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党建网络载体建设的现状探析与对策研究

2019-09-10 07:22蔡圳阳杨芳瑛郑龙张洋
高教学刊 2019年8期
关键词:载体党建互联网

蔡圳阳 杨芳瑛 郑龙 张洋

摘  要:新时代背景下,网络载体逐渐成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重要手段。当前高校学生党建网络载体的建设既存在时代优势、受众支持和技术成熟等发展机遇,也面临着教育质量可控性低、网络载体建设困难和运维现状不佳等挑战。在“互联网+党建”的语境下,可以从提高党建网络载体的针对性、加大经费投入与队伍建设力度、推动内容与形式创新等方面切实对加强学生党建信息化建设,提升高校基层党建育人实效。

关键词:高校;党建;载体;互联网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9)08-0148-03

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new era, the network has gradually become an important means of college students'party building work.At present,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y building network carriers for college students has opportunities for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audience support and technology maturity. It also faces challenges such as low controllability of education quality, difficulty in building network carriers, and poor current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Under the context of "Internet + Party Building", party construction can be effectively strengthened in the aspects of improving the pertinence of party building network carriers, increasing investment and team building, promoting the innovation of work content and form, and improv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grassroots party building.

Keyword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party building; carrier; internet

随着时代的发展,互联网已逐渐成为高校开展学生党建工作的重要载体。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要全面增强执政本领,不断推进工作形式的创新,要善于运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开展工作[1]。网络载体可克服传统载体篇幅、表现力、传播速度等方面的不足,有利于丰富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内容和形式。因此,有目的、有计划地推进基层党建的网络载体建设,不仅是完成当前基层党建信息化建设目标的现实要求,更是匹配教育对象的成长阶段与特点、适应社会发展趋势以及提高育人实效的本质需求。

一、高校学生党建载体及网络载体建设

载体是主体为实现事物的发展目标、内容和任务所采用的形式和手段[2],往往发挥着中介的作用。在基层党建工作中,党建工作载体由主体、工具、内容和形式四大要素组成[3],是连接党建工作过程的不同主体的一种物质形式,具有指向性、中介性、可操作性和实践性等特点。

在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高校基层党建的载体有不同的表现形式。目前,高校的党建载体呈现出网络化、信息化的发展趋势,网络载体因其便捷性、及时性、全面性和多样性等特点在强化高校基层党建的作用愈发突出。中共教育部党组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党建工作标准》,强调高校要加强平台建设,特别是网络教育和宣传的平台建设,提高党建信息化水平[4]。中共教育部党组还指出,高校要针对不同类型学生的特点,结合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开展以专题学习为重点、网络学习为辅助的多主体、多渠道、多层次的学生教育体系,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因此,網络载体作为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党建工作发展新阶段的新媒介,在强化高校基层党建、提高党员理论修养和政治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有学者认为,当前基层党建载体包括组织载体、活动载体、文化载体和网络载体四大类[5]。一部分高校顺应“互联网+”的发展趋势,积极开展“互联网+党建”、“智慧党建”等工作,以新媒体、新模式打造党建工作平台,利用大数据推进党建工作的发展和创新,建立了网上党校、党建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平台,使线上宣传和线下教育充分结合,适应了当前学生碎片化的阅读习惯,有效提高了学生参与高校基层党建的积极性。但目前大部分高校的基层学生党建网络平台尚存在建设不足、运营不佳等问题,突出表现为缺乏针对性与可读性的宣传内容和重点不突出的教育形式难以满足学生自我成长的需要。

为调研学生对高校基层党建网络载体的需求特点,面向南开大学、天津大学等天津市十所高校学生党员进行问卷调查研究。为提高调查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客观性,调查采取随机不记名抽样的方式,兼顾不同高校类型、不同专业的人数比例,调查对象包括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三个群体,发放并收回有效问卷1137份,其中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有效问卷分别为596份、377份和165份。

二、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互联网载体建设的机遇

在新时期,高校基层学生党建网络载体建设具有与时代发展契合、受众支持率高以及技术发展成熟等优势。

(一)党建网络载体建设顺应时代潮流

第4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的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6月,我国互联网普及率达57.7%,10-39岁的网民群体占总体网民的70.8%,20-29岁的网民群体人数占总体网民的27.9%,青年群体中的互联网普及率和使用率较高。而在不同身份群体中,学生群体人数最多,占比达24.8%[6]。在针对学生业余碎片化时间分配的调查中,分别有43.6%、59.4%和55.9%的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和本科生表示业余时间主要用于使用微信、QQ、微博等网络社交平台。互联网及其产品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日常生活、学习交往的重要工具。

