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陈出新,固中求新

2019-09-10 07:22施茂枝
教育研究与评论 2019年6期

摘要:看单幅图写童话的《过河摘桃子》一课,是“童话引路”教改实验的经典案例之一。从这节老课中,可能发现诸多的新理念:让学生“乐于表达”,给予“自由表达”的空间,降低形式方面的要求。同时,也能获得有关继承与创新关系的启迪:新世纪的语文课改应该在继承中求创新,是推陈出新、固中求新,而不是新旧决裂,在废墟上重建。

关键词:童话引路《过河摘桃子》自由表达

滕昭蓉老师从1983年开始,着手进行“童话引路”小学中低年级语文教改实验,产生较大影响。1990年,这一实验成为湖南省重点推广的教改实验项目之一,随后被介绍到我国的台湾地区和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引起国内外的关注。看单幅图写童话的《过河摘桃子》一课,是这一教改实验的经典案例之一,细加研读,可以获得许多借鉴和启迪。

一、旧案例中的新理念

(一)倾力让学生“乐于表达”

语文课程标准制定了写作教学的各阶段目标:第一学段“对写话有兴趣”,第二学段“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在教学建议中也提出“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课程标准为何如此重视学生的“兴趣”和“乐于”?这是因为,写作既是智力活动,同时又是有非智力心理因素参与的活动。伴随着这一智力活动的具体过程,学生的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自始至终发挥着作用。非智力心理因素影响着整个教学过程,它是学生乐学的心理基础,也是学生学好写作的心理支柱。强调“兴趣”和“乐于”,就是主张充分挖掘和利用非智力心理因素在写作教学中的作用。如果我们采取的教学方式能满足学生的内心需要,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使学生产生心灵上的共鸣和愉快的情感,使教育、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达到真正的融合,便是非智力心理因素得到充分调动的最高境界,“兴趣”和“樂于”便成为现实。

那么,儿童眼中的世界是怎样的呢?皮亚杰在研究中发现,儿童具有“泛灵”心理。这种心理缺乏自我意识与对象意识,不能区分主体与客体,把主观情感与客观认识融合为一,把主观的东西客观化,把世界人格化。比如,儿童常把竹竿夹在腿中间当马骑,哄着布娃娃睡觉,这就是“泛灵”心理在起作用。皮亚杰认为,在前运算时期(2—7岁)的儿童不能把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相区别,在成年人看来无生命的惰性事物,在儿童眼里大部分是活的、有意识的。4—6岁的儿童,把对人类有用的任何事物都看作有生命的,太阳是有生命的,因为它带来光;山没有生命,因为它不会做任何事。6—8岁的儿童,认为只有活动的东西有生命,如桌子、花都没有生命,因为它们不能活动,而自行车、云是有生命的。8岁左右的儿童,把有生命的东西限于能自己活动的东西,如太阳和风。此后,才把有生命的东西限于动物和植物。前运算时期的儿童处于主观世界与物质宇宙尚未分化的混沌状态,缺乏必要的知识,对事物之间的物理因果关系和逻辑因果关系一无所知,所以思维常是“泛灵”的。但从8岁左右的儿童才把有生命的东西限于能自己活动的东西这一情况来看,在前运算时期之后的相当长时期,儿童的这种“泛灵”心理并未完全消失,他们眼中的世界依然是“现实”和“非现实”共存的世界,他们可以自由地游走于两者之间。“在儿童自己的世界里,他一会儿是凶残的大灰狼,一会儿又成了乖巧的小白兔;他既是威风八面的警察,又是胆小狡猾的小偷,还是和蔼可亲的售票员;刚才他还在聚精会神地听妈妈讲故事,这会儿又当上了司令,正带领着他的‘士兵’冲锋陷阵呢。”“儿童完整地承袭了人类最初的诗性禀赋,以诗化的眼光看待整个世界,以至于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完全可以说,儿童的世界、儿童眼中的世界就是诗意的世界、灵性的世界、附魅的世界。”在童心的世界里,树有腰身,花有双手;在童心的世界里,水会唱歌,风会跳舞;在童心的世界里,太阳是公公,月亮是婆婆……

