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图片运用

2019-09-10 19:50:27徐心瑶
青年生活 2019年7期
关键词:词语交际词汇

徐心瑶

【摘要】词汇教学在对外汉語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有学者认为,要想简洁、流利地传达信息,词汇应用的准确度比语法的正确性更加重要。因此如何使用直观性教学材料进行词汇教学,让学生理解词义并掌握生词至关重要。本文认为结合任务型教学法,分析运用图片在词汇教学中的重要性、教学中常用的图片类型、结合图片练习以及运用多媒体资源等问题,有助于对词汇教学中的图片运用有一个新认识。

【关键词】关键词:对外汉语词汇教学  图片

词汇教学也称语汇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1]。刘颂浩(1999)[2]提出,词汇教学是语言教学的核心问题,是成人第二语言学习者最重要的任务。胡明扬(1997)[3]提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语汇教学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因为语言说到底是由词语组合而成的,语音是词语具体读音的综合,语法是词语具体用法的概括,离开了词语也就没有语言可言。因此,语汇教学理应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占据一个重要的位置。田卫平(1997)[4]也认为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比作为母语的汉语词汇教学要复杂许多。他将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特征概括为以词汇为核心,以语音、语义、语法、语用、文化为五维,各维之间交叉渗透、依存并容,构成多维度的网络系统。陆俭明(2000)[5]指出:“对外汉语教学,从教学内容上说——词汇教学,应属于重点教学内容,特别是初级阶段;一个外国学生要学好汉语,重要的是掌握大量的词汇,要有足够的词汇量,因此词汇教学应该是个重点,可惜现在大家对它的重视程度很不够。”杨惠元(2003)[6]在陆俭明先生的文章《“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法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阐明了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语法教学应该“强化词语教学,淡化句法教学”,也就是要扭转人们忽视词语教学,过分重视句法教学的倾向。可以看出,词汇教学重要的是让学生理解词义,掌握生词,最终在交际中运用。语言总是在一定的交际环境中使用的,因此分析语言现象,必须把它和所依赖的语境联系起来。

一、图片运用在词汇教学中的重要性

任务型语言教学是近几年交际教学思想的一种发展趋势,它是把语言应用的基本理念转化为具体实践意义的课堂教学方式。“任务”一词原指语言课堂上的练习。任务型教学法是指在第二语言教学中,教师根据具体的目标设计出各项词汇、语法和功能有机结合的交际活动,并通过进行这些活动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其优点是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任务型教学法的核心是以学习者为中心,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动机,调动他们的参与热情,学生通过完成任务活动来学习语言。

使用直观性教学材料是任务型教学法很重要的一种教学手段。直观性教学材料包括颜色卡片、图形卡片、照片、实物、模型、数字或拼音模板、组字板、图画、漫画、连环画、简笔画等等。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由于教学对象的多样性,图画的使用在各种直观性材料中显得更加突出和方便,它可以利用学生对直观形象的感知,帮助他们加深理解语言,提高学习效率。同时,图片作为一种“任务”,可以让学生在任务学习中获得语言能力。杨逸鸥(2007)[7]提出“目前,在我国开设的对外汉语教学课程中,使用图片较多的是口语课(或会话课),并且集中在初级阶段的教学中。现在使用的很多口语教材中都有图片,或是看图说话的练习,比如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的对外汉语本科系列教材——《看图说话》课本。”明显看出在口语课和读写课中图片有无法替代的优势。词汇是构成句子的建筑材料,交际的前提是有足够的词语,储存在大脑中的词语可以通过强烈刺激而具有可感应性。使用图片这种直观手段解释词义是一种强烈刺激的方法,可以把词语直接跟图画建立起联系,有利于培养学生直接用汉语思维思考问题。特别是初级阶段的实词教学,应该尽量使用直观手段。多种教学实践证明,通过图示而学习的生词,学生的记忆更深刻。

二、词汇教学中运用图片的原则

教学图片作为词汇教学中的一种重要途径,能够直观地形象概括词义,轻松地活跃课堂气氛,从而有效地提高词汇教学水平。所以使用图片进行教学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一)直观性原则

我们在教学中使用的图片要贴近生活,教师在备课时应尽量采用直观生动的图片,避免学生在陈述图片内容时因图片不直观而造成误解。清晰直观的图片能极大地提高课堂参与程度,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促使他们用汉语进行交际。

(二)启发性原则

日常汉语教学活动实践中,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学生在交际时不知道运用什么样的词语来恰当准确的表达,教师不应立即说出答案,应给予启发和提示,图片也应具有启发性,让学生自主思考,从而加深对词语的认识和记忆。

