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去的书声

2019-09-10 07:22覃宝亮
广西文学 2019年7期
关键词:山坳山路教室

覃宝亮 广西都安人,长期从事新闻报道和文秘工作。在《广西日报》等刊物发表散文、报告文学《斧凿声声》《风雨中的断垣残壁》《带上父母游北京》《不信春风唤不回》《拐卖风留下的思考》等。曾参与纪实文学《都安人》《王任光故事》等编写工作。现供职于都安瑶族自治县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工作局。

时光荏苒,流年似水。初秋时节,我踏着洒满阳光的群山小道,回到我的故乡——复兴村,寻找故乡求学的那些斑驳的风华故事……

我走进弄远屯——一个深凹像天坑的峒场,只见八九个破败废弃的房屋掩映在杂草丛中,这些破败的房屋已没有先前冒着的炊烟。而东面山脚下屹立在杂草丛中的那两堵残损不全的红砖墙,是我启蒙的起点和求知的摇篮遗迹,它以前叫弄远校点,那是我求学的第一站,我人生的第一所学堂。

弄远校点始建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末,由乡亲们献工献料搭建起来。校舍是两间不足一百平方米的砖瓦房,右侧连着两百多平方米的运动场。这个运动场除了是学校操场,还是附近群众看电影和召开群众大会的场地。我们的教室虽说比民房漂亮而稳固,但也仅仅是两堵红砖墙,屋顶的瓦片椽条还是很不体面,雨天漏水是常有的事。特别是遇到滂沱大雨,一股山洪从墙基汩汩地流进教室,此时我们只能挪动课桌凑成一堆上课。教室的一侧砌起一米多高的墙,上面是通透式的围栏,人随便攀爬进入教室。冬日,高寒山区刺骨的寒风吹得我们手脚冻肿,老师只好布置我们每人从家里背来柴火,在教室里生一堆火,让同学们取暖。下课后,同学们从家里带来的冰冷的午饭,也在火堆边囫囵吞下。

我的第一任老师是一位外村来的中年男子,他上课时总是背着个印有“为人民服务”或“毛主席万岁”的语录袋,扎着腰带,像个随时准备上战场的战士。但他很和蔼,一点架子都没有。我入学的第一本语文课本,是他用都安特产的沙纸钉制,并用他漂亮的正楷毛笔字抄写而成的。我和同伴们在他的手把手的教导下,学会写毛笔字。我们那时候的作业都是用毛笔写的,不像现在的学生,一年写不了一次毛笔字,像乡绅腊月写对联。

弄遠校点的学生来自周边九个峒场,学校开设有一至三年级复式班。每个年级学生十名左右,老师就一个人。来这里教书的老师,都是代课老师或者民办老师,他们的待遇比较寒酸,但是他们在教学上一丝不苟,细心呵护我们,在生活上尽其所能,精心帮助我们。学生和家长们对老师敬重有加,彼此有着共同的心愿:适龄儿童个个都能上学。我们也没有因为家庭困难而失学,只是没有谁怀疑弄远校点会在撤并之中轰然倒塌,还有多少人能记住它是曾经的启蒙之地?

高山巍峨,草木繁茂。通往我的第二个启蒙之地的山路早已被婆娑树木杂草封存。我驱车绕道来到一个叫加兵的坳口,这是我第二个启蒙之地。四年级时,我离开弄远校点来到当时的复兴中心小学就读。复兴中心小学位于加兵的山坳口。这个坳口容得下一个篮球场那么大的地方,村办公楼立于坳口北面,办公楼前面就是一个篮球场。四至五年级教室和一间教师厨房立于篮球场两边的山坡上,另一处陡峭的土坡上,是村附中的一排教室。学校的四周是通往各个居民点的山路,这些山路连着全村数十个山民居住的峒场。最远的峒场到村部要走两个多钟头,每天学生从四面八方翻山过坳,走的是羊肠小道,每个学生必须练就快速走山路的本领。

我家距离复兴中心小学有四公里多的路程,比弄远校点路程远三倍。这条路要连续下两个陡峭的山坳,绕过三座山,我和同伴们每天都要小跑才能赶得上上课时间。下雨天或是寒冷秋冬,山路两边的草丛被雨水或露珠压弯,挡住去路。为了衣服不被淋湿,父母特别为我们准备一条小木棍,一边走路一边用木棍打落路两边杂草上的雨水或露珠。放学回来走的是上坡路,山坳很陡很高,我们走一小段路就要休息一会儿。有时太累了,同伴早已上到山坳顶端,我还在山坳底踽踽独行,气喘吁吁,心口怦怦直跳,甚至喘的气都是从耳朵出来的。冬天昼短夜长,我有时回到半路就已天黑,这时总会感到十分孤独和害怕,心想为什么出门总有走不完的山路、爬不完的山坳。

