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跨文化交际能力视角下高校英语教学改革创新路径探析

2019-09-10 07:22:44赵思源
校园英语·月末 2019年8期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能力高校英语创新路径

【摘要】近年来,我国在积极加强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同世界其他国家之间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产生了更多的交流,在这一背景下我国在积极加强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必须注重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鉴于此,本文以高校英语教学为出发点,首先对跨文化交际进行了简要概述,并详细探讨了跨文化交际能力视角下高校英语教学原则以及教学改革创新路径,以供参考。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能力;高校英语;教学改革;创新路径

【作者简介】赵思源(1990.09-),男,汉族,湖南衡阳人,湖南交通工程学院人文与艺术学院,助教,翻译硕士,研究方向:翻译实践,英美文化,跨文化交际研究。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英语教学互动中,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英语基础知识作为教学重点,一定程度上忽视了英语文化方面的内容,这不利于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将严重影响人才的长期发展。在这种情况下,高校作为我国重要的人才培养基地,新时期必须从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角度出发,积极进行英语教学改革,不断进行教学模式的创新,为从根本上促进我国人才综合素质的提升奠定基础。

一、跨文化交际概述

1.含义。文化背景不同,会对人们的行为、理念产生深刻影响,在此基础上所进行的信息以及思想交流即为跨文化交际。事实上,人们在日常交际活动中,根本初衷是希望自身的观点可以获得对方的认可,而整个交际活动的有效性,同信息传递和信息接收双方对信息含义是否拥有统一的认知紧密相关,只有赋予相关信息统一的含义,才能够避免曲解信息现象的产生。因此,在同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展开交流的过程中,首先应对对方的文化产生深刻认知,并以此为依据组织语言,才能够进行信息的准确、有效传递,提升跨文化交际水平。

2.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在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人类社会交往过程中,跨文化交际已经成为重要环节之一。因此积极加强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结合特定的情境,选择正确的语言表达方式以及肢体行为,确保自身所表达的观点以及看法可以获得对方的赞同和认可,同时将令人不满以及失礼现象发生的概率降到最低。

英文,在语言学科中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关键内容之一,其拥有广泛的内容,如宗教信仰、文化、经济、政治以及地理等。要想全面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不仅应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还必须结合实践,锻炼学生的语言能力和应变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够在长时间学习过程中形成良好的沟通技巧以及丰富的理论知识。

二、教育跨文化交际能力视角下高校英语教学原则

新时期,高校英语教师在实际展开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想全面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就必须遵循以下教学原则:

1.合理尊重原则。高校英语教师在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过程中,应从良好的文化思想培养入手,而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确保学生在英语知识学习过程中,给予英语文化充分的尊重。盲目崇拜以及过于诋毁都是不正确的对待英语文化的表现,因此高校英语教师应从引导学生合理尊重英语国家文化的角度出发培养学生正确的观念,只有才能够为学生在长时间学习过程中形成良好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奠定基础。

2.深度探讨原则。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过程中,跨文化交流是重要途径之一,这一教学活动中,高校英语教师应鼓励学生对本国文化以及英语文化进行深度探讨,并坚持“求同存异”。“求同”即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應努力探寻两种文化之间的共通点。例如,民众的审美形式在多种文化体系中是存在共通点的。而“存异”并不是完全分离中国文化与英语文化,而是在探索共同点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的观点给予尊重和理解。

3.提炼精华原则。每一种文化体系当中都有部分内容具有“糟粕”性质,这部分文化内容很容易导致学生失去对相关文化的学习兴趣,甚至会给学生的思想带来负面影响。因此,新时期高校英语教师在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过程中,应注重提炼英语文化中的精华内容,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更有助于强化学生的思维能力、判断能力以及辨别能力。

三、跨文化交际能力视角下高校英语教学改革创新路径

1.合理选取教学内容。高校英语教师在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过程中,必须合理选择教学内容,只有这样才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开阔学生视野,加深学生对英语文化的理解与认知。因此,高校英语教师应顺应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需求,充分利用教材资源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特点,引入大量课外阅读资料,通过深入讲解,促使学生形成对英语国家文化正确的认知。

