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阿玲
【摘要】:曾经有人说,如果把世界上的书都烧掉,只能留一本,那么,这本书就是《理想国》。可见,该书思想的深邃。本文要讨论的是理想国中的一个关于洞穴小故事,寥寥数语,在后世却有很多研究者潜心专研,读出了很多不同的意思,本文就将对洞穴理念作基本的介绍,追本溯源。但更着重于现代学者对洞穴理论及其比喻义的梳理,从而得出自己的看法。
【關键词】:洞穴理论;灵魂自由;善的理念
在《理想国》第七卷中,苏格拉底和格劳孔为了讨论受过教育和没有受过教育的区别时说,假设有一个洞穴式的地下室,有一个长长的通道可以通向外面,有一些人从小就被困在里面,且手脚都被绑起来,他们都无法转身,只能面向洞穴里面。故这些人只能看到外面投射进来得光亮。而在这些人后面有一堵矮墙,矮墙的后面有人拿着石料或者其他材料做成的假人或者其他的一些事物,高高地举过矮墙,这样,就形成了一种类似皮影戏的场景。外面的阳光照射进来,把超出矮墙部分的假人和假的事物都照射出影子投在洞穴里面的墙壁上,那些困在洞穴里的人就以为这些假的事物的影像就是事物本身。然而,当他们接受并习惯了影像是事物本身的时候,他们可能并不想走出洞外,这时候,如果有人硬拉着其中一个人走出去的时候,他可能不愿意出去,你需要使劲用力拖拽,当把这个人拽出去后会,这个出了洞穴的人并不能马上接受洞穴外面的光亮,也不能接受外面的世界才是真实的。一开始他可能容易接受外界真实事物的阴影和真实事物在水中的倒影,以及容易接受黑暗和月亮比接受太阳和光明更容易。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还是能慢慢接受真实的世界。当他接受并理解了真实的世界之后,他就会为以前的自己和在洞穴里的人感到悲哀。并且不会愿意再回到洞穴。如果这个人再回到洞穴里,也必然不会一下子就适应洞穴里面的世界,如果此时,他再和那些已经认可影子是真实的世界的人评价和讨论影子,他必然不会附和那些人,因此会被当成异类。如果此时洞穴里进行选举,这个已经见过外面真实世界的人必然不会再想要和这些未出过洞穴的人争夺什么权力。因为他已经不屑于这样做。而如果他执意要把在洞穴里的人拉出去看真实的世界,他就有可能被这些没有开化而不愿意出洞穴的人砸死。
苏格拉底接着说,把洞穴的世界当做真实的世界,外面的光亮比喻为太阳的能力,人从洞穴内上升的过程就是人在追求善的理念的过程。而一旦见过了外面的世界也即善的理念的人,是想永远停留在高处善的理念的世界,而不想再回到流俗中去了。
然而,各路研究者,对于洞穴理论的隐喻都给出了不同角度的角度。万娟娟在《柏拉图“洞穴隐喻”解析》中说,通过洞穴里面人的处境的描写,面写出了一般人对于对于自己所处状态的一种蒙昧性的认识,看到的都是事物的假象或影像。人要想获得真相,必须想方设法从这些处境中挣脱出来。后来作者又说了被解放的艰难,说是这个洞穴上升的艰难过程,也代表了认知的艰难,美化了苏格拉底。以及重回洞穴的孤独,因为重回洞穴意味着要回去接受蒙昧的世界以及与蒙昧中的人们会形成思想上的碰撞。但是仍然选择了回去,也代表了一种选择的艰难。所以说,教育的理念不是创造,而是肯定灵魂本身就具有视力,教育者的目标就是在此基础上把握正确的方向。
陈冀在《柏拉图<理想国>洞穴喻中的正义与幸福》中,在假设的强制哲人返回洞穴中并不与柏拉图正义理念相矛盾以及对洞穴比喻和整个城邦的构建是反讽的表述,在这两个假设前提对的对比中,作者说道,由于《理想国》是对话录的形式,不可能吧这两条线索始终完整呈现,通过补充对话录里面没有说完全的话,可以总结出更加完整的理论体系,对于在城邦中找到的正义,要把它带入灵魂中看是否成立,反过来也一样。并认为这才是《理想国》中采取的类比分析的方法。其实作者在这篇文中主要探寻的是洞穴理论中的正义问题。
刘丹丹在《柏拉图的洞穴隐喻女性主义解读》中,把洞穴比作女性的子宫,囚徒在洞穴中比喻为人在母体中的那种混沌无知和愚昧的状态,无法用客观的阳光来看待真实的世界,只有他走出母体,才能顿悟去寻找真理,求取智慧。作者随后从词源上考证了物质,母亲和子宫三者的内在联系。揭示在洞穴隐喻中,男性和女性的二元对立,男性一直是理性和主体的象征,而女性一直介于男性和野兽之间,沦为感性和客体的象征。作者并在该文中谈论了这种二元对立的哲学基础是柏拉图崇尚灵魂自由,认为“一切灵魂都是不朽的”,灵肉是可分的,男女身体的二元可分性,从而说明与男性相关的理性等价值观值得被推崇,与女性相联系的感性等价值观就处于被压抑的状态中。因此,追求男女平等,就要首先破除西方哲学源头的男女二元对立的哲学基础。
刘继阳在《有关柏拉图的“洞穴理论”的一点思考》中说,善的理念就像光源一样,吸引着人们去追寻它,从而通向理想国。若想成为一个理性的人,不被现实所愚弄,就必须向“善的理念”靠近。作者在该文中,把“善的理念”比喻成了人性,也就是人的欲望,而欲望是分善恶的,善的欲望促使人向上,向好的方向发展。而坏的欲望则相反。他在文中总结,柏拉图把善的理念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和目标是柏拉图美学理论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环节,也是一个伟大创举。现在我们该认识到这个理论有局限,人类社会的恶发展的动力是促使人的全面发展。
洞穴理论之所以能延续至今,研究者前赴后继,不同时代不同处境的人都能从该比喻中读出不同的启发。横看成岭侧成峰,不管是正义与幸福也好,女性主义也罢,或是“善的理念”。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千人千面,百家争鸣才能更有助于学术的更好地发展,有助于洞穴理论更贴近哲学源头也更贴近时代发展。
参考文献:
[1]柏拉图著. 郭斌和, 张竹明, 译. 理想国[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6: 7.
[2]万娟娟,《柏拉图“洞穴隐喻”解析》[J],天中学刊(学报核心),2015第11期56-57
[3]陈冀,《柏拉图<理想国>洞穴喻中的正义与幸福》[J]哲学百家,总第498期,2015第2期100-101
[4]刘丹丹,戴雪红,《柏拉图的洞穴隐喻女性主义解读》[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5(1)第1期34-36
[5]刘继阳,《有关柏拉图的“洞穴理论”的一点思考》[J].商,2013(19)116-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