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乐都区作为海东市核心城区,随着城市建没的快速发展,城区内住户拆迁力度较大,由此引发的犬只弃养现象十分普遍,流浪犬数量随之增多,安全隐患突出,引起的社会问题备受瞩目。为加强犬类饲养管理,该文针对犬类饲养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3条建议。
关键词:海东市;乐都区;犬类管理;思考
中图分类号:S858.292
文献标识码:B
doi: 10.3969/j.issn.2096-3637.2019.07.020
0 引言
随着城市建没快速推进,城镇人口急速增长,城市居民养犬数量与日俱增。据统计,乐都区市区常住户数约37 700户,城区及其主干交通沿线犬类饲养底数约4 000只,由于海东市尚未出台犬类饲养管理的法律法规,居民养犬自由发展,管理滞后,致使广场绿地、人行道、居民小区等公共场所犬只随意窜动、随处排泄,影响市容卫生和居民生活环境。特别是犬只伤人事件屡见不鲜,感染人犬共患传染病疾病的可能性加剧,居民人身安全受到威胁。因此,海东市在推进现代文明城市建没的新征程中,强化犬类管理势在必行。
1 犬类饲养存在的问题
1.1 城市建设加快推进,弃养犬只逐年增多
乐都区作为海东市核心城区,城市建没加快推进,位于城市核心区范围内的碾伯镇城南片区8个村和城北片区15个村先后进行拆迁,近7 000户农户家庭宅院随之拆除,均需安置到住宅小区生活,加之修建民小公路和国道109线乐都至平安段改扩建工程,近1 000户农户搬迁安置,致使农户原先饲养的大量犬只得不到有效安置便成为弃养犬。同时,外来务工人员由于流动性较大,居无定所,遗弃饲养犬只比较普遍,使乐都区流浪犬数量逐年增加,无人管理,安全隐患突出。
1.2 流浪犬无人管理,环境污染不可小觑
乐都区由于城镇化的迅猛发展,导致大量的犬只弃养,弃养犬随之成为无人管护的流浪犬,犬只饿死、病死及车辆碾轧致死随处可见,死亡犬只尸体得不到及时有效无害化处置,蚊蝇滋生,不但造成环境污染,并且檄易造成狂犬病、钩端螺旋体病、沙门氏菌病、布氏杆菌等传染病及犬疥螨病、犬细粒棘球蚴病、犬钩虫病、犬复孔绦虫病等寄生虫病对人的传播,安全隐患巨大。同时,流浪犬采食随意,肠道疾病高发,糞便污染严重,直接威胁犬类健康养殖。海东市目前犬只厂体快速收集并未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和流浪犬处置执法职责不明确,也未建没流浪犬收容专用场地,流浪犬引起的人居环境污染已成为青海东部宜居城市不和谐的音符。
1.3 城市居民养犬缺乏约束
海东市在犬类管理上尚未出台地方性法规,也缺乏规范文件的指导,犬类饲养管理面临无人管控的局面,没有统一养犬准入规定,也没有制定强制免疫和检疫规范,养犬人白律意识不强,维护环境卫生、创造十净和谐社区的意识淡薄,重视饲养,轻视管理,公共场合随意遛狗、人行道牵狗散步随意为之,并且缺乏主动清理犬只粪便的文明行为。
2 建议
2.1 制定养犬管理法规,依法加强养犬管理工作
建议海东市人大常委会将海东市养犬管理纳入市级立法规划,由海东市人大常委会法制和监察司法委员会牵头,由市公安局、市政府法制办、司法局、农业农村局、卫生健康委员会、市场监督管理局和城市管理局为成员单位,结合海东发展实际,借鉴其他城市的养犬管理的立法经验,负责起草养犬管理条例,最终由市人大常委审议通过并颁布实施[1]。通过制定、出台养犬法规,依法明确公安机关是城市养犬管理的主管部门,负责做好海东市养犬摸底调查、登记造册、违法养犬的处理以及捕捉、收容和处置弃养权、无主犬和流浪犬等工作,杏处犬只扰民、伤人等治安案件;区农业农村局动物卫生监督部门负责犬瘟热、犬细小病毒性肠炎、狂犬病等犬类疫苗的贮备和供给,加强对犬类狂犬病的疫情监测、犬类的检疫、免疫和诊疗许可管理,组织对流浪犬、疫犬、犬尸及疫点的无害化处理等工作;城市管理局负责对公共场所摆摊没点进行售犬行为和市民携犬外出影响市容环境卫生行为进行取缔、劝导等的查处,配合公安机关捕捉流浪犬、弃养犬、无主犬及查处无证养犬、违法携犬外出等行为;卫生健康局负责人用狂犬病疫苗的供应、接种、病人救治和人狂犬病疫情监测等工作[2];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负责犬只经营活动的监督管理;新闻媒体发挥舆论导向作用,做好相关法律、法规和卫生防疫知识的宜传报道工作,营造文明养犬环境氛围。通过整合执法资源,明确各部门在犬类饲养整治中的职责权限,形成部门联合发力的管理态势,促进养犬行为和养犬经营活动步入法治化轨道,树立文明养犬社会风尚。
