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兰
摘 要:散文是一种重要的文学形式,是初中语文教材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散文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内涵,不仅有陶冶学生情操之功效,更有提高写作之妙用。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重视散文阅读教学,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散文阅读技巧,对提高学生文学鉴赏能力以及语文素养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初中语文;散文阅读;情感
正散文贯穿于中国文学的始终, 是一种最为真实、最为彻底、最为直接的展现作者心灵世界、抒发作者情感、展现人格魅力的文体,并与诗歌、小说、戏剧并驾齐驱,在中国文学史上熠熠生辉,视为修身养性之必备。而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散文大多都是精挑细选的上乘作品,意蕴悠长,形散神聚,具有很强的教育价值。但令人忧虑的是,学生对散文学习积极性并没有达到理想的预期,简而言之,“不深入,不厌倦”是当前散文教学的真实写照,再加上教师教学方法的不当,导致学生在放弃的边缘疯狂试探。要想改变这一现状,一方面,要立足于散文本身的特点,从散文的情感性、哲思性等方面去发掘适合的教学策略,另一方面,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通过不同的阅读方法提高学生情感体验,从而切实促进学生散文鉴赏能力的发展。
一、细读散文,感受文体美
散文之美在于“形散神聚,文采斐然”,并由内而外散发出一种文体美。而要想让学生能够感受这种文体特点,非细读不能致远。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细读散文,帮助学生分析文章结构的特点、写作手法以及主题宗旨的体现,提升学生对散文形式和特点的理解。
例如:在教学“济南的冬天”这一课内容时,为了让学生感受散文的文体美,我会以让学生以细读的方式来展开学习。首先,我会以冬天为话题,让学生说说自己眼中的冬天,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之后,我会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通过问题设计来帮助学生理清文章脉络,比如“本文从哪几个方面写济南的冬天的?”进而,让学生细读课文,划分段落层次,提炼段落大意,体会文章的写作特点,比如,文章开篇先以衬托之法写济南的冬天暖和舒适,用比喻、拟人手法写出阳光朗照下的小山,结尾以主词与偏词的互换,从无形到有形,从无色到有色,由虚写到形色俱佳的实写,突出了情景交融的写作特点。最后,我还会引导学生从写作特点和语言运用上与朱自清的《春》进行对比,找出异同点,从而让学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欣赏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通过这样的方法,既能够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也能够提高学生散文鉴赏能力。
二、品读散文,鉴赏意境美
散文之美在于“意境深邃,语言凝练”,学习散文,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写作方法,更要注重学生的阅读体验,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通过品读的方式来感受文章的语言美,通过想象去深入到散文所描绘的唯美意境中,从而让学生体会到散文的魅力,增强散文学习的热情和动力。
例如:在教学“紫藤花瀑布”这一课内容时,首先,我会利用多媒体视频进行导入,播放紫藤萝花的视频,给予学生視觉上的冲击感,之后,我会通读课文,找出关键词句,受紫藤萝的特点,并对照视频印象,从整体到局部对作者的描述展开鉴赏,以此来让学生感受作者笔下所勾勒的紫藤萝瀑布的生动形象之处,进而,让学生品读课文,找出文章中作者情感变化的句子,思考作者情感变化的原因,在学生思考的过程中,我会补充相应的背景知识,让学生结合背景和紫藤萝花的遭遇展开联想,立足于整篇文章,感悟作者营造的“生命之花”的意境,激发学生对人生、命运的积极思考。
三、感悟散文,体会情感美
散文之美在于“情至深处,不知所起”,散文中蕴含着作者丰富的情感和思想,同时,这也是文章的核心所在,这种情感美能够推动学生产生情感共鸣,升华自身的情感情操。因此,在初中语文散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引导学生感悟散文,体会文章迸发出的情感美,从而实现与作者的“情感交流”,提高自身思想境界。
例如:在教学“背影”这一课内容时,为了让学生感悟文章所迸发的情感美,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首先,我会以谈话的方式进行导入,让学生在课堂上敞开心扉,谈一谈父亲在自己心中的印象以及父亲为自己做过哪些事,为了提高学生表达的信心,我会以身作则,为学生讲述我的故事。之后,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体会作者笔下的父亲形象,并自觉的展开对比,让学生去回答自己心中的问题。而后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点拨,让学生能够认识到父亲在自己心中虽然不是完美无缺的形象,但那份对子女的爱却是永恒的,使得学生能够与作者达到情感共鸣。
综上所述,提高初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效率,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有着重要且深远的意义。但不容忽视的一点是,散文是一种相对自由的文体,是文人开阔的精神世界的映射,因此,在教学时,要更多的尊重学生的阅读感悟,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同时,加强课外阅读,从而让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都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进步。
参考文献
[1]石玲玲. 初中现代散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D].河南大学,2019.
[2]贾琦.浅谈初中语文散文阅读的教学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4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