复兴中心小学自然要比弄远校点热闹,人多嘛。学生三百多人,一个初中班住校,十多位老师来自各个地方。最让我们敬畏的是体育老师兼音乐老师,他先前在北京部队服役,复员后到我们小学任教。体育课时,他按照部队标准训练我们的队形,立正、向右看齐、向前看、向左转、向右转、齐步走、一二一……每个动作他先示范,然后让我们练到正确为止。训练列队时,他要求我们站好队,然后用拳头直接从头至尾猛插过去,没站好队的同学就会被拳头插中。因此我们不敢懒散,而且做得很有范儿,常常有家长驻足观看。他还成立学校文艺队,每到重大节日,文艺队就在群众大会上表演节目,有时候还与兄弟大队举行联欢活动。遇上全村群众大会,我们全体学生都要参加会议。当然,这些都没有影响到学校的教学秩序,相反还让我们更多地了解到大人们要做的事情。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全国普及高中的浪潮滚滚而来,复兴中心小学在已开设有初中班的基础上,再开设高中班。从此全村的学生不出村,就可以直接从小学读到高中。学校原先的场地容不下我们了,于是,复兴小学改为加兵校点,复兴小学迁移到离加兵坳一公里的弄托屯选址重建。

学校迁建,完全靠全村各个生产队出工投劳。学校建的是泥瓦房,各生产队出劳力,每天在工地上,能工巧匠全上阵。他们挑来一担担泥土,一桶桶地夯实,舂出一堵堵山墙,使尽祖传建造泥瓦房屋的技艺为他们的子孙后代造福。我们目睹这些能工巧匠的执着,他们对晚辈及子孙的厚爱全写在黑黝黝的脸上和渗透汗渍的衣服里。当然,我们也不是旁观者,我们一边上课一边以勤工俭学的方式参与学校建设。老师组织各年级学生翻山过坳,走两个钟头山路到一个长着茂密树林的峒场去砍伐木料,然后运到学校作为建筑材料,我们还到附近峒场去运来瓦片。一个秋冬季节,我们终于把新校舍建好了,两排崭新的泥瓦结构的校舍依山而起。坐在散发着泥土芳香的教室里上课,师生们脸上堆满成就感。寒来暑往,这里飘荡着琅琅书声,校舍也逐步得到改善,学校还增建了钢混结构的教学楼,用上了电。一批批学生走出复兴村,走到更高一级的学校。

如今,曾经的加兵校点,那些土木结构的教室有的早已被村民复垦,有的建起了民房。教工宿舍和食堂推倒改建成候车亭,上面架满各种网线连到屹立着的村委办公楼。后来的复兴小学,两年前也人去楼空,两栋教学楼像废弃的养殖场渐渐斑驳在风雨中。

回到复兴边界的路上,我伫立在山坳口上,眼前是层层叠叠的山峦,一个接着一个的峒场。我在心里一遍又一遍地默念一个名字:复兴。这是我的家园、我的故乡;复兴,莽莽群山构筑的人类栖息的板块,两千壮瑶子民的摇篮;复兴,在不断地肯定和否定自我之中展现出它的历史画卷,乡亲们在肯定和否定中找到了自我的人生舞台。四十年来,他们从庄稼汉变成了农民工、商人、市民……有的全家老少一去不回头。山村里留下很多因主人外迁无人居住而废弃的房屋,各个校点和复兴小学渐渐化作一片片残垣断壁,它们构成山野一道独特的风景。如今山里多了茂密的草木,少了喧闹的人声;添了一条条“乡”字公路,远去了琅琅书声!复兴村,仍然是雄心勃发和风姿绰约,乡亲们纵然天南地北,复兴依然是他们的根。远在他乡的乡亲们,通过一段段视频、一行行文字、一句句语音聊天维系着乡亲、乡情和乡愁。恍惚间,远去的琅琅的读书声随风扑面而来……

责任编辑 韦 露

猜你喜欢
山坳山路教室
三条山路
不要在教室打闹
杨鹤鸣
忆秦娥·打酸枣
长时间待在教室更容易近视
酝酿睡意
山海经
山路
山路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