2.2 建设流浪犬收容管理场所,依法处置流浪犬
建议市级政府统筹工作力量,城市管理局会同住房和城乡建没局在远离城市居民区,相对闭塞区域规划选址犬只收容站,组成队伍相对稳定、分工明确、管理有序的专业捕犬队伍,配备专用的捕兽网、麻醉枪等捕捉工具以及密闭运载车辆和车载消毒没施,按期进行流浪犬、弃养犬和无主犬捕捉,及时运送至犬只收容所豢养[3]。城市管理局加强与农业农村局动物卫生监督部门的协作,发现病死犬只,立即开展病死及意外死亡流浪犬的收集消毒及深埋焚烧等无害化处置工作,切实做好消毒灭源工作,严防犬传染病和寄生虫的流行,维护公共卫生安全。犬只收容站配备专门的饲养管理人员,安排注册兽医师兼职收容站犬只的诊疗、检疫及病死犬的无害化处置工作,做好收容犬只的基本信息登记工作,按照动物防疫规定,收容犬只严格采取隔离观察15 d的措施,隔离期间出现患病犬只由兼职专业兽医进行隔离治疗处置,隔离期满后健康犬只一律进行犬五联活疫苗免疫接种和驱虫,专业兽医负责监督收容犬只的饲养管理和健康状况,严格防止犬疫病流行。
2.3 加强养犬宣传引导,树立文明养犬新风尚
第一,宣传合法养犬法律知识,要求市民自觉遵守城市养犬管理规定,依法办理养犬相关手续,严禁饲养禁养犬品种及超过限养犬标准的大型烈犬。第二,宣传健康养犬知识,引导市民遵守犬类防疫规定,定期注射狂犬病疫苗和其他疫苗,重视犬只健康,及时到合法宠物医院诊疗患病犬只,犬只因病死亡,主动报告动物卫生监督部门进行无害化处理,严禁随意丢弃病死犬尸体和白行处置犬尸体,防止人犬共患传染疾病和寄生虫病的发生。第三,宣传卫生养犬知识,要求市民不得在人行道、楼院、楼道等公共场合纵犬排泄粪便,外出遛犬时随身携带宠物粪便收集袋,及时清理宠物排泄物并就近投放到垃圾箱,爱护周边环境卫生,积极创造十净靓丽新社区。第四,宣传文明养犬知识,让市民知晓摆摊没点进行售犬和无证养犬等危害性,科学普及防疫常识,犬只伤人后犬主人应积极对伤者进行施救,就近到卫生防疫部门采取外伤处理及狂犬病疫苗免疫接种等救治措施,平时还要加强防范饲养犬只乱吠叫、伤人、夜晚狂叫扰民现象。通过大力普及科学养犬知识,营造依法养犬、文明养犬的社会风尚,为建没美好文明和谐新海东增砖添瓦。
3 结束语
乐都区城市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城区常住人口连年增长,养犬数量会随之攀升,犬类带来的社会危害性不断增加,城市管理执法部门尽力降低犬类造成的环境污染、扰民、伤人等社会问题是建设文明和谐美丽宜居新城的重点。因此,要制定养犬管理法规、建没流浪犬收容管理场所等,引导市民白觉做到依法养犬、文明养犬,进一步促进当地快速、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 曾水清.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乐都区城市管理转型基本路径的初探[R]海东:海东市人民政府,2018.
[2]张建岳.新编实用兽医临床指南[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3:288.
[3]黄高明,顾留祥,曹玲娣,等.当前居民养犬存在的问题和建议[J].上海斋牧兽医通,2006(6):72.
作者简介:李积善(1971-),男,青海乐都人,本科,兽医师,从事斋牧兽医技术推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