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都挺好》的审美内涵探析

2019-09-10 07:22任智涵
美与时代·下 2019年7期
关键词:都挺好原生家庭

摘  要:《都挺好》是2019年大热的家庭伦理文学作品,其以独特的视角、创新的人设和反套路的情节讲述了原生家庭对人的不同影响,引发了大众的关注和讨论。《都挺好》在贴近现实的文学创作中,同时引导读者去思考现实,直面问题、解决问题。通过对社会伦理和情感的统一、情景与人物角色的呼应、艺术化创作与情节写实的平衡等特点的探究,为后续更多联系社会现象的文学作品提供新思路。对文艺工作者而言,正视和研究读者的心理需求,满足他们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是未来创作的重点。

关键词:《都挺好》;原生家庭;审美内涵;情感价值;艺术化创作

近年來,中国文学界与公众已经达成了一个共识,与社会生活无限贴近的作品更容易得到社会大众的认可。家庭伦理题材作为贴近生活的艺术创作典型代表,以其独有的朴实表达、“平民意识”等风格,将现代社会问题和文学表达紧密地联系在一起[1]。家庭伦理作品所呈现出来的种种社会问题往往是当下人们关注的热点。从传统理念和现代意识双重视角来审视今年大热小说《都挺好》的审美内涵,关注其对人性的深刻揭示,尤其是“原生家庭”对人成长的影响这一敏感话题的讨论[2],不仅是《都挺好》大热产生的根源,也是本文分析其审美内涵所造成的社会价值取向影响的重要原因。深刻理解《都挺好》审美内涵和审美思想的主要特点,有助于为文学艺术创作与社会现象联系的作品提供新思路。

一、《都挺好》小说中社会伦理和情感的统一

社会伦理学作为研究人与人之间道德文明理念,以及大众普遍接受和遵从的文明道德的发展规律的学科,因其特殊的社会属性而广受普通百姓和学界的多重关注[3]。20世纪90年代后,越来越多的家庭伦理作品以其特有的社会伦理学属性走入大众的视野,本文探讨的《都挺好》就是今年大热的家庭伦理小说的典型。本作品中展现的“原生家庭”对子女成长的影响、“啃老”问题、针对老年人的理财骗局和老人赡养问题等都是当下大众与社会关注的焦点。该作品以极尽戏剧冲突的情节展现了中国式的家庭矛盾,揭开了亲情这层“遮羞布”,直面家庭的痛点并进行了艺术的表达和剖析,比如:为了城市户口,苏母和没有感情的苏父结婚,甚至婚后仍然私自供养弟弟一家;多子女的教育资源和生活资源分配极度不公,赤裸裸的重男轻女;多子女对赡养父母的出资分配不合理而引起冲突等,这些无一不是现实生活中普通人的生活难题。中国家庭自古以来都推崇“以和为贵”和“家和万事兴”的家庭氛围,而现实生活中的家庭冲突与“和”的思想碰撞,在该作品中通过表现苏家的冲突与和解,以戏剧手法对其进行了细腻的描绘,充分、生动地展现了一个家庭的成长磨合历程。“家和万事兴”的“和”是“磨合”后的“和谐”,是家庭中不同性格和不同经历的人与人通过长时间的对立磨合,从而达到的一种相对平衡和各成员都能感到自然舒服的相处状态。

该作品贴近现实的情节也戳中了许多读者的痛点:孝敬父母与追求事业应该如何权衡、自幼积累的内心伤痛应该如何释怀、婚后夫妻双方两个家庭的关系如何平衡等,可以称之为近几年为数不多的让众多读者产生巨大心理共鸣的现象级家庭伦理现代小说。小说将亲情、爱情和友情等多种复杂情感都做了非常准确地阐释:苏明成和苏明玉从幼时的相看生厌、冲突对立到成年后的形同陌路;苏大强对女儿一直心怀愧疚,直到老年痴呆后才表达出明玉幼时没有保护她的遗憾;石天冬对苏明玉的默默守护与不离不弃以及柳青和苏明玉在工作上的信任与扶持等。同时,小说选材本身就对人们在理想社会应该具备哪些优秀品质、如何对现行存在的社会制度及其它社会现象进行道义上的评价、如何定义社会群体行为的正当性标准、如何在相互冲突的价值观中进行选择等多个社会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和解答[4]。《都挺好》在艺术创作中使社会情感价值与社会伦理探讨达到统一,评价该作品是近年中国小说作品中不可多得的佳作,毫不为过。

