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基础课程对高职学生专业课程学习的促进作用

2019-09-10 00:55吴瑶
新教育论坛 2019年8期
关键词:公共基础课素质培养

吴瑶

摘要:高职高专院校公共基础课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专业培养应结合起来。教师应具备高职教育的基本理论,重视研究专业,还要寻求教学内容与该专业学生素质和能力培养的最佳切入点和结合点。

关键词:公共基础课;教师专业教学;素质培养

高职高专教育以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和职业技能为目标,以培养技能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现阶段,人们围绕专业课教学和学生技能培养,对专业课程体系的合理性、实践教学的设计与实施、如何提高学生的技能等问题探究得比较多,而公共基础课在学生专业技能和素质的培养中以及在学生未来可持续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人们探讨得比较少。相对于专业课而言,学校对公共基础课的重视不够。甚至公共基础课教师也认为,公共基础课在专业教学中处于基础地位,与学生的技能培养目标距离较远,内容结构和深浅程度由自己掌握,这就导致了无论哪个专业,都使用一套教材,一本教案,一种教法教到底。或者有的教师只注重本课程体系的完整性和系统性,一味埋怨教学计划课时安排得太少,内容教不完,讲不深。如何结合专业特点从事公共基础课教学,这些都是值得探究的问题。

一、公共基础课教师应具備高职教育关于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基本特点等高职教育的基本理论知识。

高职高专教育培育的是适应生产、管理、服务等劳动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学生应在具有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教师在教学中要处理好基础理论知识与专业知识的关系,既要突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应用性,又要让学生具备一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这些高职教育的基本理论,国家已经形成纲领性文件,用来指导和规范我国各类高职教育。这些基本理论知识,不但教育管理者要学习,我们的专业课教师,公共基础课教师也要学习、理解并领会其内涵。高职高专院校公共基础课教师要改变过去的思想观念:认为只要一门心思地搞好自己所从事专业知识或学科知识的教学与研究就行了,教育理论的学习与研究是教育研究者和管理者的事情。教师只有具备了这些基本理论,才能在教学中把握好基础课教学的重点,才能在教学实践中有意识地将基础课知识与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和未来可持续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具备高职教育的基本理论知识是作为一名合格的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教师所应具备的基本素养。

二、公共基础课教师要充分认识公共基础课的重要作用。

公共基础课教师要充分认识公共基础课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在学生可持续发展以及培养学生在校期间学习兴趣方面的重要作用。一个合格的高职高专人才,不仅仅在于通过十几年时间的艰苦学习所获得的科学文化知识与通过严格训练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还包括在未来职业生涯中应该具备的思想道德素养、身体心理素质、社会适应能力等。大学生要想顺利就业,并在职业岗位上做出成绩,成就事业,除了要完成自己的专业学习之外,还必须不断地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具体来讲主要包括德性的修养、知能的修养、身体和心理的修养、职业道德修养等。坚定的信念、必胜的信心、充沛的精力、准确的判断、果敢的胆识和魄力、坚韧不拔的毅力、诚信明礼的道德规范及良好的人际关系都是成就事业的必要保证。举例来讲,除了一般院校所开设的英语、体育、法律基础与思想修养等公共课程外,一些院校以必修或选修方式开设的中国历史文化、大学语文、中外文学选读等课程,都在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上发挥着应有的作用。公共基础课教师应该在思想上对公共课有一个科学、正确的认识,在课程内容和方法上不断地进行探索和突破,树立自己应有的自信与自豪。

三、公共基础课教师要重视研究专业,特别是对自己所从事的专业特点进行分析与研究。

公共基础课教师要详细地了解专业的教学计划、课程体系,了解该专业学生未来从事岗位工作应该具备的能力和素质。作为该专业教学课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自己所授课程对支撑该专业学生素质和能力培养的重要作用,研究该课程如何有力地支撑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培养,教材如何选、内容如何分配、教法如何设计、实践教学如何实施等。在此基础上,同一学科的教师共同研究制订出针对该专业的比较具体的课程教学大纲,这是从事该门课程教学必须做的首要的基础性的教学文件。

四、公共基础课教师要积极寻求教学内容与该专业学生素质和能力培养的最佳切入点和结合点。

教师应在教学实践中将教学内容与该专业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培养紧密地联系起来。在传统的基础课教学中,教师往往重视的是该门课程内容体系的完整性,发挥课程在学生素质和能力培养中的综合、基础性作用。而高职教学在有限的课时内很难做到这一点。关键要弄清学生未来从事岗位所需要的文化素质和基本能力素质。比如,哲学、文学、历史、美学等方面的知识,学生所必需的思维,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从事工作所必需的口头、书面表达能力,同时还必须具备服务于本地区的人文、风俗、地理等方面的知识。公共基础课中的哲学、语文、外语等课程的教师特别要重视这方面问题的思考与研究。针对不同专业的培养目标深入研究教学内容,对各章节内容安排、课时分配、重点难点、突出哪方面的技能训练,都应该明确,制订针对不同专业的详细的具有指导意义的教学大纲。由于高职院校各方面教学积淀少,教学研究还未展开,教师数量不足,教师授课量大,研究时间少,青年教师多,经验缺乏,知识积累不够等现状,这样的教学大纲尤其重要。

五、结论

如何发挥不同类型的基础课在学生专业培养中的作用,只要我们深入研究和探讨,就能找到突破口,找到课程内容与专业能力培养的最佳结合点。这是一个长时间探索的过程,是我们教学水平提高的过程,也是真正提高高职教育教学水平的过程,值得我们所有的公共基础课教师付出努力。

参考文献:

[1]李轶芳.盛则俱盛衰则俱衰[J].大学科学教育,2014(1).

[2]杨叔子,吴昌林,张福润.面向工程打好基础全面发展[J].中国大学教学,2016(7).

猜你喜欢
公共基础课素质培养
浅谈民办高职公共基础课的考试改革
基于“工学结合”理念下公共基础课程改革探讨
浅析高职公共基础课对培养学生全面素质的作用
关于中职公共基础课教学中的德育研究
谈提高小学生数学素养
浅谈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及人员素质的培养
生物工艺实验教学特点
素质培养下大学体育课程改革发展研究
浅谈小学图书管理员的素质培养
应用型本科高校公共基础课多维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