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三立足”提高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有效性策略研究

2019-09-10 07:22吴飞娜
少男少女·教育管理 2019年7期
关键词:拓展阅读实施策略小学语文

吴飞娜

摘 要:拓展阅读是以课文为中心,向课外拓展延伸,它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他们潜在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还能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笔者从三个方面探讨提高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有效性策略:立足文本,找准阅读拓展点;立足教材,选准教学时间点;立足课堂,教给阅读的方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拓展阅读;实施策略

课外阅读不仅是语文活动的主要内容,而且是课内阅读的有效补充和延伸。学生的成长不仅来源于课堂,还来源于生活,来源于拓展閱读。在当今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实施拓展阅读逐渐成为语文教师关注的热点。那么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实施拓展阅读能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呢?

一、立足文本,找准阅读拓展点

(一)以疑难点为阅读拓展点

在平常的课堂阅读教学中,学生遇到一些不理解的问题,如果教师能适时地出示相关材料引导学生阅读,能帮助学生快速突破疑难问题。如教授《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学生对于伯父的理解只局限于他送“我”两本书,让“我”好好读,这是不够的。对此,笔者提供了鲁迅为少年儿童翻译儿童文学作品的相关信息,从而使学生理解鲁迅不仅关心他的侄女,他的心里还装着全中国的少年儿童,装着祖国的未来。理解伯父救助车夫一处时,笔者补充了巴金记录鲁迅追悼会情景的一段文字。当那位黄包车夫出现在追悼会上的资料出现时,学生才真正明白,鲁迅先生对那位车夫的帮助,原来在他的心里留下了这么大的震撼,从而体会到鲁迅先生为什么会受到那么多人爱戴。

(二)以单元相同或相关主题为阅读拓展点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有一个单元的主题是“感受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为了激发学生的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怀,笔者在他们学习四篇课文后,布置学生利用课后时间搜集中国封建社会时代所受的屈辱和新中国取得的成就的资料,以及推荐学生观看相关的影片,再进行交流。学生通过搜集和观看、交流,不仅拓宽了知识面,还增强了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怀。学生纷纷感叹道:“我们要好好学习,不能让历史重演。”“我们的祖国强大起来了。”“我们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在学习关于鲁迅先生的专题单元后,笔者推荐学生阅读著名作家萧红和巴金对鲁迅先生回忆的作品;在学习《有的人》时,笔者出示鲁迅先生的遗嘱,再出示毛泽东对鲁迅先生的高度评价,让学生进一步了解鲁迅先生的崇高精神,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全诗。学完整组课文后,笔者开展“鲁迅读书会”,谈谈大家心目中的鲁迅。这样学生对鲁迅就有了更深的认识。这个时候再推荐阅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Q正传》等文章,学生读起来兴趣会更浓。

(三)以一篇文章到整本书为阅读拓展点

教材中有许多中外经典作品,学生只有读进去,感受语言的魅力,才能真正体会阅读的快乐,才能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和动力。如学习了《猴王出世》一文后,学生认识猴子的特点,领悟作者精炼、富有节奏的语言特色后,笔者让学生猜这个美猴王关在炼丹炉里,他会怎么说、怎么做。学生猜后,笔者再出示原文,进行对比阅读,激起了学生的阅读整本书的兴趣。另外,《冬阳·童年·骆驼队》是林海音的《童年旧事》的序,学完这篇课文后,教师可以推荐学生阅读《童年旧事》这本书,感受小英子童年时的故事;学习完萧红的《祖父的园子》,教师可以推荐学生阅读的她的作品《呼兰河传》,了解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东北小城呼兰的种种人和事……

(四)以课文作者的其他作品为阅读拓展点

教材收录了古今中外作家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学完课文后,及时推荐作者所写的其他文章或书籍,不仅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作者及其文风,也可以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如学习了《猫》《爬山虎的脚》《草原》等课文后,笔者就推荐学生阅读老舍先生的其他作品集《骆驼祥子》《茶馆》等,感受“人民艺术家”语言的魅力。

