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燕
摘 要:在社会不断发展的大背景下,如何传承优秀文化的问题又一次摆在了大家的面前。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作为我国重要的文化遗产宝库,在增加学生对祖国优秀文化的认同感,促进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念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本文从扩大文化空间,优化阅读环境;引入课外阅读,彰显文化精神;模拟节日情景,提高表达能力三方面对如何利用传统节日文化的渗透来提升小学生的阅读素养展开了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 传统节日文化 核心素养 阅读教学
众所周知,小学语文是小学阶段的主要学科,对于小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语文基础的奠定具有重要作用。为了能够在传承传统节日文化的过程中培养小学生的阅读素养,使学生掌握基本的阅读技能,并能够对其进行灵活应用,笔者认为当代教师要更加重视传统节日文化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有机渗透,尽可能的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接触传统节日文化的时间,从而让学生在有所感悟的基础上提高阅读素养。而以下,便是对此的一些看法与实践。
一、扩大文化空间,优化阅读环境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想基于传统节日文化来培养小学生的阅读素养,就不能忽视对其文化空间的扩大。尽管小学语文教材中也含有诸多与传统节日相关的阅读材料,但是要想满足教学的需要仍然是不够的。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有意识的以传统文化内容为载体,从学生的阅读需求出发来扩大文化空间,从而达到优化阅读环境的目的。
为了能够扩大小学生的文化空间,我在教学中非常重视对相应阅读资源的渗透,以优化阅读环境。因此,在一次语文课上,我首先利用多媒体向学生们分发了提前准备好的一组阅读内容,分别为《团圆》《元宵节》《端午节》三篇阅读文本。之后要求大家选出自己最感兴趣的一篇文章,并根据学生的兴趣偏向进行了分组,从而在扩大文化空间的基础上优化了阅读环境。在这一基础上,我给予了每一组充分的讨论的时间,让大家说一说自己所知道的习俗和习惯。通过观察,我发现“春节”小组的学生们谈到了鞭炮、拜年、压岁钱等多种习俗。在积极地讨论中,我看到了大家对过年的期待。而端午和元宵小组的学生也纷纷提出来了粽子、元宵等美食。在这一阅读与讨论中,学生们的阅读素养也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二、引入课外阅读,彰显文化精神
传承优秀文化,提升小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小学教育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为了能够有效拓宽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全面感知到传统节日文化的精神所在,教师要积极引入一些适合小学生阅读的课外文章,并给予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从而借助对传统文化节日的直接接触来有效促进学生阅读素养的提升。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还应该利用适当的引导将传统节日文化的种子散播到学生的心灵深处,并使其尽快萌芽,茁壮成长。
传承优秀文化不可能限定在狭小的课内阅读中,而培养学生的阅读素养更需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材料,带学生接触更广阔的空间。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起对课外阅读的引入,以借助气息浓厚的传统节日阅读来彰显出文化的精神所在。因此,在课前,我便提前准备好了一些课外阅读,其内容大多与除夕、重阳等节日相关,如《温馨的除夕夜》以及《话说重阳》等。在做好充分的前提性准备后,我邀请学生们对其展开了自主阅读。一段时间过后,我以自我推荐的形式邀请大家谈了谈自己的阅读感受,并鼓励他人进行补充和完善。通过这一环节,学生们不仅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还有效提高了自身的阅读素养。
三、模拟节日情景,提高表达能力
每一个节日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风俗习惯,要想使学生真正体验到不同节日的魅力所在,教师可以选择模拟节日情景的方式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理解去尝试进行自主模拟和体验。同时,为了发挥出集体的力量,并提升学生的閱读素养和表达能力,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分组,并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合作讨论的时间,从而使节日情景的模拟更加真实、全面,更有助于学生们在思维碰撞与融合中提高自身的阅读素养。
为了在培养学生阅读素养,提高学生的阅读表达能力,我在教学中非常重视对节日情景的模拟。因此,在将学生进行分组并分发了相应的节日阅读文本后,我便安排了模拟任务,要求大家根据阅读中节日的内容进行呈现和创新,从而有效提高了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在给予学生充分的排练时间后,我随即按照顺序邀请大家进行了情景模拟。在情景模拟中,有些小组还自己设计了一些简单的道具,如春节组的窗花、中秋组的月饼、端午节的粽子等。通过这一节日模拟的方式,学生们的阅读素养得到了明显的提升,这对于我国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也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总之,小学生阅读素养的培养与教师教学方法的使用具有很大的联系。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起对传统节日阅读资源的选择,尽可能的利用传统节日文化来拓展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和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王永花.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培育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J].名师在线,2019(19).
[2]樊明凯. 论语文课程中传统节日资源对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价值[D].淮北师范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