东盟自身的建设与发展,包括加强东盟共同体建设,推进东盟一体化进程,强化东盟主导的机制,如东亚峰会、“东盟+1”机制、东盟地区论坛和东盟国防部长扩大会议等。

《展望》的主要目标有以下四点:其一,保证东盟的 “中心性” 地位, 应对 “选边站” 困境。东盟 “中心说”的实质是一种平衡外交,即在大国无法构建区域合作架构的情况下充当合作平台,进而平衡大国诉求⑦。中美贸易摩擦以来,双方之间的战略竞争日趋激烈,美日等国“印太战略”的推进威胁到了东盟的“中心地位”⑧,中国“一带一路”的推进加深了东盟对中国的依赖程度。因此,中美竞争增加了东盟继续实施其“大国平衡”战略的压力,促使其进行“选边站”。东盟提出《展望》是对中美战略竞争的一种应对,试图强化其在东南亚、东亚、亚太以及更广泛的印太地区的“中心性地位”,进而继续作为中美双方的战略平衡点。

其二,促进区域合作并加入东盟因素。“印太”地区作为一个整体被提及的概率日益上升,但在美日等国推出的印太战略中,东盟的地位并没有符合其在地缘上的“中心性”。东盟致力于通过《展望》来促进印太地区各国之间的合作,进一步增大“东盟方式”理念与规则在东南亚的影响,以此促进东南亚国家的社会认同、推进东盟共同体的建设,同时也期望在“印太”地区发挥更大作用,并将“东盟方式”加入到“印太”地区的对话与合作中,促成东盟在印太地区合作中主导地位的形成。

其三,强化东盟主导的机制,应对地区挑战。东盟自成立以来面临着不少既存的和新出现的挑战,国际格局的改变给东盟带来更多层次的挑战与威胁,诸如跨国恐怖主义、网络信息安全和海洋问题等。东盟试图通过《展望》来强化现有东盟主导的机制并赋予其新的动力,同时也进一步寻求与“印太”地区的环印度洋联盟(IORA)等其他非东盟机制建立联系与合作,以此增加东盟在解决南海争端等国际问题上获得更多的话语权,发挥更大的作用。

其四,减少区域外国家在地区的影响力,推动“印太”地区的和平与繁荣。中美两国对“印太”地区的影响力不断增强。美国继“重返亚太”之后推出“印太战略”,进一步密切了美国与东南亚国家的联系。中国“一带一路”的推进也获得诸多东南亚国家的欢迎和认可,在增强经济联系的同时也提升了中国在东南亚地区的形象。但是,中美贸易摩擦加剧了地区供应链的波动和市场的不确定性①,破坏了地区的经济发展。此外,美国与中国以一种排挤东盟的方式在南海问题上对峙②,制约了东盟在区域问题上发挥应有的作用。所以,东盟期待在中美关系中发挥更加重要的战略作用,增强组织在地区的影响力,促使“印太”成为稳定、繁荣的地区。

四、 东盟“印太”展望的影响与意义

亚太地区和印度洋区域是几十年来世界上最具活力的区域之一,也是世界经济增长的中心③。近年来,“印太”的“整体性”日益加强,也获得了更为广泛的认同, 美日等国主导的“印太战略” 突出竞争、 对抗、排他性、拉帮结伙④。东盟《展望》于“印太”主要有两点意义: 一是丰富了概念内涵,“印太” 观为“印太”概念注入了新的因素,强调合作性、包容性、建设性以及持续性等特征,致力于推进区域经济和安全,有利于保持印太地区的活力,促进地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美日等国的“印太战略”重点关注政治和安全领域,具有浓厚的政治和军事色彩⑤;东盟《展望》则更加重视社会与经济方面,注重地区的合作与发展,有利于消解 “印太”概念中的对抗性与竞争性,赋予其更多合作与发展的性质。二是《展望》作为东盟的一项发展战略,表露出明显的外交政策意义,更加明确了“印太”从地缘概念向具体外交政策的转变。

