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香四溢,池中趣事

2019-09-10 07:22龙芊霓江波
珠海 2019年6期
关键词:鲁班睡莲西施

龙芊霓 江波

从“荷”而来

众所周知,我国夏日赏荷历史悠久,最早人工植荷的人是谁?这可以追溯至春秋时期,中国四大古典美女之一西施。据说西施出生于浙江诸暨湖区,自幼喜爱荷花,后被选入宫,成了吴王夫差的寵妃。夫差听说西施爱荷,特意在灵岩山(今江苏吴县境内)离宫修砌一座边长11.5m的方池,名曰“玩花池”,引种太湖里的野生红莲。夏日花开,夫差常陪着西施临池观荷,传为一段佳话。吴国终究败给了越国,硝烟散尽,西施的去向随之成谜。民间传说西施变成了荷花神,住在一个小岛上,每年采莲节可以在湖边的采莲女中寻到西施。春秋已逝,不论西施结局究竟如何,“玩花池”古迹犹存,夫差与西施称得上中国最早人工植荷观赏的先导。我国民间有以农历六月廿四为采莲节的民俗,这天也被称为荷花的生日。古时采莲节画家、诗人等文人雅士汇聚一处,赏荷、饮酒、吟诗,为荷花祝寿。

原始种植的荷花是什么样的呢?如今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沼泽地里幸存的荷花是原始种的代表之一,百姓称之为“野荷”。野荷植株高大,藕细长,入泥深,耐水淹。花单瓣,每朵20枚左右,鲜红色;花瓣窄长而端尖;蕾长桃形、尖瘦;花繁密且群体花期较长;花托杯状。整体形态似“古代莲”。

但凡历史悠久的赏玩花卉,都不止一个名字。《花镜》称:“其花名甚多。”《广群芳谱》:“荷为芙蕖花,一名水芙蓉,一名水芝,一名水芸,一名泽芝,一名水旦,一名水华。”《尔雅·释草》对荷进行了全面解释:“荷,芙渠。其茎茄,其叶蕸,其本蔤,其华菡萏,其实莲,其根藕,其中的,的中薏。”所有名字里面,“荷”是最早的。《诗经郑风》:“山有扶苏,隰有荷华。”在此之后,荷花常被称作芙蓉、莲花。但名为芙蓉的花,有木芙蓉;名为莲花,有睡莲。

现在人们称“莲花”的有,称“荷花”的亦有。汉刘氏曰,白色为莲,红色为荷。农者道,有藕的是荷,没藕的是莲。也有人说,以花代称则为莲,以叶代称则为荷,这有几分道理。因为我们经常听到这么说:莲花,荷叶。当然,也有荷花的叫法。至于我们传统文学作品中出现的“莲花”也好,“荷花”也罢,其间的纠葛怕是不胜枚举。在《中国植物志》上它们都是睡莲科莲属植物莲(Nelumbo nucifera)而不是睡莲(Nymphaea tetragona)。这大抵是现在较为权威的植物称谓命名。

如今我们在池塘里经常能见到这些水生花,两种植物极易混淆,究竟如何区分?荷花的叶梗、花梗都较为坚硬且带刺,荷梗高出水面一大段。睡莲的叶梗相对柔软,睡莲叶一般浮于水面,花梗粗壮能高出水面一小段。有趣的是,睡莲花梗晚上变软,睡莲花随之沉入水中入睡,第二天再挺出水面开放,因此得名睡莲。

荷叶避雨

《资治通鉴》中有这么一则故事。一个叫臧质的人因起兵反叛被围剿追杀,他逃至南湖,以荷覆头,沉到湖底只留了鼻子在外,躲藏追兵。摘一片荷叶即可盖住头,这其实非常合理。因为荷叶尺寸很大。《中国植物志》里描述,“叶圆形,盾状,直径25-90厘米”,最大的荷叶,直径将近1米,盖住头部绰绰有余。

