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开放式教学是相对于以往封闭式教学的教学方法,学生在开放式的课堂中可以拥有开放的空间、开放的环境、开放的资源等等,是以学生为教学的中心展开的教学方法,提供给学生充分发展的空间,让学生通过主动探索获取知识的教学方法。在现代化的物理课堂中,教师可以构建相应的教学情境启迪学生,学生在情境的感染下增强对知识的理解,还要注重实验教学,让学生在实验中巩固知识,提升动手能力,同时,信息技术也是现代化课堂的主要教学手段之一,教师可以灵活应用,以此来提升物理课堂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初中物理;开放式教学;构建情境;实验教学;信息技术
在传统的初中物理课堂中,教师采用封闭式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整堂课都在向学生灌输知识,缺少必要的互动,学生对知识的疑问越积越多,严重降低了教学效果。鉴于此,在现代化的物理课堂中,教师可以应用开放式教学法,给学生自由的发展空间,激发学生潜在的学习积极性,主动获取知识。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亲自参与物理实验的机会,在实验过程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升自己的动手能力,从而发挥开放式教学对物理教学的促进作用。
一、构建生活情境,加深学生的理解
初中阶段的物理是学生学习物理的启蒙阶段,部分适应能力较差的学生还没有习惯物理课堂的学习。物理知识有很多抽象的知识和定理需要学生掌握,但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受到自身条件的限制,学习起来比较困难。针对这种情况,物理教师可以利用教学资源并结合实际生活,构建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熟悉的环境中感悟物理知识,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从而促进物理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提升。
例如,在学习《升华和凝华》时,结合实际构建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在课堂开始,我对学生说:“同学们,我们学习了物质之间三种状态的变化,今天要学习的知识比较特殊,大家在生活中都见过用烧红的烙铁放到冰块上,会有很多雾气产生,这种变化是从固态直接转为气态的,究竟怎么回事呢?我們一起来通过学习了解一下吧。”我通过语言构建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增加了学生对知识的熟悉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结合实际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顺利掌握了这部分知识。这样,通过在课堂中构建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不再惧怕物理知识,加深了他们对知识的理解,有效提升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重视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能力
开放式教学强调教学活动以学生为本,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大胆尝试,让学生亲自操作课堂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培养自己的能力。在现代化的物理课堂中,学生自主完成实验,教师则起到辅助的作用,在学生遇到阻碍或者发生错误时及时予以帮助,避免学生走弯路,从而提升物理课堂的教学效率。
例如,在学习《电生磁》时,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亲自操作实验的机会,增加学生的参与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在课堂开始,我对学生说:“同学们,我们掌握了磁场的相关知识,那么大家有没有想过电和磁之间存在哪些关系呢?今天我们就通过实验来进行研究。”学生听我说完之后开始动手进行实验,结合之前学习的知识进行实验,我在学生实验时看到错误的操作会及时指正,学生得以顺利完成实验。这样,通过我给学生提供实验的机会,学生在操作实验的过程夯实了物理知识,同时他们的动手能力也得到了培养,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利用信息技术,拓宽学生的思路
在新世纪以来,科学技术有了飞速的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在以往的物理课堂中,教师授课只是对教材中的知识进行讲解,而初中的学生求知欲强烈,这样的教学方法严重限制了学生的发展。鉴于此,在现代化的课堂中,教师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授课,给学生演示海量的教学资源,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拓宽学生的学习思路,从而使物理课堂的教学效率得到大幅度提升。
例如,在学习《宇宙和微观世界》时,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海量的教学资源可以拓宽学生的思路。在课堂开始,我对学生说:“同学们,世界不止我们所见到的这些,大到宇宙,小到微观世界,这些都是我们肉眼难以见到的,下面我们就来通过视频了解一下吧。”我讲完之后利用信息技术给学生播放视频,视频中有浩瀚无垠的宇宙,也有神秘的微观世界,学生被视频所吸引,也使学生迸发了更多的学习思路。这样,通过在课堂中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学生对知识的有了更多的见解,丰富的教学资源有效拓宽了学生的思路,也有效提升了物理课堂的教学效率。
综上所述,开放式的课堂可以给学生更多自由发挥的空间,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教材内容展开科学的学习,在生活化气息浓厚的教学情境中提起了对物理的学习兴趣,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而在学生亲自操作实验的过程中,他们不仅夯实了理论知识,还提升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同时,在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课堂中,学生可以接触到书本之外的知识,拓宽自己的思路,从而促进物理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聂丽红.初中物理开放式实验教学的实施策略[J].教书育人,2017(23):76.
[2]陶飞.开放式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运用策略[J].数理化学习(初中版),2016(10):57-58.
作者简介:李和荣,男,甘肃,库尔勒市第十九中学,中学二级教师,初中物理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