(三)广泛性原则

图片的选择要有广泛性,与时俱进,现代社会高速发展,学生平时在浏览社交软件时接触最多的就是图片,他们在碎片化阅读时接受大量图片的冲击,所以教师要根据课文词汇内容广泛选取最贴合词义的图片,有时新鲜贴合热点的图片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操练时,课堂上也不能让一个学生唱“独角戏”,一般来说,让一个同学来描述图片内容时,要注意调动其他同学的注意力和积极性。可以让他们复述同学刚才对图片的描述,再阐述下自己的描述,也可以通过两两互动或小组讨论的模式,从而达到让整个课堂“动”起来的目的。

(四)提前预设原则

教师要提前预设同学们对图片的反应,初学汉语的学生在表达时必然会对图片理解有误,教师要对其错误有一定的忍耐度,也要提前预设应对方法。如教“包裹”一词时,图片放出来,同学们的反应很可能会是“快递”,这是词汇发展变化的结果,毕竟现实生活中很少人说“包裹”,基本都是“快递”。但教师不能单纯地在他们说“快递”时解释这是“包裹”,可以详细解释比如“快递”就是本来把东西从一个地方运到另一个地方的过程,后来人们习惯把运送的东西叫快递,而包裹就指这个东西等。如果上课时学生对图片没有反应,老师应该做适当引导,例如他们说“快递”时先要给予肯定,再提醒学生用新学的词来说,这也符合启发性原则。

(五)有限性原则

这里提到有限性原则是指并不是所有的词汇教学都仅仅局限于图片教学法,有时候图片和例句结合、图片与情景结合、以反释正法、词素推测法、模拟演示法等都可以结合使用,最终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生词。

因此,教师在运用图片的时候,要注意引导学生,从直观形象入手,激发学生的潜在记忆,启发学生通过观察、想象形成口语表达。教师要根据图画内容,为学生创设具体而明确的语境,帮助学生完成训练。另外在教学中,教师要适应不同的学生,灵活应对。

三、怎样运用图片进行词汇教学

根据杨逸鸥提出对外汉语图片教学的基本类型有三类:第一,单幅图说话。单幅图画一般是将人物和动植物浓缩在一幅图画中,让学生仔细观察,说出它们的方位和状态。这项练习适用于初、中等学生。例如,学生用“动词+着”句型描述他看到的单幅图片:“屋子里挂着很多彩灯,墙上帖着一个红喜字。桌上摆着很多酒和菜。新娘和新郎穿着漂亮的衣服,笑着对我们说“欢迎,欢迎”,新娘忙着请客人吃糖,新郎忙着给客人倒酒,孩子们不停地说着,笑着,气氛非常好。”第二,看连环画说话。与单幅图不同的是,连环画的每幅画之间有情节的连续性,学生必须运用想象和联想将它们串联成一段有情节的叙述性话语。这项练习适用于中级阶段的学生。第三,看地图讨论。一般可以用全国地图讨论大的旅行计划;用省、市地图讨论制定短程旅行计划。旅行计划可以包括旅行时间安排、路线、交通和住宿等项目,将这些项目串联起来,并向大家说明旅行计划的本身就是一种成段的表达。这种讨论方法也适用于中级阶段留学生。这三种类型的图片基本适用于对外汉语教学的任何课型,反观词汇教学,不仅需要这三种类型的图片进行教学,还应根据词汇教学的原则来考虑。

本文所说的图片包括颜色卡片、图形卡片、照片、GIF动图等。词汇教学的原则从全面地角度来分析应该包括音、形、义、用四个方面。音指读音,包括听音认读,学生能听懂老师解释词义和读音,也能理解词义和形式;形指词形识别,包括汉字书写和形近字的辨析;义指该词在课文中的义项,分析词语的感情色彩,近义词和已混淆词辨析;用指语用,结合场景、义场、交际功能等对词汇进行分类,关注词语搭配如名量搭配、动宾搭配等,进行词汇之间的语际对比,考虑词义翻译时是否会产生误导,区分词类等。根据图片选取原则和词汇教学原则,下面从这四个方面论述如何运用图片教学。

首先,利用看图学发音。比如学习辅音“b”,用水波,拔草,布料,抱小孩的妇女等图片由可以学习到“波”“拔”“布”“抱”等词语;学习韵母“ong”,用水桶,龙,弓,彩虹,空杯子等图片学习“桶”“龙”“虹”“空”等词语。这样可以在语音教学的同时,增加词汇量,并用词汇来纠正发音。图片讲解词语的范围很广,可以用在名词,形容词,动词等大多数实词中。词汇教学可以和语音教学相结合,通过直接说明法释义元语言,刺激学生记忆。

其次,从形和义的方面来看,词汇教学和汉字识读写课程结合。每一个汉字看上去就像一幅画,有很多是象形字或者会意字,怎么能让学生更快更准确的记住汉字呢?因此可以使用一定的图片向学生展示汉字。比如简单的“山”“水”“休”等汉字。在教学实践中利用图片展示,学生记得更牢,这也是图片作为教学的一种刺激物的重要作用。图片结合例句教学是最直观的方法。比如讲“包裹”一词,“裹”字从俗字源的角度来解释:果实用衣服包着。(在字源网上都有相应图片,可直接下载)。学生很快能理解,能直接记忆“裹”的字形,“衣”和“果”组合起来就是“裹”。这时直接放一张“包裹”的图片,学生的回应度也很高。再例如“替”,也是俗字源形象化上面两个小人,下面一个嘴巴,解释造句“一个人替另一个人说话”,进而例句“你替我回答”、“我替你还书”。类似这样讲解就简单易懂。