《展望》的提出与实施将对地区发展产生一定影响,由于各方立场与需求不同,其给各方带来的影响与意义也不尽相同。从东盟自身来看,《展望》带来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点:其一,《展望》的提出本身就是对“选边站”的一种回应,展现了东盟日益独立的外交立场,强调其“中心性”地位,增强其主导地位和话语权。其二,《展望》提出了多方面的合作,经济合作就是其中一环,包括加强数字经济、贸易便利化和物流基础设施等领域的合作,这有助于为东盟开辟更多的经贸合作平台,对东盟的经济发展有促进作用。其三,《展望》涉及社会文化领域,包括沿海社区的生计、海洋污染的处理等问题的跨国合作等,还提出通过学术界和企业之间的合作实现人与人之间的互联互通等,有助于加强东盟内部的相互信任和了解,推动东盟居民社会认同的形成,加速东盟共同体建设进程。其四,《展望》表示应该运用和平、非军事化的手段来解决争端,更提倡使东盟主导的机制成为对话与合作的平台,这能够强化东盟机制在地区的作用,也有助于维持“印太”区域的稳定与和平,促进地区国家通过对话磋商来解决南海争端等问题。其五,《展望》表现出为印太地区谋发展的意愿,是作为促进地区对话与合作的平台,而不是谋求一己私利的渠道,更容易得到地区国家的认可,有助于东盟国际形象和影响力的提升。

于“四国集团”而言,东盟提出的《展望》与他们的“印太战略” 存在诸多不同, 这主要体现在下述几点:

其一,美日等国的“印太战略”很大程度上具有争夺地区主导权和控制权的性质,带有较为强烈的排他性;《展望》的目的则更多的是维护地区稳定、促进地区的和平与发展,更具有包容性。东盟又处于“印太”中心,自身发展与“印太”区域的发展息息相关,更容易获得地区内寻求地区发展的国家的支持与信任,相对地会降低四国在地区的被信任感。其二,美国的“印太战略”强调同盟、伙伴关系和“四国集团”机制①以加强在“印太”地区的军事存在②,更多地关注政治、经济和安全领域③,具有浓厚的政治和军事色彩;《展望》则更多地聚焦社会经济事务,提出在廣泛领域开展合作,譬如海事合作、连通性和可持续发展等领域。因此,双方会为了落实各自的战略而竞争发展空间,进而会在一定程度上压缩美日等国的“印太战略”发展空间。其三,东盟《展望》具有鲜明的持续性、包容性、建设性以及合作性等特征,倡导运用和平的、反对军事威胁的手段解决争端;美日等国的“印太战略”制衡中国及拉拢东盟的意图很明显④,表现出强烈的排他性和对抗性,美日等国对双边关系的重视对东盟一体化建设有负面作用,这有可能让“四国集团”在东南亚的盟友对其产生离心倾向,降低与地区盟友的亲密度⑤。其四,《展望》提出要强化东盟主导的多边机制的作用,增强组织在地区的影响力,其落实将对美国所实行的单边主义和双边外交形成冲击。

从中国的立场来看,主要有以下四点影响:第一,为中国创造了更多的发展机会。《展望》的提出为周边国家提供了更多的合作平台,其发展理念与中国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相符,也为中国“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提供了更多的机会。第二,缓冲美日印澳“印太战略”的压力。美日印澳加强战略合作使中国周边环境更加复杂,试图巩固针对中国的军事制衡力量⑥。《展望》表现出不结盟和多边合作的意愿,增加了中国在印太地区施加影响的机会,这有助于缓冲美日印澳“印太战略”对“一带一路”的冲击,减少中国和平发展的阻力。第三,《展望》的提出是受到美日等国“印太战略”的影响,虽然两者存在诸多差别,但都是基于“印太”概念之上,实施空间重合,有可能会成为美日等国家加强与东盟战略对接的渠道。第四,美日印澳“印太战略”导致南海问题不断升温,造成潜在的安全困境⑦。《展望》强调应开展海上合作,和平解决争端,这与中国对南海问题的看法一致⑧,有助于双方在海事领域开展更多的合作,降低美日等国在南海问题上的消极影响,但同时也表现出东盟期望在海洋领域发挥更多的作用。东盟一些成员国与中国在南海存在主权及海洋权益争端,东盟影响力的增大将会增加中国在处理南海问题上的压力。