二、《都挺好》中情景与人物角色的呼应

《都挺好》中塑造了很多鲜明真实的人物形象,体现出人物角色的立体化与丰富性,如重男轻女的牺牲品却向女儿传递这种痛苦的苏母、逃避家庭矛盾且做事毫无主见却又自私小气的苏大强、不惜牺牲妻女生活质量也要满足父亲不合理要求的愚孝“中国式”长子苏明哲、精神没有断奶的啃老妈宝男苏明成和努力与原生家庭断绝关系却刀子嘴豆腐心的苏明玉等。本作品试图揭示每个人物的内心世界,对人物富有层次的描写和对角色心理内涵的挖掘,刻画了生活里“隐秘的真实”,比如对苏大强的老年人生活细节的描写,具有意料之外的审美惊奇感。小说中表现的父母养老、兄弟姐妹相处和重男轻女的社会问题也普遍存在于现实家庭,使得该作品能够迅速让读者产生共鸣,每个人物几乎都能在身边找到相似的影子。作品中,“苏明玉到底该不该与苏家和解?”这个话题讨论度非常高,同时,尽管小说的许多女性读者年龄不同、职业不同,但都从苏明玉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这就是一个真实可信的角色让大家感同身受。这部作品直面了真实的社会现实矛盾,保持了真正的生活底色,这种积极的现实主义创作解答了现实生活中人们面对的种种困惑。

同时,好的作品不仅限于人物的塑造,还有情景环境的呼应[5],具有苏州特色的饮食、评弹等在烘托小说情节发展的同时,也很好地实现了别具地方特色的美学表达[6]。评弹,作为一门古老优美的传统艺术,在小说中作为贯穿背景,所描述的故事情景与人物的心境十分契合,对情景氛围的渲染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苏大强与朋友一起听评弹,到苏大强老年痴呆以后无法独自去听评弹,贯穿整剧,一来表现出苏州传统艺术的美,二来完整地展现了苏大强作为苏州人这一形象的立意。饮食,也是小说中较为重要的一部分,从幼时一家人吃饭,两个鸡腿只分哥哥、明玉不受母亲关怀开始,到苏明成夫妻二人没时间做饭导致父亲吃外卖得病进医院,再到石天冬对大家每一餐的照料,深入生活、体现细节,真实地展示了中国人“民以食为天”的日常。饮食合欢,一个家庭是否真的“挺好的”,饭桌便是试金石。食物带来的不止是相遇,还有关怀。

角色与情景的写实和呼应,更能够直抵人心。《都挺好》不论是小说中对于女性角色独立意识觉醒的刻画,还是对于“原生家庭”问题近乎残酷的揭露,以及格外贴近生活的环境刻画和背景音乐,都使读者在阅读时模糊了主体客体的界限[7]。小说中人物的经历就是读者平常关注的社会问题,就是读者平常所见的家庭纠纷,甚至是读者正在经历的种种磨难[8]。剧中环境和背景的描述,更能将人带入,将情节充实,让读者真实地走进这一苏州家庭的生活。人物角色和情景与读者的统一,读者主体和作品客体的统一,时刻牵动着所有人的内心。“磨合”之后的家庭,经历的痛苦與改变,迎来了美好与希望,才拥有真正的“家和万事兴”。

三、《都挺好》中艺术化创作与情节写实的平衡美

独特的视角、创新的人设和反套路的情节,使得《都挺好》这部作品深入人心,如一幅社会风情画,一本“家庭手册”,一本心灵指南,每一部分都来源于生活又走进生活。随着当今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传统家庭养老模式面临多方面的挑战。小说中随着母亲的去世,父亲的赡养问题成了整个家庭的矛盾焦点,这也是很多人都会面临的问题。也许苏母的重男轻女让人无法相信这是20世纪90年代城镇的故事,也许苏明成为了妻子殴打亲妹妹下手如此之重让人无法理解,也许苏明玉不能原谅家人选择再无往来让人觉得痛心。社会是复杂的,人的感情是复杂的,天使与恶魔在争执时,做出的选择也许只是一瞬执念[9]。