调查研究发现,高校学生党员了解党建信息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的渠道也发展为以网络新媒体为主,通过党建教育课程、教育活動、传统媒体、网络新媒体渠道接受党建教育的人数比例分别为28.8%、13.2%、28.2%和29.8%,其中以本科生通过网络新媒体参与高校基层学生党建的人数比例最高(31.5%),高于硕士研究生(27.6%)和博士研究生(28.5%),高校逐渐形成了以网络形式为主、传统形式为辅,以课程为基础、实践为支撑的学生党建教育模式。因此,强化基层党建平台信息化建设顺应了时代发展潮流。

(二)党建网络载体建设获得受众支持

大多数调查对象认为当前高校开展党建教育工作需要构建党建网络载体,分别有72.7%、75.9%和64.6%的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和本科生对高校建设一个重精、重简的党建工作平台表现出支持态度,并表示会关注此类网络学习平台。他们认为,这种精简的党建工作平台有利于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强化党建知识学习,不断提升自我理论水平。

超过半数的学生党员认为,组织观看党史纪录片、爱国教育影片、反腐倡廉、伟人或楷模事迹等电教专题片是学习党建理论、提高政治素养的最有效的教育方式。通过接受这种视听结合的、强感染力的教育方式,学生能够将党建理论和知识内化于心,有助于做到入耳、入脑、入心、入行。同时,大多数调查对象认为利用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有助于掌握党建知识和学习国家时政知识。他们对网络平台和信息化途径的党建知识教育形式的认同感也从另一个侧面体现出其对党建工作网络平台的支持态度。这表明互联网对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促进作用得到大多数调查对象的认同,网络载体建设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

(三)党建网络载体建设具备技术优势

过去,依托传统载体的党建工作对主体的共同在场性有较高的要求,这往往要求参与主体有高度的时间灵活性和统一性。但当前,高校学生普遍面临着巨大的学习和科研压力,甚至有少部分学生在外开展课题研究或出国联合培养,对参与基层党建往往有心无力,但网络载体很好地弥补了传统载体和活动形式的不足。依托网络载体的时空脱离的对话和交往替代了线下面对面的互动形式,组织会议、理论学习的时间不再局限于某一个时间点,而是扩展为一个有限的范围。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在一定时间内自主选择接受基层党建工作的时间和地点。此外,不同载体形式和表现形式可以在网络平台上充分展现,拓展了原有的单一党建载体与工作形式。

互联网作为一个开放的信息交流与互动平台,学生不仅可以以极低的成本通过网络获得更多、更及时的信息资源,而且可以通过信息定制和主动搜索等方式在网络上充分了解自己感兴趣的新闻与知识。因此,互联网载体拓宽了信息资源的来源,有助于提高党建信息的数量和质量,高校基层党建载体的网络化建设可充分利用网络的资源、速度和个性化优势,为广大师生提供了一个具有较高自主选择性和高度整合的学习平台,提升其参与党建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高校学生党建网络载体建设的挑战

在认识到高校学生党建网络载体建设种种机遇的同时,也要充分认识到参与主体特点、载体建设、运营管理等方面带来的挑战。

(一)教育质量可控性降低

传统党课是教育主体与受众的面对面互动讲授过程,而网络载体允许党课教育主体与受众的时空脱域,这意味着教育主体难以对受众反应进行监控与评估,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可控性降低。

在网络载体,学生群体的身份由原本只能被动接受教育的客体转化为需要主动寻求知识、接受教育的主体,因此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学习习惯将对教育效果产生较大的影响。而不同学生群体在运用碎片化时间进行学习和自我教育的自觉性存在显著差异,调查结果显示,有22.9%的研究生和41.6%的本科生难以坚持政治理论学习,因此网络载体教育质量尚有待强化。

(二)党建网络载体建设困难

网络载体建设是当前高校基层党建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党建网络载体建设工作离不开物质条件与时间精力的投入,缺乏可用于网络载体建设的专项经费和党务工作者事务繁多是高校学院层级基层党建中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尤其是建设功能丰富、页面精美、模块可调、操作简便的党建网络载体,其经费投入大、精力投入多、建设周期长,党建网络载体建设存在较多的现实困难。

此外,当前高校基层党建工作任务繁重,专职组织员或党建专干等党务工作者往往分身乏术,难以投入足够的时间与精力去设计规划党建网络载体的建设工作。另一方面,在党建网络载体建设过程中学生党员参与度往往较低,其真实需求难以在网络载体中得到满足,建设的网络载体常存在针对性不够、吸引力不足等问题。

(三)党建网络平台运维不佳

由于缺乏固定的运行团队加之党务工作者事务繁多,党建网络平台信息更新速度滞后甚至长期没有内容更新的情况不在少数,不少平台沦为“僵尸网站”或“僵尸号”。此外,部分学院仅将基层党建网络载体建设视为一项任务,基层党建网络平台建成后就疏于管理、疏于更新,忽视了网络载体在当前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深化基层党建实效的作用发挥,形式化问题较为严重。