五、 东盟“印太”展望的实施前景

东盟《展望》提出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际,大国争相角逐以塑造未来的国际秩序,国际格局的改变使世界各国尤其是新兴发展中国家迎来了发展的机遇,但同时也面临着多层次的挑战。东盟在此际提出《展望》同样也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共存的局面,使东盟落实《展望》具有一定复杂性和难度。

东盟落实《展望》面临的机遇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中心性”地理位置与地区多边框架。东南亚位于印度洋与太平洋、亚洲大陆与澳洲大陆的十字路口,占据着重要的海上通道,有助于发挥东盟连接太平洋与印度洋的桥梁作用。东盟在地区创造了反对霸权的区域框架、机制和秩序,在多边区域框架之中,东盟可以利用其优势地位来协调世界范围内的利益①。第二,“印太”地区充满活力,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中心,这为东盟发展物质经济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中国的快速发展也为周边国家的发展带来了机会,“一带一路”的推进让东盟国家可以借机搭载中国的“便车”,大力发展物质经济,从而获得更多的物力、财力来支撑《展望》的实施。第三,大国竞争带来较大的发展空间。大国进行战略竞争时会产生一种“中间地带”,双方互不允许对方直接介入却又尽力争取。因而,竞争双方会为小国提供战略红利,也让小国有更多的发展与大国关系的余地②。中美竞争在当前大国竞争中最为突出,东盟即是中美之间的这种“中间地带”,这让东盟可以借助双方的资源来实现自身的发展,同时提升与中美之间的伙伴关系,这为东盟落实《展望》创造了更多的可作为空间。第四,一大批新兴国家的快速发展对旧的国际秩序产生了冲击,国际格局正向着两极或多极化的方向发展,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理念逐渐为世界所接受,中国的发展理念得到了包括老牌大国在内的诸多国家的认同。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倡导共商、共建、共享,具有开放性与包容性的特点③。《展望》所表现出来的发展理念与之相符,有了中国打下的基础,更容易获得其他国家的认可,为《展望》的落实奠定了良好的基调。

东盟落实《展望》面临的挑战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东盟内部的挑战。首先,东盟国家发展不平衡,还存在着领土争端和宗教信仰等问题,这导致了相互之间缺乏信任。同时,价值观与规范不同导致东盟国家之间存在不小的政治差异,这是东盟推进政治一体化的最主要障碍④。其次, “东盟方式”遵循协商一致原则⑤,这无疑会导致东盟决策的效率低下,加大决策难度。新加坡总理李显龙也曾表示:“东盟由10个成员国组成,难免意见分歧,加上来自各方战略力量的压力,可能把各国拉往不同方向。”⑥而东盟国家在政治文化上的差异巨大,各国利益诉求有差别,因此,要达成一致意见相当困难。再次,就海事领域而言,东盟成员国中的南海声索国在中美之间“两面下注”,这给美日等国提供了在此问题上搅局的“抓手”⑦。