(五)以课文表达方式借鉴为阅读拓展点

低、中、高三个年段的教学重点各不相同,低年级重视识字、写字教学,中年级和高年级比较重视引导领悟和学习表达方式。借鉴课文的表达方式组织拓展阅读,能够帮助学生扩大阅读量的同时,领悟并强化课文的表达特点。《富饶的西沙群岛》是采用“总—分—总”构篇方式;分述部分又分别采用“因果”“并列”“总分”顺序连句成段,这是小学三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学完课文后,为了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这些连句成段的方式,笔者就推荐学生阅读《可爱的家乡——大理》《南海明珠》两篇文章,通过表达借鉴式拓展阅读,实现巩固和强化的目的。

二、立足教材,选准教学时间点

拓展阅读可以根据课文的内容、类型以及教学的需要,把他们安排在课前、课中或课后三个时间段。

(一)课前拓展——储备知识

拓展阅读安排在课前,有利于学生做好知识储备。比如在教授《生命 生命》一课时,课前布置学生搜集作者杏林子生平经历及“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症状,了解与她有着相同命运的人和事。比如海伦·凯勒、霍金、张海迪等的事迹,了解他们怎样与生命抗争,感悟生命的意义,让学生树立不向命运屈服、敢于向残酷命运挑战的信念。

(二)课中拓展——加深理解

把拓展资料安排在课中阅读,可以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突破教学的重点,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如在教授《草船借箭》一课,为了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周瑜、诸葛亮这两个人物多方面的性格特点,在原有课文提供的信息基础上,笔者出示《孔明借东风》的阅读材料。学生就可以在阅读同一个主题的两篇材料中,进行对比、整合,信息之间互相渗透、互相补充,很容易就总结出了他们的人物特点。

(三)课后拓展——拓宽视野

为了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拓宽视野,教师可以在课文学完后,有针对性、有计划地向学生推荐相关课外读物,实现阅读向课外、课后延伸。原著篇幅比较长,又不易理解,所以,笔者会引导学生边读边画比较重要的信息或者自己感兴趣的句子,阅读以记述事件、人物的材料,帮助他们对所读资料进行总结、提炼,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读后的认识、感受;做好摘抄、写好批注,这样学生的学习能力就能得到较大的提升,视野也可以得到拓宽。

三、立足课堂,教授阅读方法

(一)阅读名著时,可以选用华罗庚的“厚薄”阅读法

华罗庚的主张是先将书读“薄”,即要学会概读。比如在阅读《水浒传》时,笔者让学生先翻看目录,了解大概内容,接着引导学生注意书的前言、章节的导引段落、总结段落和知识间的转折语句。因为它们往往揭示了知识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的内在联系。这样学生领会了知识的概要,对《水浒传》的阅读就是读“薄”了。其次,读书要“由薄到厚”,即要学会细读。细读时,引导学生勤于思考,理解才能深入。可以带着自己的思路去揣摩作者写作的意图、精彩段落的描写方法等等,在细读过程中,联系到的内容越来越多,书就渐渐变“厚”了。

(二)阅读喜欢的书籍时,可以选用爱因斯坦的“总分合”三步法

在推荐学生阅读《中华上下五千年》这套书时,笔者就让学生运用爱因斯坦的三步读书法。学生先通过封面的简介或是别人对这套书的评价了解了全书的内容,再略读全书,重点略读书中的重点或是自己感兴趣的部分,最后把自己的思考、感受结合起来,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爱国主义教育。

(三)阅读连续性不强的书籍时,可选用鲁迅的“跳读”法

鲁迅的跳读法即是遇到不明白的就跳读,与后面的内容联系起来,就很容易明白了。这种阅读方法可以节省很多时间,提高阅读速度,从而把精力放在整体理解和重要的内容上。例如阅读名著《红楼梦》,学生可能对书中的很多习俗或是情节、背景不是很理解,就可以运用这种方法,让学生跳读。因为后面的章节会对前面的内容进行交代或是解释,或者可以查阅资料解决这些问题。这样做不仅可以提高阅读速度,还对这本书有比较完整的认识。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阅读方法,如陶渊明的“会意读书法”、老舍的“印象法”、巴金的“忆书法”……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读书方法,不仅让阅读有趣,而且更加有效。

综上所述,拓展阅读对语文教学起着重要的作用,只要教师立足文本,适时、适度及多元的拓展阅读,立足课堂,教给学生一定的阅读方法,定能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猜你喜欢
拓展阅读实施策略小学语文
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策略与延伸有效路径
浅谈小学语文趣味识字教学
ERP在大型购物中心的应用研究
增强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