不少人童年时遇上雨天,也会摘来一片荷叶反扣在头上,当做斗笠防雨。荷叶避雨要从荷叶的构造说起。荷叶表面附着着无数个微米级的蜡质乳突结构。用显微镜可以看到这些乳突的表面又附着着许多与其结构相似的纳米级颗粒,科学家将其称为荷叶的微米-纳米双重结构。正是这些微小的双重结构,使荷叶表面与水珠或尘埃的接触面积非常有限,因此水珠在叶面上滚动且从荷叶滑落。

聪明的古人同样发现了荷叶可以避雨的特征。我们生活中使用的伞,就是古人依照荷叶的性状和构架创造的。相传春秋时期,巧木匠鲁班在雨天见到一位姑娘手举一张大荷叶从雨中走来。鲁班受启发,找来竹杆作柄,依照荷叶的叶脉劈篾作架,装在竹柄上,取羊皮盖面,这就是原始的伞。这时,那位姑娘手持已萎蔫的荷叶过来对鲁班说:“若这蔫荷叶能收拢就更方便了。”于是二人一起动手改制,几天后,一把能收撑的伞制成,得到乡亲的赞赏,很快制伞技术传遍四方,从此天下有了伞,这也成就了鲁班与妻子云氏的姻缘美事。

穿越古国的水生花

在中国,屈原在《楚辞》中反复提到自己对莲的喜爱。周敦颐的《爱莲说》脍炙人口至今。唐代姚合《咏南池嘉莲》诗:“芙蓉池里叶田曰,一本双花照碧泉。浓淡共妍香各散,东西分艳蒂相连。自知政术无他导,纵是祯祥亦偶然。四野人闻知尽喜,争来人廓看嘉莲”。姚合咏的是荷花中的“并蒂莲”现象。我国民间大多认为“并蒂莲”是吉祥如意、人寿年丰、忠贞爱情的象征,有“嘉莲”“瑞莲”的美称,也由此引出许多“并蒂莲”的神话故事。

在印度,人们将荷花奉为国花。印度民间流传的文学作品中,荷花是美好、善良、圣洁、宽容大度的象征。由此而生的故事也非常多,印度传统故事《莲花王子》讲述莲花王子为了拯救饥饿的贫苦百姓,跳进恒河之中变成一条大赤鱼,让老百姓割他的肉吃,他的肉被割后又长出来,这样坚持了十二年,莲花王子用自己的肉供养全国百姓度过灾荒。在《鹿母莲花夫人》故事中,鹿母莲花夫人每走一步脚后即现出一朵美丽的莲花,她一胎生下五百个童男,个个都是俊美的大力士,均是捍卫国家的英雄,鹿母莲花夫人因此成为能多生美男的象征。

埃及同样对水生植物有精神崇拜,他们以睡莲为国花。古埃及人对这种出淤泥而不染的水中花,又爱又敬,认为是神圣而不可侵犯的圣灵之花。他们认为太阳由睡莲绽放而生,睡莲因此被奉为“神圣之花”,象征着“只有开始,不会幻灭”的祈福。每一代的古埃及法老王都会自称是日出之神荷露丝之子,举行加冕仪式时要在御座南侧摆放睡莲。因为睡莲晚上时花瓣闭合,并沉入水下,等到黎明时升起,再次打开。莲花成为重生、生命更新、许诺中永恒来世的象征,在制作木乃伊时也会放入莲花。如今埃及民间依旧崇尚莲饰,在一些帐篷的布面、建筑物的墙坦和柱面上,经常能看到饰有莲花状图案和雕刻。

猜你喜欢
鲁班睡莲西施
用心听见光明
温文尔雅的百岁奶奶
谈《西施断缆》对西施入吴原因的改写
睡莲盛放
与睡莲作伴的追光者
睡莲
“西施舌”的诱惑
豆腐睡莲
鲁班造伞
《庄子说》(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