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定芳
摘 要: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教育理念的更新和教育手段的信息化促进了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为了跟上现代教育发展的步伐,体现现代先进教学理念,初中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越来越多地应用到情境创设的教学方式。情景的体现不仅符合初中英语课程的教材内容特征,更适合初中阶段的学生对英语学习兴趣缺乏现状下的学习。所以初中英语教师应重视起情境创设在英语教学课堂中的应用,为学生的英语学习创造更为便利、高效的学习环境。
关键词:初中英语;情景教学
学生要高效的英语学习,需要教师为其建立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情境创设为学生提供更直观、更人性化的学习体验,能为学生剃光良好的课堂学习和私人学习环境。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在本文中进行讨论对情境创设促进学生高效学习的研究如下:
一、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
众所周知,多媒体技术在现代初中英语教学中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多媒体技术的使用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手段,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其所具有的、直观性等特征更是在英語情景教学的优化过程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多媒体辅助初中英语情景教学的可行性、优越性和可操作性,可以通过直观的视觉冲击,提升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可以体现多媒体工具的情境展示对学生英语学习的重要性。
例如,教师在教学“I’d likesome noodles”时,教师首先利用多媒体展示课本上的主情景图,来引起学生注意,然后教师利用多媒体信息展示工具向学生展示了多种食物,如“番茄牛肉面”、“鱼”、“水饺”、“冰激凌”,并在图片下面配以单词或词组“tomato and beef noodles”、“ fish”、“ dumplings”、“ ice cream”等,让学生通过接受更为直观的视觉情景冲击来深刻记忆单词或词组的意义。然后,教师播放了人们应用英语交谈的关于吃食的视频对话资料,让学生感受这些单词和词组在普通对话中的实际应用,最后对语法进行分析讲解,学生经过了前期近似于真实情境的图片和视频资料的观看,对单词和语句也有了一定的记忆,所以讲解语法也相对容易,可以说,教师利用多媒体信息展示工具向学生创设的情境帮助学生高效完成了本节课的全部内容学习。
二、沉浸式教学情境创设
在信息技术和网络科技迅速发展的当下,对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依赖程度较高的沉浸式数字化教学模式也逐渐走进了初中校园。依托于校园网络平台和网络班级信息交流平台的沉浸式教学方式在技术支撑下,逐渐为学生提供了可以促进自主学习的更方面的私人学习环境,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和深度学习状态下较少的社交需求和表达需求,在网络平台上进行情境创设度较高的环境中高效学习,对学生的英语学习体验和成绩提升有很大好处。
例如,教师在教学“Where did you go on vacation?”时,教师将自己在课堂上讲课的过程进行了视频录制,放在了校园的网络平台上,让学生自由复习或者自由学习时可以通过观看教师的讲课视频,体验沉浸式的网络虚拟情境学习体验。同时,教师在网络上也找到了一些其他课程和其他教师的网络教学的视频资料,放在校园的分享平台上和班级中的信息共享平台上,让学生们预习或者复习时都可以借助网络虚拟环境,体验沉浸式的学习环境,这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学习体验和学习效率。
三、实际中生活场景模拟
英语作为一门需要实践训练才能让学习者快速掌握的学科,自然不能缺少教师主动为学生创造课堂上实际生活场景模拟的情景创设。教师可以充分结合初中英语教材内容,结合分层教学的本质,运用情景创设的方式,让英语素养水平较高的学生通过现场英语对话,带动英语水平一般或者学困生的课堂学习,通过活用情境创设教学法让情景展示发挥最大的作用。
例如,教师在教学“Can you come to my party?”时,教师在进行了基本的单词和语句语法教学后,学生已经有了关于“party”的请求与参与对话的基本能力。教师为了让学生通过体验情境教学来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所以教师邀请两个学生作为一组进行英语对话,话题为Party参与邀请与回应。学生进行了如下对话:“Can you come to my party?”,“Maybe another time.”。此外,教师也邀请了其他组别的学生进行英语对话。通过让学生体验生活场景的现场情景演示,增强了学生的情景学习体验,帮助了学生记忆固定语句与语法的强化记忆,提高了学生的英语学习质量。
综上所述,初中英语教师要达到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教学目标,就要结合英语教材内容贴近现实生活的特点,并参考学生喜欢在情景中学习英语的心理,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创造沉浸式情境为学生的学习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或在课堂上模拟创设实际中生活的场景,让学生通过提升在多种情景中的学习体验,高效地进行英语知识学习。
参考文献:
[1]高欣.情景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培训,2016(18):181.
[2]李志华.情景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具体运用[J].学周刊,2014(07):148-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