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大学生人格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2019-09-10 03:11:30惠慧
学习与科普 2019年7期
关键词:影响因素

惠慧

摘 要:我国的高等教育对学生的专业学习、人格塑造都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成为现阶段大学生教育老生常谈的内容,针对大学生人格发展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需求,业内开展多项实践研究表明,探索大学生人格发展的基础影响因素,是本文主要研究的课题内容。

关键词:大学生人格发展;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影响因素

引言:对于高校学生来讲,具备人格培养是一种基于学生的人格塑造、品质培养方面,探索出有别于以往的大学生专业课程教学的一个基本内容。大学生人格发展需要综合心理影响因素、自我发展需求、社会发展需求,统筹应用多样化的教学指导资料,给学生发展进步提供良好的理论基础引导条件。大学生即将踏入社会实践工作之中,所以教师需要加强对学生的理论性、专业性的全面引导,经过对学生有组织、有计划的进行宣传教育,学生在大学生涯中,能够将自己的人格发展方向逐步明确起来,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优质人才。

一、高校教育影响大学生人格发展的基本因素

(一)家庭教育

父母是学生最好的老师,良好的家庭氛围建立起来,那么就能在学生的成长发育阶段,利用一种相对较为平衡、稳定的心理状态、行为意识,帮助学生养成一种良好的行为习惯,并健全个人的思想意识。父母时学生最早基础的社会人物,其未来的适应能力、发展能力都需要父母的关怀性引导,如果父母行为意识存在问题,学生很有可能很小就受到原生家庭的影响,待人接物、文明礼貌等性格特点都是家长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培养出来的。如果大学生的人格发展存在问题,那么有必要对学生的发展情况进行审视,找出家长教育引导存在的不足。

(二)校园文化

高校发展阶段的校园文化建立,就是基于其战略发展目标,围绕人才培养所建立的一种特殊性的文化形式。无论是在思想观念、情感态度、行为规范等方面,校园文化建立,是最能够在教学氛围中给学生带来人格发展启迪的部分。所以校园生活的合理化推进,并围绕当代大学生的发展需求,提升学生的认同感、荣辱感,校园文化在学生人格培养阶段的优势作用突出展现,学生在群体之中的良好品格以及行为意识,都是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积极人格发展引导的一种标志。

(三)社会环境

高校学生接触社会环境的机会相对来讲是有限的,但是我们探索高等教育与义务教育等阶段存在的差异性,大学内部其实也具备一定的社会属性。社会环境是个体参与其中最能够直观感受到的。学生的心理或性格特点,都你鞥刚刚在社会实践中突出展现,显然社会影响因素本身有着紧密的联系,且社会环境构成较为复杂,各种信息或人群都包含在其中,如果大学生想要适应社会生活,那么在融入集体阶段,难免会做出某种牺牲。大学生能够更好的适应社会实践生活,在与人相处或组织活动中,将自己对社会化的过程以及方式方法明确起来,那么往往会建立良好的人格,如果收到太多不可控的外界影响因素限制,大学生则很有可能会出现人格障碍问题。

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大学生健全人格发展的相关举措

(一)大学生价值观念引导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念的引导,通过对射虎环境中可能会存在的价值理念、舆论导向进行系统性的分析与研究,能够帮助学生在权益维护、社会交易中,经过良好的价值观念引导,做好对各种市场经济环境影响因素的全面把控。尤其是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阶段,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需要从大学生的心理素养指导层面上入手,让学生在面对不同的经济利益之后,能够做好权衡与取舍,良好的价值判断指导基础上,学生在社会发展阶段,接受各种有利于自身发展进步的因素条件,还能在追求个人发展期间,将自己的社会影响价值突出展现出来。

(二)大学生人格培育目标建立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将人格培养的主要目标明确起来,而高等教育是在人才培养、科研创新的基础工作目标要求之下,为了给地方经济与科技发展提供良好的服务于帮助,将社会发展生产力在实践中深度探索出来。实践研究证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属性就是对学生的心理、思想进行纠正与预防引导,与一般的高校教育引导目标有着较大的差异性,教师在人格素养培养阶段,往往要经历一个较为漫长与复杂的基本过程,只有将人才素养以及专业能力同步进行引导,才能在优质的人格培养目标指导之下,帮助学生明确自身的人格发展方向。

(三)大学生人格发展教育引导资源整合

在开展学生人格教育引导期间,心理健康教育有着不可忽视的教育影响价值,做好多样化的教学资源整合利用,让学生能够在先天条件、后天因素全面把控的基础上,将自己的和谐社会关系优化建立起来。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人格培养阶段,无论是家庭、社会、校园对学生发展进步都有着重要影响价值。大学生的成长进步本身就需要结合多个阶段优势资源,甚至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全面剖析社会发展形式,进而给学生提供一个良性指导,那么学生在不断提升自我修养与改进自己的行为习惯中,也能获得长远发展进步的可能。

三、结束语

大学生人格发展是一个需要进行阶段性培养的基本过程,当学生能够在校园生活与社会实践中,对人格发展有一个基本定位,同时结合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同时,还能将自己的人格素养进一步强化,那么学生的各项实践探究就有了良好的依据条件,满足社会发展基础上,实现在大学校园中的发展进步。

参考文献:

[1]吕智远,杨广柱.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大学生人格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J].山西农经,2017(22):147-148.

[2]王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大学生人格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J].知识经济,2015(16):160-160.

[3]平延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影响因素的分析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2015(7):28-30.

猜你喜欢
影响因素
房地产经济波动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零售银行如何赢得客户忠诚度
医保政策对医疗服务价格影响因素的探讨
东林煤矿保护层开采瓦斯抽采影响因素分析
影响农村妇女政治参与的因素分析
高新技术企业创新绩效影响因素的探索与研究
水驱油效率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突发事件下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影响因素研究
中国市场(2016年36期)2016-10-19 03:54:01
环卫工人生存状况的调查分析
中国市场(2016年35期)2016-10-19 02:30:10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7: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