真正将《都挺好》这部小说推到前排的还是今年大热的电视剧,很多人通过电视剧了解到这部小说作品,然而影视化的创作与文学创作还是有所不同的。《都挺好》剧版的剧情对小说的改编也将这部作品推上了前所未有的社会思辨高潮。剧版结局的改编与小说最大的不同在于小说的结尾苏明玉并未与苏家和解,原生家庭对苏明玉的负面影响由与石天冬建立家庭得到终止,而电视剧中则是大团圆的走向,虽没有阖家欢乐、其乐融融的情景,但每个人也都舍弃了内心曾经无法割弃的隔阂、甚至怨恨。有人说这是编剧团队帮助剧中人物的解脱和谅解,也有人说这样对于小说结局简单粗暴的改编是助纣为虐的作恶。关于应不应该改编,应不应该做出大团圆结局的“妥协”的争论一时间充斥了大众的视野。实际上电视剧创作中更多的是传统审美价值的充分体现[10],电视剧的结局相较于小说结局少了很大一部分现实价值。小说本身的结局所塑造的苏明玉这一角色可以说更为真实更容易使读者产生共鸣。苏明玉这样一个复杂特殊的人物形象本就无法明确地用某一结局来简单的刻画,这与人物在不同情境下的不同选择也有着极大的关系。小说中除去诠释家庭隔阂、呼吁女性独立,更多的是寻找一种普世的价值认同感[11]。在这样极具现实感和代入感的情节中,使读者找到自己生活的缩影,在影视剧与小说情节走向的对立和争论中,引发人们对自身的思考。每一个普通人在现实生活中的鸡毛蒜皮、起起落落和爱恨纠葛,应当如何去认识、去选择、去征服自己内心的弱点,都是值得我们在实践中不断研习的生活美学。而在《都挺好》小说中情节真实又略显残酷的收尾,更多地是当代已经发生急剧变化的主流价值观对于尖刻家庭问题的发泄与态度[12]。

四、结语

《都挺好》通过苏家内部矛盾的缓解与解决,关注原生家庭纠葛带来的成长创伤议题,跳出了同类小说对“婚姻关系”“婆媳矛盾”“职场斗争”等主题的单一化描述,以新颖视角切入时代话题和现实矛盾,同时摆脱了固化的叙事套路。不仅反映出现实生活的多维度,还引导读者去思考现实,直面问题、解决问题[13]。读者对于情节的热烈讨论和反馈,则表示了读者对于本作品更丰富的议题的认可和宽容。这对文艺工作者而言,正视和研究读者的心理需求,满足他们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是未来创作的重点[14]。

参考文献:

[1]戴清,徐诗乔.近年家庭伦理电视剧的审美风格初探[J].当代电影,2007(5):105-109.

[2]柳青.金庸武侠小说的审美内涵[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63-67.

[3]美国90学社,上海社会科学院,编.社会文化与伦理道德[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8.

[4]戴清.电视剧审美文化研究[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

[5]甘红润.浅析《边城》的审美内涵[J].铜仁学院学报,2017(8):67-69.

[6]屈乐然.论杨争光小说审美意蕴[D].延吉:延边大学,2016.

[7]王伟国.主旋律电视剧审美化刍议[J].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2003(1):60-62.

[8]曾庆瑞,卢蓉.中国电视剧的审美艺术[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

[9]韩欣楠.人情小说传统中的张爱玲小说[D].扬州:扬州大学,2017.

[10]王恒生.家庭伦理道德[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

[11]刘晔.电视剧艺术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12]尹鸿.冲突与共谋——论中国电视剧的文化策略[J].文艺研究,2001(6):20-27.

[13]梁维东.白桦小说审美内涵浅探[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5(5):60.

[14]周莉莉.韦恩·布斯小说伦理学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18.

作者简介:任智涵,辽宁师范大学。

猜你喜欢
都挺好原生家庭
养老如何才能“都挺好”
正午阳光新剧《都挺好》3·1开播
苏家“都挺好”,美剧“更摩登”
《都挺好》:探讨现代家庭情感关系
《都挺好》发布演员阵容 姚晨、倪大红“父女”搭档
《都挺好》发布演员阵容姚晨、倪大红“父女”搭档
原生家庭给予孩子的东西是很难抹去的烙印
例谈父母心理亚健康对孩子心理成长的影响
试论原生家庭对人的性格形成及婚姻观的影响
从投射性认同角度谈原生家庭对个体亲密关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