最后从用的方面来看,实际上就是图片结合情景教学法来练习,让学生在语境内理解练习词汇的运用,有时也会拓展到句型教学。例如教师把10张水果图片放在黑板前,任意指其中一张图片,学生马上说出那个词。然后教师问:“你喜欢不喜欢吃......?”学生回答:“我喜欢(不喜欢)吃.......”。接着教师再问另一个学生:“他(刚才回答的学生)喜欢不喜欢吃?”这个学生根据刚才那个学生的回答再重复一遍。用这样的方式既复习了关于水果的名词,还可以学习人称的转化和选择问句。实践中,用图片教学学生更容易理解,由于其调动了学生眼、脑、口等多种器官参与学习,掌握的效果当然也要好得多,进而把知识具体化、形象化、深刻化。练习时,除了“闪现法”词卡教学,在课堂练习的操作技巧上,也可以用一对一的交际练习或者小组讨论的交际练习。一对一的交际练习,老师对学生或者学生对学生指图练习,可以促使他们主动地输入,通过交际项目的补充和练习,完成了从有意识的学习过渡到自然的习得。对学生来说,既可以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交际能力,又能自然而然地掌握交际中的一些技巧和策略。小组讨论在效果上与一对一式练习相似,但是讨论式需要学生运用更高的交际能力和更复杂的交际策略,对图片上理解有差异的信息,通过提问、反问、说明、辩论等环节进行信息取舍完成交际任务。

四、多媒体技术与词汇教学

“多媒体”是视频图像、音响、图形和正文在多层次上的融合,“多媒体教学”是将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内容整合为统一的信号,通过统一终端提供给教师和学习者使用的一种教学方式。现今社会,探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怎样运用图片不得不提到多媒体。著名的二语词汇习得专家Nation(1990)[8]提出:学习者在学习词汇的过程中要培养两种类型的能力,即:接受型能力和产出型能力。简而言之,所谓“接受”(receptive),是指学习者能够认识词汇;而“产出”(productive),是指学习者能够使用词汇。在词汇学习过程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使学习者在听到词读音的同时在电脑屏幕上看到词的形体。这样一来,声音和图像就可以一同出现在学习者的脑海中,使简单輸入变为复杂输入,使学生的大脑在同一时间对音像做出反应,从而有利于他们记住所学单词。不仅如此,多媒体技术还可以使学习者观看到包含所学词汇的视频短片,这样有利于加深他们对于所学词汇的印象,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他们了解词汇的用法。杨晶(2011)[9]也提到互动式多媒体SMART Notebook软件。Notebook软件是在白板软件中的一个课件创建应用程序,是一款功能强大、易于使用的协作学习软件。借助它,可以随时制作交互式课程,让学生享受与众不同的学习时光。

综上所述,对外汉语词汇教学运用图片教学法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直观记忆。运用图片教学法要遵循以上原则,以学生为中心,并通过进行课堂活动完成教学任务。现今运用图片更应与多媒体技术结合,最大限度地利用各种资源进行词汇教学。

参考文献

[1]刘珣.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M]. 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2000.

[2]刘颂浩. 阅读课上的词汇训练[J]. 世界汉语教学, 1999(4):12-23.

[3]胡明扬. 对外汉语教学中语汇教学的若干问题[J]. 语言文字应用, 1997(1):14-19.

[4]田卫平. 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多维性[J]. 世界汉语教学, 1997(4):72-79.

[5]陆俭明. 跨入新世纪后我国汉语应用研究的三个主要方面[J]. 中国语文, 2000(6):516-524.

[6]杨惠元. 强化词语教学,淡化句法教学-也谈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法教学[J]. 语言教学与研究, 2003(1):37-43.

[7]杨逸鸥. 浅谈图片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运用[J].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 2007(9):95-97.

[8]Goulden R, Nation P, Read J. How Large Can a Receptive Vocabulary Be?[J]. Applied Linguistics, 1990, 11(4):341-363.

[9]杨晶. 互动式多媒体与国际学校对外汉语词汇教学[D]. 复旦大学, 2011.

猜你喜欢
词语交际词汇
容易混淆的词语
情景交际
本刊可直接用缩写的常用词汇
找词语
一些常用词汇可直接用缩写
山东医药(2020年34期)2020-12-09 01:22:24
交际羊
文苑(2020年10期)2020-11-07 03:15:22
本刊可直接用缩写的常用词汇
词语欣赏
一枚词语一门静
交际中,踢好“临门一脚”
人生十六七(2014年7期)2014-07-31 12:1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