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套扎术联合外剥内扎术与传统外剥内扎术治疗混合痔的效果对比观察

2019-09-10 07:22:44邹亮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19年7期
关键词:混合痔

邹亮

摘要:目的 比较自动套扎术联合外剥内扎术与传统外剥内扎术治疗混合痔的效果。方法 将三年来我科应用自动套扎术联合外剥内扎术的患者60例做为治疗组,与单纯用外剥内扎术患者60例做为对照组。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准备及术后治疗完全相同,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治愈率、术后并发症的差异。结论 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愈率上无明显差异,但在平均住院时间、平均手术时间、术后伤口疼痛、术后肛门狭窄及出血等并发症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关键词:自动痔疮套扎术、外剥内扎术、混合痔、对比观察。

1.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科收治的混合痔病例共120例。诊断依照中医肛肠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60例:男性34例,女性26例;年龄23 -72岁;病程2年至30年;Ⅱ期混合痔20例,Ⅲ期33例,Ⅳ期7例。对照组60例:男性35例,女性25例;年龄18-75岁;病程1-25年;Ⅱ期混合痔23例,Ⅲ期32例,Ⅳ期5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程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术前准备及术后处理一致。于术晨07:00用0.9%氯化钠注射液1000ml清洁灌肠,手术体位为侧卧位,麻醉方式为局麻。手术方法:常规消毒、铺巾、消毒肛管、扩肛,将胶圈套在负压吸引头上,肛内插入肛门镜,取出扩张器打开套扎器电源,将负压吸引头对准痔核部位,多次扣动套扎器负压扳机,直至将痔核完全吸入负压吸引头内,扣動套扎器扳机,释放胶圈,将胶圈套入痔核基地部后,接下来释放负压按钮,取出套扎器,同法处理其他痔核,套扎点数以3-4处为宜。如遇痔核较大可在已套扎痔核上两侧行再次套扎,以加强悬吊作用。套扎结束后退出肛门镜,对外痔部分或剩余混合痔做外剥内扎处理。对照组使用外剥内扎术,用中弯止血钳夹内痔基底部,翻转止血钳,钳外行放射状V型切口,剥离皮下组织及静脉曲张团至齿线上约0.3cm,修剪创口皮肤,钳下10号丝线8字结扎处理,注意各结扎点位之间的粘膜,皮桥距离不少于0.5cm,内痔结扎点位高低错开,不在同一平面。(注:自动套扎术联合外剥内扎术中的外剥内扎处理与单纯使用混合痔外剥内扎术手术方式一致)

2结果

2.1疗效评定标准 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的《中医肛肠证诊断疗效标准》执行。治愈:症状及体征消失,创口愈合;好转:症状及体征改善,创口愈合;未愈:症状及体征未改善,需再次手术(如表一所示)。

两组在术后疼痛方面的比较:根据NPS疼痛数字评价量表的方法,此法是由0到10共11个数字来描述疼痛的强度,数字越大疼痛程度越严重,0分为无痛,1-3分为轻度疼痛(感觉有点痛,不影响睡眠,无需镇痛处理),4-7分为中度疼痛(明显感到疼痛,影响睡眠,需镇痛处理),8-10分为重度疼痛(感到疼痛剧烈,不能入睡或痛醒,需联合镇痛处理)。其中60例治疗组中(轻度疼痛42例、中度疼痛18例,重度疼痛0例),60例对照组中(轻度疼痛12例、中度疼痛33例、重度疼痛15例)。

3讨论

自动套扎术是利用负压吸引的原理,将痔核组织吸入套扎器内,释放胶圈套住痔核,切断血供,使之缺血坏死脱落,从而达到治疗目的。但临床上单纯内痔较少,多以混合痔为主,单纯使用套扎疗法并不能完全为患者解除病痛。故我科在内痔部分套扎的基础上,联合外剥内扎术治疗中重度混合痔,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其优点为:1、操作上省时省力,传统外剥内扎术,内痔结扎部分需一针一线完成,且术中患者疼痛、便欲感、肛门坠胀等牵拉反映明显。而使用套扎器仅一吸一放即操作完成,患者牵拉反应轻,不适症状明显降低。2、由于套扎器的作用,外痔部分变小或拉平,大大减少了手术创伤。术后具有疼痛轻、出血少、愈合快、疤痕小的优点(如表二所示)。3、降低了术后大出血的风险:传统的结扎用的是缝线,不能持续紧缩,而自动套扎术使用的是胶圈,胶圈弹性好,能持续有效地收缩,对痔核血供起到持续阻断作用,从而缩短了痔核脱落时间,降低了痔核脱落期大出血的风险。4、不损伤齿线组织,肛门精细功能得到了最大保护。同时血供持续阻断,减少了肛缘组织水肿,瘀血的发生。(如表三所示)

本组手术需注意的问题:1、尽可能将痔核吸入套扎器内,否则胶圈套扎不稳固,滑脱导致手术失败。为防止胶圈滑脱,可在套扎组织上注射1:1消痔灵注射液,量以痔核充盈发白为准。2、避免套扎点在同一平面以致肛门狭窄。3、套扎组织一定在齿线上部位,以免发生术后肛门疼痛。

总结:痔疮套扎术联合外剥内扎术治疗混合痔,具有创伤小,操作简便,术后疼痛轻,恢复快、并发症少的有点,是一种治疗混合痔较好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肛肠科病证诊断标准[M],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36.

猜你喜欢
混合痔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混合痔的综合护理效果观察
注射结合手术治疗混合痔临床分析
今日健康(2016年6期)2017-02-24 22:36:59
临床护理路径在混合痔围手术期患者中的应用
围手术期艾灸结合耳穴压豆预防混合痔术后尿潴留的临床护理研究
TST与PPH治疗混合痔的疗效观察
今日健康(2016年12期)2016-11-17 12:31:22
ZZ型肛肠综合治疗仪HCPT治疗混合痔60例疗效观察
今日健康(2016年12期)2016-11-17 11:46:05
PPH治疗45例重度混合痔的临床效果与分析
小针刀肛门内括约肌松解术治疗重度混合痔的临床观察
不同中医方法治疗混合痔术后尿潴留的效果比较
中西医结合治疗混合痔术后肛缘水肿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