童话是一种神奇的、美妙的、幻想的故事,它摆脱时空的束缚,描绘虚拟的事物和境界。它主要运用夸张和拟人化手法,并遵循一定的事理逻辑展开离奇的情节,造成浓烈的幻想氛围,将原本平凡的真实世界幻化为美丽的、超现实的境界。幻想是它的基本特征,亦虚亦实,似幻犹真。童话反映生活的形式,与儿童的天性吻合,童话的写作手法与儿童的思维方式吻合,童话的内容、结构、语言与儿童的认知心理吻合。童话离童心最近,童话世界与儿童心灵世界相契。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生理、心理以及语言能力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不同内容的教学也有各自的规律,应该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滕昭蓉老师以小语教材为基本教材,以儿童喜爱的童话为补充教材,通过听童话、说童话、读童话、写童话,牢牢把握住小学阶段尤其是中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充分尊重儿童的天性,这是以人为本思想的具体体现。单就写作教学而言,采用童话作文的方式,能触摸到学生的心灵世界,满足了学生内心的需要,使之获得愉快的情绪体验,兴味盎然,畅所欲言,乐于表达。

(二)给予“自由表达”的空间

1996年,由雅克·德洛尔任主席的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了《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研究报告。报告指出:“教育的基本作用,似乎比任何时候都更在乎保证人人享有他们为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尽可能牢牢掌握自己的命运而需要的思想、判断、感情和想象方面的自由。”当今,培养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已成为学校教育的主要目标。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正是基于这样的大背景,作为语文教育重要内容的写作教学,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表达,是焕发学生生命活力,培养创新品质的基本途径。

何谓“自由表达”?从写作内容看,自由表达主要指学生具有选择自己想写的内容的自由,具有表达自己思想和情感的自由。从写作形式看,自由表达则可以是淡化文体要求,也可以是开放章法要求,以释放个性,避免写出来的习作千篇一律、千人一腔。因而,多角度作文,便是自由表达的题中之意。多角度作文可以分为两种:一是体裁上的多角度,用同一题材写出不同文体的作品;另一种是主题上的多角度,根据事物的不同特点立意,用同一题材写出不同立意的作文。自由表达并非排斥教师的引导,二者是辩证的关系。实际情况是,放弃教师的引导,不是有些人想当然的那样,学生便能自由驰骋、文思泉涌,而往往是不会表达。正确的做法必须是借助引导,让学生自由表达。滕老师的这堂课就是这样做的。请看课堂上三次习作思路的开拓:

师我们现在根据这幅画来编一个童话故事。我先开个头:有一天,梅花鹿和小猴同时来到小河边,他们发现河的对面有一棵桃树,那桃子长得又大又红。下面请同學们编下去。

……

师现在我们再来编一个故事。假设小猴和梅花鹿开始只看到自己的长处,不愿互相帮助,后来——

……

师现在我们还要编一个童话故事。假设小猴和梅花鹿都很聪明,他们不依靠别人,最后自己动脑筋想办法摘到了桃子。先说小猴,再说梅花鹿。看看我们班上的小朋友能不能想出聪明的办法。

……

固定的画面内容,由于教师精心得当的引导,开拓出三个不同的想象空间,为学生创编出三个情节、立意均不相同的故事提供了条件。这是教师引导学生自由表达的成功范例。

(三)形式要求与课标精神吻合

写作教学无非要解决“写什么”和“怎么写”,即内容和形式两个问題。内容第一位,形式第二位,内容决定形式。实践也表明,“写什么”是学生最困惑的问题,也是写作教学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因而,从内容入手是小学写作教学公认的重要原则。叶圣陶先生说过:“小学作文传授之目的在令学生能以文字直抒情感,了无隔阂;朴实说理,不生谬误。至于修词之工,谋篇之巧,除非必要之要求。能之固佳,不能亦不为病。”因此,他主张:“于作法则不拘程式,务求达意,只须文字与情意相吻合。”但过去的大纲对形式要求太高,1986年的大纲要求“条理清楚,详略得当,语句通顺,书写工整,注意不写错别字,会用常用的标点符号”。1992年的大纲与此大致相同,只是把“条理清楚”改为“有条理”,把“详略得当”改为“有重点”。人们也以此为标准评价小学生的习作,以致这一原则在实践中无法得到很好的贯彻落实,从形式入手的指导模式盛行。

