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月芳 蔡爱民
合作学习是时代赋予教学活动的要求,它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品质和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在教学中,只要教师恰当地设计好合作讨论的内容和思考的问题,把握好合作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就一定能发挥它的作用,使每个学生都能在愉快的合作中学习,知识和能力都能得到培养,从而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一、教学模式的转变,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改之下教师可以灵活地改变教学方式,将学生编为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讨论问题,教师在这种情景模拟时充当的往往是“旁观者”或“引导人”的角色,而不是指挥者。教师需要做的只是课前设计导学案,教学中在情景陷入尴尬境地时及时补救。将主导权交给学生,不要干涉学生发挥,这样才可以促使学生在交流、合作、自主探究的形式下進行学习,让他们不知不觉地由被动接受转换为积极主动的进行学习这一模式中来。只有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才能真正实现高效的语文课堂教学。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和认知水平等实际情况,研究出合适的分组办法,进行有效地分组,让小组中的六位或八为学生相互激励,相互作用,相互帮助,以此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尽可能地让每个学生都能有所收获。
二、导学案的设计,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导学案”是合作学习课堂的指挥棒。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及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根据学生现有知识,自学能力水平和教学要求,制定出一整套学生自学指导方案,即“导学案”。其内容包括“学习目标”、“课前预习”、“新知导学”、“新知探究”、“课堂检测”五大环节。
在设计“导学案”时,应依据学习的内容、目标和学生的情况而变,没有千篇一律、固定不变的格式。但从“教为主导,学为主体,以学为本,因学论教”的原理出发,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有步骤、分层次地从知识、能力到理论的运用逐步加深。不同层次的学生可根据不同层次目标要求进行自主学习。语文教学根据每篇课文谈论话题的不同灵活进行内容设置。学生在学习新课前结合导学案明确要达到的目标预习所学的内容。导学案内容的设计要有梯度,能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层层深入地认识教材、理解教材,从而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使优秀生从导学案的设计中感到挑战,一般学生受到激励,学困生也能尝到成功的喜悦。要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最大限度地提高学习效率。
三、合作交流过程,营造了自主学习的氛围
合作交流可以使学生既掌握知识,又解决疑难,同时还培养能力,更能养成合作精神,一举多得。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营造学习氛围,让学生大胆参与、勇于表达。一个成功的施教老师都会很善于营造和利用良好的课堂氛围,以达到更加高效的教学目的。第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注重国家教育观的认识“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做到尊重每一学生;学生要做到“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平等的看待每一个学生,他们都是独立的个体,我们要一视同仁,尊重每一个来学校学习的学生。老师和学生之间要学会互相尊重,增加对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了解从而促进自由和谐的学习气氛的形成。第二,良好的班风、学风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循循善诱,努力培养一个具有团结友爱好风气的班集体,在这个团体中可以让每一个学生都可以接受到平等的教育。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互相帮助,即使是这个群体里最弱的学生,也不能忽视,建立这些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主学习能力,同学之间要相互帮助,使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克服自身的缺点和自卑的心理,在其他学生的帮助和关心下,在老师的鼓舞和关爱下,使他们可以一步步主动地去学习,走入自主学习的氛围中去敞开心扉大胆去展示自己的才华,慢慢的改观现有的一些缺陷,走进融洽的班集体氛围当中。
四、学习活动的开展,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合作学习中学习任务的确立也要考虑学生的兴趣与需要,是贴近学习实际的、有选择性、有一定难度的、具有思考价值的。各小组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选择学习任务,小组成员间也要根据个人特点分配任务。在我们平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目的进行教学,设计一些具有挑战性的东西在我们的学习任务里面,不断地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当老师把根据教学要求设计出来的有梯度的学习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时可以更好的调动他们对学习内容的认知,通过对学习内容的分层剥析,培养学生对知识学习的主动性,这不仅可以让学生增加对学习内容的认知,更强化了他们自主学习的动机。同时,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科学地构建充了满活力的语文课堂教学。例如《老人与海鸥》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感情色彩。因此在朗读中分析老人与海鸥的情感可以作为教学的过程和方法。在导学案案上,我布置了三个自主学习任务:一是字词的积累,二是读中感悟,三是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在第三个任务中我提出了更细的要求: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段或几句话朗读给大家听。没想到的是同学们一下子活跃起来,就连平时那几个不爱读书的同学也参与了进来,我看到每位同学都积极参与到了小组活动中,他们先确定读起来比较有气势的12——15段作为朗读段落,接着我看到他为组员们出谋划策,那句话谁来读,那句话一起读,俨然成了小组长指挥官,我由衷的感到高兴,因为我很少看到他在课堂上有如此的激情。不一会儿这个小组就完成了分工,而且朗读展示时学生都不约而同的为他们鼓起了掌。其他组也是不甘示弱,有的还别出心裁自己加入了动作表演。课堂一开始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就这样在自主学习中被调动了起来,带着这样的热情我们师生进入了快乐的学习中。
合作学习的构建是课堂教学中积极提倡的一种教学方式,这不是一种模式化的教学,需要教师灵活根据教学内容、学生主体、课堂氛围进行多方面的综合考虑而进行的一种既独立又互动式的教学,课堂中彰显着每位学生的生命活力,拓展着每位学生的学习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