另一方面是来自东盟外部的挑战,表现为以下几点:第一,美日等国“印太战略”的阻碍。以美国为首倡导的“印太战略”与东盟《展望》差异巨大,《展望》表明东盟应在“印太”地区保持“中心性地位”,而美日印澳“四国集团”作为 “印太战略” 的支柱会把东盟在区域事务中边缘化⑧,两者存在对立,《展望》的落实将会受到其制约。第二,美国战略牵引带来的阻碍。美国一直对东南亚国家进行拉拢,鼓励发展与同盟和伙伴国的防务网络建设,以保持前沿军事存在⑨。美国与泰国就是带有强烈军事意味的同盟关系, 这种依靠军事保证安全与《展望》 倡导的非军事、和平的方式解决争端不符,泰国为了重启泰美防务联盟还对美国“印太战略”表示强烈支持⑩,这种同盟关系的维持甚至加深会导致东盟内部的分裂,加大达成一致意见的难度,影响《展望》的落实。第三,与中国之间的信任赤字增大落实难度。中美贸易摩擦加深了中国与东盟的经济依赖程度?輥?輯?訛,而“一带一路”受到部分东盟国家的高度重视,这引起了东盟对过分依赖中国的担忧,而在南海问题上,东盟国家始终对中国存在疑虑。中国作为地区大国,影响着地区的经济发展与和平,要落实《展望》中海事、互联互通等领域的合作势必要与中国进行协商合作,而东盟对中国的信任赤字是双方达成共识的阻碍。第四,大国竞争的制约作用。中美竞争自贸易摩擦以来日益紧张,中美都需要争取更多的支持者来支撑塑造未来国际秩序需要的影响力,东盟即是其中需要争取的一股重要力量,这让东盟面对着更多“选边站”的压力。东盟要在这种情况下保持其“中心性”地位以坚持“大国平衡”政策无疑会受到制约,中美竞争带来的“选边站”挑战则是落实《展望》的一道壁垒。

总之,《展望》的实施面临着不少的机遇,但同时挑战的存在也是多方面的。东盟多年来的发展已经受到国际社会的肯定,给落实《展望》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发展基调。因此,《展望》的落实前景是可期的也是值得期待的,但可能会需要较长的时间来应对各种挑戰。

六、 结论

《展望》是东盟基于自身一直以来的良好发展趋势,在大国竞争加剧的国际环境下提出的,其内容包括诸多对未来政策的指导性意见和方向,主要目标是加强东盟的“中心性”地位,强化东盟主导的机制,在促进区域合作的同时注入更多的东盟因素以回应美日印澳等国的“印太战略”,应对东盟在中美竞争加剧的国际大环境下“选边站”的困境。其落实对东盟的进一步发展能够起到促进作用,有助于东盟国家的经济发展,提高东盟的国际话语权和区域“中心性”地位,同时也将为“印太”区域的合作提供更多的渠道和平台,保证东盟国家的独立自主外交。《展望》的提出将对东盟自身、美日印澳四国和中国等带来不尽相同的影响,因此,其落实能够得到一些区域国家的认同和支持,也会受到一些国家的阻挠。总的来看,《展望》具有切实可行性,但其落实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境况,东盟各成员国需要凝聚共同的战略视野, 形成统一的战略文化, 把握机会、应对挑战。

近年来,中国的发展迅速,美国作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一直视中国为战略对手,双方的竞争态势日益激烈。美国从多方入手来遏制中国的发展,包括通过支持东南亚某些国家在南海争夺主权及对台军售等。《展望》 表现出东盟国家期望与其他国家在更多领域进行合作,这为中国与东盟的合作创造了更多机会,尤其是海事领域的合作。中国与东盟的一些成员国在南海存在主权争端,海事领域的合作有助于促进相互了解,缓解各方的压力,找到更多的合作点。同时也应该清楚,东盟在南海发挥更大作用的同时会增加中国的压力。不过, 《展望》 的提出表明了东盟不愿“选边站”,因而,其落实对于中国来说有益于应对美日等国“印太”战略的压力。

总体上, 《展望》所展现出来的理念与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合作倡议所倡导的互利、合作与共赢的价值观是一致的,将有利于地区的稳定、发展与繁荣。鉴于此,中国应积极地、辩证地看待《展望》,并在与东盟国家的对话中强化合作、增进理解,进而促使《展望》的落实为中国—东盟合作提供新的动力。

注:本文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地缘安全基础研究” 》(15XGJ007)及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青年学者创新团队人文社科重大项目资助。

(责任编辑: 张  磊)

猜你喜欢
印太战略东盟印度洋
去印度洋
参不参与“印太战略”?韩国一天三改口
中国和东盟经贸关系前景展望
中国—东盟物流便利化研究综述
中国与东盟纺织品出口竞争力比较分析
中国—东盟背景下广西地区大学英语教师教育与发展的问题和对策
安倍要拿“印太战略”遏制中国?
从策略性介入到战略性部署
海啸·孤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