语文课程标准则大大降低了形式方面的要求:在第四学段(即初中阶段)才有较多形式方面的要求;而小学阶段,除了标点符号外,只有第三学段要求“能根据习作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删去了旧大纲中“条理清楚”“详略得当”等要求。但是,在语言材料运用方面的要求则有所强化和细化:第一学段要求“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第二学段要求“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滕老师的这堂课,完全从内容入手,在拓展学生想象上下功夫。形式上,则主要鼓励学生运用自己从课文中学到的、平常积累的语言材料进行表达,比如,这样的评价语频频出现:“‘哗啦啦’,这也是我们才学过的,用得好!”“‘直流口水’用得好。”“‘纵身一跃’,这个词我们才学过,用到这里很恰当。”“‘胸脯一挺’,‘荡过了河’,真有意思!”“像荡秋千一样,比得好。”整堂课,我们看不到其他形式方面的要求。这与课程标准的要求完全吻合。

二、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一堂老课,竟让我们发现了诸多新理念,的确令人惊喜。同时,我们也能从中获得有关继承与创新关系的启迪。

新课程实施以来,“全新”“里程碑式的变革”等词汇的出现频率前所未有。在教育部门权威的媒介上,一些课改专家的说法,一经教育部门权威媒体的宣传,影响颇广:“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使我国的中小学教师队伍发生一次历史性的变化”“每一位教师都将在这场变革面前掂出自己的分量,找到自己的位置,做出自己的回答”“任何一种新观念的确立,都是对旧观念的一种变革,而变革的往往是那些我们已经驾轻就熟的东西,这对许多人来说,不是没有痛苦的”。在一些地区的媒体中,我们看到这样的字眼:在课改实验区,教师队伍“重新洗牌”。而“特级教师是课改的绊脚石”的说法,更广为流传。这些说法包含着这样的潜台词: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就是要与现行语文教育决裂,是新旧对抗、脱胎换骨、推倒重来!或许说者未必都有此意,但客观上还是给人以这样的强烈感觉。

如果我们把课改之前的语文教育都归于旧语文教育的话,那么旧语文教育是否一无是处呢?语文课程标准在前言中指出:“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改革,应以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总结我国语文教育的成败得失,借鉴各国母语教育改革的经验,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努力建设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语文课程。”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的。纵观我国各个阶段的语文教育,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每一轮语文课程改革,既要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也要努力“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而语文教育的规律,是固有的,是一代又一代语文教育工作者在实践中逐步发现的。一旦人们发现了规律,总是试图使我们的实践符合规律。尽管这个过程是曲折的,有时我们甚至可能南辕北辙,但总体上一定是向前迈进的,越来越靠近规律、符合规律。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涌现出了一大批特级语文教师、优秀语文教师,他们都是语文教育改革的中坚力量或者领路人,都为语文教育做出了贡献。他们之所以能够在语文教育上做出重要建树,无疑是因为他们的教育实践符合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符合语文教育规律。滕老师的看单幅图写童话的《过河摘桃子》一课虽然是老课,却蕴含着丰富的新课程理念,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因而,我们的正确态度应是剔除糟粕,取其精华。新世纪的语文课改既要摒弃旧语文教育中的陋习,又要继承发扬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同时还要赋予教育教学新的内涵,采用新的教学手段,使语文教育与时俱进,从而适应学生发展的需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诸如滕老师们的经验,就是旧语文教育精华部分的典型代表,无疑是一份宝贵的财富,我们要好好总结,好好继承,并使之发扬光大。新世纪的语文课改应该在这样的继承中求创新,是推陈出新、固中求新,而不是新旧决裂,在废墟上重建。

(施茂枝,集美大学教授。)附:《过河摘桃子》教学实录

师今天,我们要看图写一篇童话。(贴画)大家看看,这幅图上画了些什么?观察时,可以从近到远,也可以从远到近,可以从左到右,也可以从右到左。

生上面画了一棵桃树、一条小河、一只梅花鹿、一只猴子,还有一间房子。

生河这边还有一棵大树。

生房子的旁边还有几朵小花。

师吴勤武同学眼睛最尖,连几朵小花都观察到了。同学们再仔细观察,那桃树是什么样的?河水是什么样的?梅花鹿和小猴在做什么?