同时,不少党建网络平台发布的内容缺乏梳理与创新,传播形式单一、呆板,仅仅是将传统的党建工作搬上了新媒体平台,没有用学生喜闻乐见的语言与方式开展网络党建工作,教育内容不匹配党员需求,存在平台号召力不强、粘性不足等问题,从而降低了学生党员群体使用党建网络平台的积极性。部分党员在学院硬性要求下注册党建网站账号或关注党建微信公众号,但参与度和活跃度极低,成为了“僵尸粉”。调查结果显示,分别有50.3%、44.6%和46.8%的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和本科生将党建工作内容乏味、形式呆板和缺乏吸引力视为当前基层党建工作存在的最突出的问题。

四、互联网时代加强高校学生党建网络载体建设的对策

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理应成为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工作开展的重要阵地。但目前,互联网在强化高校基层党建工作中所起的作用有限,党建网络载体建设有待强化。如何借助网络平台和平台资源,推动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内容和形式向纵深化、多样化发展,强化基层党建网络载体的思想引领作用,实现党建育人目的,这是新时期发展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为更好地应对高校学生党建网络载体建设存在的问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优化网络载体建设:

(一)对症下药,提高学习主体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不同学生有不同的學习习惯,不同学生群体间的学习自觉性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为优化高校基层党建网络载体建设,基层党总支应基于学生群体特点、喜好与需求,针对性地建设网络教育平台,为学生提供有意义、感兴趣的学习内容。同时,还要完善党建网络平台的学习机制建设,有重点地加强对学生网络学习情况的监督力度,可以定期设计党建常识网上小测试等方式,强化学习效果,提高学生党员学习的自觉性与积极性。

同时,还可通过调查和经验总结发现不同学生类型的特点与需求,可以将学生身边的典型人物、典型团队、先进事迹和精彩活动放在网络平台上进行重点宣传,激励优秀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的持续发挥,通过设计党建宣传与教育内容,将培养重点放在思想引领与学生成长需求等方面,激发学生党员或党支部不断争先创优的动力,形成你追我赶、共同进步的良好氛围,充分调动不同主体参与基层党建工作活动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二)改变观念,推进高校基层党建网络载体的建设

学院应重视网络载体建设,树立起对党建网络载体的性质和重要性的正确认知,完善经费保障机制与人员保障机制,切实推进高校基层党建工作载体的建设与完善。

学院党委应统筹部署,投入专门经费建设党建网络载体,同时建立一个党建网络载体建设与运营团队,遴选吸收一批政治素质高、热心党务工作的优秀学生党员参与建设与运营工作,解决当前专职党工作者事务繁多、网络载体建设精力投入有限的困境。这支学生队伍能敏锐感知学生党员群体的需求与兴趣点,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及时发布学生们关注的校内外热点事件,使党建网络载体更接地气,更有针对性与吸引力。而专职党务工作者负责常态化培训工作队伍和及时把关党建网络载体发布的内容,起到政治把关作用。此外,学生党员工作团队通过打造、维护和运营一个有学科特色的党建网络平台,能在实践中快速提升自身的党性修养与思想政治素质,在学生群体中可更好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三)大力探索,推动党建网络载体形式与内容的创新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应发挥互联网载体的个性化、便捷性、表现力强等优势,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和建设理念,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的海量优秀资源丰富教育内容,以满足学生成长需求和社会发展需要为目标,针对不同群体的特点和需求,创新党建网络载体的形式与内容,挖掘学生关注的热点事件,用微漫画、微视频等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正向引导,推进高校基层党建网络载体的建设。

推动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内容和形式的发展创新,还需要党支部建立起传统载体和新载体的有机互动关系,在发挥传统载体形式作用的基础上吸纳网络载体的优势,使网上党校和党课教育、理论学习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推动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形式的创新。高校基层党建要积极适应、利用互联网的话语资源,拓宽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内容领域,以新载体、新内容推动基层党建工作内容入耳入脑入心。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侯静.对高校基层党建工作载体创新的认识[J].红旗文稿,2014(3):31-32.

[3]方岩俊.浅谈基层党建工作载体的创新[J].党建研究,2006(12):40-41.

[4]中共教育部党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党建工作标准(教党[2017]8号)[Z].2017-03-01.

[5]刘金胜.基层党组织党建载体创新实践探索[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25(4):70-71.

[6]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4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80

8/t20180820_70488.htm.2018-08-20.

猜你喜欢
载体党建互联网
以多媒体信息为载体,展数学课堂魅力
以几何画板为载体,探究等腰三角形的存在性问题
以学习故事为载体 提升教师察析幼儿学习行为的能力
新形势下切实解决国企党建工作弱化虚化问题的思考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机会的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