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永婷
一、中国电影发端时期的传统文化浸润
无论东方文化还是西方文化都有向优秀的先知先觉者致敬,以感谢他们创造的积极的精神文明的财富,使得这些文明活在人们心中,激励人们正念、正信、积极努力。然而一些傳统的落后的思想也存留在人们心中,这个需要慢慢的“去其糟粕”。
1905年以后中国电影摄制开始停滞了几年,究其原因是被当时的政治与思想所影响。1913年出现了第中国历史上第二部电影故事片《难夫难妻》,一个固定机位,用文明戏的手法进行表演,用嘲讽的方式反映了包办婚姻,里面也包含着礼仪“孝道”和“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儒家的思想文化。由于当时中国整个经济发展的不好,中国一些地方成为了半殖民半封建的地区,让其中一些人在电影里面寻找商业性,为了迎合当时民众的低级趣味所拍摄,让中国电影一味的去模仿外国电影。1920年梅兰芳主演的《春香闹学》与《天女散花》注重运用了电影的手法,成为了当时较高水准的影片,其中内容也是中国戏曲和民族文化结合。1924年郑正秋《玉梨魂》取得了当时的巨大成功,他从女性生活的视角进行拍摄。传统的儒家思想里面“重男轻女”,女性地位是极其低微的,这也说明了当时人们思想慢慢的进步。
1931年,中国电影出现了第一个黄金时代,出现了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内容里面也包含着女子的“三从四德”以及“浪子回头”。大批的优秀电影也接踵而至,如《压岁钱》、《十字街头》、《马路天使》等,出现这样的原因是因为政治上:“九·一八”事变改变了当时的政治格局,加速了人民对自由民主和平的渴望,以及人民当时对心理上寄托的需求。思想上:由于世界电影的成熟发展,一些经验和技术也被带回中国。抗战时期,经历了一系列苦难的中国人民所拍摄的电影主题也是关于抗战和期待和平的,如《一江春水向东流》。
二、全面发展时期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与繁盛
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国电影的体系各项开始建立健全,《白毛女》、《新儿女英雄传》、《人民战士》等反映了当时人民空前的革命热情。这一时期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歌颂新生活,歌颂工农兵,使中国电影得到了一个蓬勃发展。但文革之后中国电影经历了一个“灰色”时代,电影文化事业遭受严重破坏。
1979年是最要的一年,中国电影开始迅速复苏,影片的风格样式趋于多元化,并且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气质的独特影像风格,以及蒙太奇的创造性结合和运用。之后,中国的第五代导演崛起,例如:陈凯歌《黄土地》、张艺谋《红高粱》、张军钊《一个和八个》、田壮壮《猎场扎撒》等。他们不仅将拍摄的技巧以及镜头运动都展现的很好,影像风格也融入了中国元素,对于声音的制作和处理也融入了中国的民族乐器特色,比如:唢呐、二胡、古筝、琵琶等。《神秘的大佛》是格式形态多类型的影片,其中的思想影响了很多武侠题材的片子;《黑楼孤魂》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第一部内地由穆德远执导拍摄的立体声恐怖片,是中国电影史是另一座里程碑。
2009年,是新中国成立的60周年,《建国大业》、《建党伟业》这些主旋律的片子拔地而起,其中明星与电影时代背景相结合,使得这些商业片不再局限于单一类型,而是开始尝试思想性、艺术性、商业性的结合,在赢得观众口碑的同时,也获得了市场的好评,票房大卖,有力推进了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与繁荣。
十九大以来,新时代的中国电影产业愈发成熟,在制度政策越来越完善、科技高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国涌现出了越来越多的“重工业化”的电影作品,例如成为内地动作片标杆的《战狼》、写实风格的军事题材电影《红海行动》、以及电影特效十分精良的科幻片《流浪地球》,这些影片不仅弘扬的了爱国情怀,而且还显示出了我国在电影特效技术以及科技创造力方面的极大进步,完全折射出了当代中国愈发强大的科技实力以及愈发自信的民间文化。在导演手法和剧本创作方面,近年来的中国电影也有了长足进步,2016年冯小刚执导电影《我不是潘金莲》首次运用了圆形构图,开创商业电影大胆试验的先河;2018年《我不是药神》的剧本堪称现实主义的经典之作,其中关于人性反思和人性思考,使得中国商业片更上一个层次,使得人们拍手称赞!在票房上也取得了不朽的成绩!
电影和时代主旋律相结合,必定成为电影发展的方向,引起人们共鸣,使人们产生一种强大情怀在其中。未来电影的趋势也将是商业片与主旋律相结合,这样不仅使得人民在精神文化思想上得到了满足,更是一种时代发展的必要!
参考文献
[1] 钟大丰,舒晓鸣. 《中国电影史》
[2] 贾磊磊. 《影响中国电影史进程的9部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