生河的对岸有一棵高大的桃树,树叶绿油油的,树上结的桃子很大很大——

师可不可以用书上的一个词,又什么又什么?

生又大又红,可爱极了。

生小河的水在“哗啦啦”地流着。

师“哗啦啦”,这也是我们才学过的,用得好!那么梅花鹿和小猴呢?

生那只大梅花鹿,身上穿着花衣裳,头上长着一对树杈,在和小猴说话,小猴一蹦一跳的,眼睛——

生眼睛“骨碌碌”直打转。

师小猴想干什么?

生他望着对面的桃树,想吃那又大又红的桃子。

师我们现在根据这幅画来编一个童话故事。我先开个头:有一天,梅花鹿和小猴同时来到小河边,他们发现河的对面有一棵桃树,那桃子长得又大又红。下面请同学们编下去。

(学生思考片刻,纷纷举手。)

生小猴就同梅花鹿商量:“你背我过河去摘桃子吃,好吗?”梅花鹿答应了,就把小猴背过河。小猴爬到树上,摘了许多桃子吃。

师编得不错。不过,要讲得具体生动一些。小猴看到那桃子长得又大又红,他是怎么想的?他说话时有什么动作、表情?梅花鹿是怎么回答的?他们两个怎么过的河?过了河,小猴怎么样上树摘桃子的?摘了桃子后就他自己吃吗?谁再来讲?

生那只小猴見了对岸又大又红的桃子,馋得直流口水,(教师插话:“直流口水”用得好)就手舞足蹈地对梅花鹿说:“梅花鹿哥哥,你看,那桃子长得多可爱啊!你背着我过河,我们一起去摘桃子吃,好吗?”梅花鹿说:“好的,我背你过河。”他们来到河边,小猴爬到梅花鹿的背上。那河水不太深,刚好淹到梅花鹿的肚子。(教师插话:“河水不太深,刚好淹到梅花鹿的肚子”这句话交代得好)过了河,来到桃树下,小猴就爬上了树。

师怎么爬上树的?

生纵身一跃。(教师插话:“纵身一跃”,这个词我们才学过,用到这里很恰当)小猴纵身一跃,敏捷地爬上了桃树。小猴摘了许多桃子,还丢了几个给梅花鹿吃,他们两个吃得津津有味。

师还有谁能说?

(学生与前一个说的大同小异,略。)

师现在我们再来编一个故事。假设小猴和梅花鹿开始只看到自己的长处,不愿互相帮助,后来——

(教师未讲完,学生已纷纷举手。)

师好。后面的我不说了。哪位同学来讲?

生一天,太阳才出来不久,小猴和梅花鹿来到一条小河边。他们同时发现河的对岸有一株桃树,那桃子长得又大又红,使人看了直流口水。他们都想吃桃子。小猴眼珠骨碌一转,心想:“我会爬树,这桃子肯定归我了。”于是他向河中走去。哪知河水越来越深,水流越来越急。他吓得连忙后退。幸好附近有块大礁石,他靠着礁石喘了一会儿,才回头爬上了岸。梅花鹿见了小猴那副样子,笑了起来。他想:“小猴过不了河,我能过河。”于是就从河里走了过去。到了桃树底下,他发现那桃树太高了,摘不到,就举起前腿,扒在树上,但还是吃不到桃子。这时,桃树爷爷说话了:“你们两个,一个能过河,不能上树;一个能上树,不能过河。你们不能光看到自己的长处,看不到自己的短处。要互相帮助,互相配合呀!”梅花鹿听了这话,望了望对岸的小猴,想了想,就迅速地跑了回去,对小猴说:“小猴,我背你过河,好吗?”小猴高兴得纵身一跃,爬到梅花鹿的背上。梅花鹿背着小猴过了河,小猴又纵身一跃,爬到了桃树顶上。他从树上摘了许多桃子下来,他们两个吃得津津有味。

