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建玲
摘 要:高三阶段有效的语文复习,是在对以往知识的复盘中实现知识的梳理,挖掘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将方法与技巧贯穿到语文知识的复习中,提高复习的效率和质量。高三语文教师要在全面把握学生学习现状的基础上,综合高中语文的学科特点,通过立足教材复习,夯实学生复习基础;构建知识体系,指导学生复习技巧;强调因材施教,尊重学生复习差异等措施,全面提高高中语文复习的有效性。
关键词:高三语文;复习策略;复习技巧
从教学经验出发,高三阶段的知识学习有着非常明确的指向性,即以高考为标的的知识学习,明确的目标让学生的学习更有逻辑和层次。结合实际的教学经验可知,有相当部分的语文知识,有着重点分布较散的特点,每个知识点都有可能成为考点,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生复习的难度。同时,由于教师单一、死板的教学策略,学生养成不好的学习习惯,语文知识的繁复庞杂,都严重影响着高三阶段语文复习有效性的提升。针对这一情况,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谈谈如何提高高三阶段复习的有效性:
一、立足教材复习,夯实学生复习基础
综合教师的教学经验及近年来的高考来看,考试的知识点几乎全部来源于教材内容,主要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复习时,要在立足教材的基础上进行,从全局的视角审视学生语文知识的掌握情况。结合历年考点及学生在常规学习及模拟中暴露出的问题,制定针对性的复习计划,在保证学生学习优势的同时,补齐学生的短板。从知识和思维的维度实现对学生知识体系和思维体系的查漏补缺;从词汇、语法、阅读、写作的夯实学生的复习基础。
例如,修辞方法是语文学习中经常使用的工具,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这部分知识的学习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通过对具体语句的学习对修辞手法进行归纳、总结,如将高中阶段主要的修辞手法分为八种,即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问、设问、反复、对偶等。其他如小说的六要素,人物的描写方法,文本的记叙方法等。针对上述知识点的复习,需要教师结合实例进行讲解,而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则需要大量的积累,对相关知识点进行整理、归纳、分类,夯实学生的复习基础。
二、构建知识体系,指导学生复习技巧
高三阶段的语文复习,需要有坚实的知识体系作基础,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表达交流能力、梳理探究能力、名著导读能力。这些能力的掌握,是对新课改教学理念的有力呼应,也是高考对学生的深层次要求。教师在指导学生复习的过程中,要能够将语文的人文性与实用性结合起来,综合学生的学习现状,根据复习内容类型的不同,指导学生掌握复习技巧,以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为契机,带动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提高。
例如,掌握良好的复习技巧可以让复习的效率得到質的提升,教师指导学生在分布相对杂乱的知识点中找到共性,并用绘制表格的方法使复习变得规范化、集中化、条理化。如文学知识部分分为外国文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以及当代文学等,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按照上述分类对教材中的文本进行分类,同时也可以根据作者、作者简介及其代表作等做更为细致的分类。表格的出现,让原本关联不大的文本之间产生了更为紧密的联系,使学生的记忆变得更加牢固。
三、强调因材施教,尊重学生复习差异
学生各自的生活阅历、家庭背景、生活环境及先天素质,造就了学生不同的成长轨迹,反映在高三阶段的语文学习中,显现出明显的差异。学生经过之前的学习,已经养成相对固定的学习习惯,且大部分学生完成了知识的原始积累。结合实际的教学经验可知,学生在语文基础、学习方法以及领悟能力方面存在巨大差异,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复习的过程中,倘若忽视学生的差异采用统一的复习策略,就难以取得理想的复习效果,造成时间和精力的浪费。因此,有效的高三语文复习需要教师尊重学生的复习差异,制定符合学生现状和特点的学习计划。
例如,将知识、试题、方法三个方面的复习进行深度优化,把已考、常考、重考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并确定相应的复习方法。如字音、字形、词语、病句、文学常识等不适宜多讲详说,应该简化教学步骤,让学生掌握各个知识点之间存在的联系,以便于记忆。将集中复习与分散训练结合起来,化整为零或化零为整,帮助学生选取适宜自己的复习方法,提高复习的效率和质量。
综上所述,高三语文有效复习的开展,需要教师全面把握高三语文复习的现状和特点,在准确把握高考风向的基础上,立足教材指导学生进行复习,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以高考为导向,以深层次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向导,平衡教材与考点之间的关系,指导学生掌握复习的技巧。尊重学生在复习过程中的差异,给予学生足够的耐心和选择,兼顾学生在复习中的普遍性和差异性,制定符合学生期待的复习计划,全面提升高三阶段复习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张琦.以“本”为本科学备考——高考语文复习与教材之间的联系[J].中学语文,2015(2):55.
[2]詹仲贤,詹嘉维.追本溯源话高考回归教材激活水——从高考和教材的关系谈高考语文的有效复习[J].高中生之友(高考版),2014(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