师田永同学编得很完整。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

生不互相帮助就什么事情也做不成;互相帮助,就什么困难也不怕。

师那就是,团结起来——

生(齐)力量大。

师现在我们还要编一个童话故事。假设小猴和梅花鹿都很聪明,他们不依靠别人,最后自己动脑筋想办法摘到了桃子。先说小猴,再说梅花鹿。看看我们班上的小朋友能不能想出聪明的办法。

(学生雀跃,有几个学生情不自禁地轻轻鼓掌。全班有三分之二的学生举手,有的急不可耐,从座位上站了起来。)

生小猴用刀子把大树砍倒,架起了一座桥。

师小猴哪来的刀子?

生那棵树旁边有座房子,那房子里肯定有刀子。

生小猴爬上河这边的那棵大树。又爬到伸得最远的一根树枝上,胸脯一挺,就过了河。

师“胸脯一挺”,就能过河?

生胸脯一挺,用尽全身力气往对岸一跳,就荡过了河。

师对了。“胸脯一挺”,“荡过了河”,真有意思!

生小猴走到房子里,找了一根绳子,爬到那棵大树的树枝上,把绳子捆在树上。(教师插话:应该讲“把绳子的一头捆在树枝上”)猴子抓住另一头,像荡秋千一样,荡过了河。

师“像荡秋千一样”,比得好。

生小猴子见岸上有许多石头,便把石头搬到河里,搭成桥墩,他踩着桥墩过河。

师小猴子力气不大,他要搬那么多石头,只怕难以搬动。这个办法——

生(齐)不好!

生小猴从家里取来一根绳子,打个圈,往对岸一丢,套在树上,他一吊就过去了。

师如果河不宽,这个办法也很好。

生小猴子回家取了一个脸盆,拿了一根竹棍,他坐在脸盆里,划着过了河。

师这个办法想得真有意思。

生小猴子找来一根竹竿,往河中间一插,他纵身一跃,跳过了河。

师像撑竿跳高一样跳过河,很好。

生小猴找来一把锯子,做了一只船,划过去。

师这个办法可以,但是花力气太大。(还有好几个学生举手要求发言)好了,还有许多办法,我们要选最好的办法、最聪明的办法。现在说说,梅花鹿有什么办法摘桃子?

生梅花鹿过了河,摘不到桃子。他见周围有许多石头,便把石头垒起来,站在石头上摘到了桃子。

生梅花鹿见摘不到桃子,就捡了几个小石头,往上丢,把桃子打了下来。

生梅花鹿来到树下,前脚紧紧抱住桃树,使劲摇着,把桃子摇了下来。

生梅花鹿带着一把刀,把桃树砍倒摘桃子吃。

师把桃树砍倒,是不是聪明的梅花鹿?

生那是愚蠢的梅花鹿。

师砍倒了,以后就没有桃子吃了,这个办法不聪明。

生梅花鹿回到房子里,取了一架木梯,他带着木梯过了河,再把木梯架到树上,爬上去摘桃子。

师好了,我们想了许多办法,这些办法说明了什么?

生说明小猴和梅花鹿爱动脑筋。

师对,越动脑筋越聪明。(稍停)刚才我们编了三个故事,这幅图还可以编出其他的童话故事。下一节课是写童话。你觉得哪个故事最有趣,就写哪一个。下面我说说怎样拟题目。第一种办法,可以用写的对象做题目,我们学过的课文有《我的弟弟》;第二种办法,用写的事件做题目,学过的课文有《记一次乒乓球赛》;第三种办法,用文中的一句话做题目,学过的课文有《我们也要当红军》;第四种办法,用时间或地点做题目,学过的课文有《课间十分钟》《平平在家里》;还可以用体现中心思想的词语或句子做题目,如《关怀》《温暖》。大家自己选一种办法拟题吧。·话恩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