例如,现阶段部分高校学生人文直白文化是英语国家文化的主要特点,在交际过程中,通常会将自身的观点直白地表达出来。针对这一误解,高校英语教师在实际展开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可以将“When you are old ”这首诗歌引入课堂,在阅读诗歌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身的观点,深入解读诗歌。此时学生会发现整首诗歌描述了“爱情”,且表达方式非常含蓄。通过这一课外阅读材料,学生会转变传统对英语国家文化的观念。长此以往,对于学生重新构建对英语国家文化的理解、强化学生的英语文化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2.中西方文化对比教学。中西方文化存在本质区别,这是跨文化交际过程中产生各种不礼貌语言和行为的主要原因。

例如,在我国传统文化当中,“吃饭了吗?”是典型的打招呼的方式,而在西方国家,这一询问的方式严重侵犯了他人隐私。因此,在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过程中,应注重引导学生避免此类型错误交流现象的产生,而中西方文化对比是重要教学模式之一。

再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一天下为公思想是我国的传统文化经典理念,然而与之相比,英语文化当中也充分体现了这一理念,如“Hall of Fame”这首著名歌曲的歌词中就写到“Standing in the hall of fame, and the world’s gonna know your name, cause you burn with the brightest flame”集中表达了要想改变世界,首先应提升自身的素质这一思想。

由此可见,通过中西方文化对比,有助于学生对英语文化产生更加全面的理解,还能够从情感、情绪等多个角度出发对信息接收的一方特点进行分析,对于更加顺畅、合理地进行交流、提升高校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3.构建交流场景。在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过程中,应为学生搭建实践平台,而构建科学的交流场景是重要途径之一。因此高校英语教师在实际展开教学活动时,可以应用多媒体先进技术,综合应用图片、背景音乐、视频等多种方式营建真实、生动的交流场景,在此基础上为学生分配角色,鼓励学生在英语国家文化背景下进行交流,感受英语文化的内涵以及交流的技巧,为全面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奠定基础。

例如,高校英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将西方教堂式的婚礼场景呈现出来,并营建来宾为新人送上祝福的场景。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应用英语进行表述。此时多数学生会将“cheers”作为开场白,而此时教师引入“take a toast”“I’d like to take a toast to this newly weds, cheers to you both!” 等祝福词句,在真实的场景当中,学生可以对西方文化产生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知,最终为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奠定基础。

4.增加学生对西方文化的感知。尽管现阶段我国高校英语教师在实际展开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逐渐将大量的西方文化内容引入了课堂,但是学生接触西方文化的途径比较单一,常见的方法为观看英语影视作品。这一途径不利于学生更加全面的了解英语文化,甚至还会接触到部分不健康文化内容,不利于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升。因此,新时期,高校英语教师在实际展开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还可以鼓励学生阅读英文原著,吸收英语文化中的精髓,并针对阅读篇章采用英语进行交流,表达自身对西方文化的观点,这一过程中可以增加学生对西方文化的感知,还可以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进行有效锻炼。

5.培养学生文化和语言结合能力。在整个交际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媒介就是语言,而信息传递者在使用语言时必须结合当前的环境,为了确保信息接收者能够准确地掌握信息的内涵,拉近双方之间的距离,必须进行科学的语言转换,以此来强化语言表达效果。而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有效结合语言与文化。这就要求高校英语教师在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过程中,注重解释各种交际现象,并鼓励学生从社会文化环境角度出发对英语文化进行深入分析和描述,只有这样才能够对跨文化交际的本质产生深刻认知,从而在跨文化交际中逐渐形成正确的信息重组和思维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够在跨文化交际中更加快速、准确的把握对方的意图。

值得注意的是,在跨文化交际中,必然会产生一定碰撞,这是由于不同文化熏陶背景下,人们在语言、思维、价值观和理解方面存在差异,因此新时期高校英语教师在实际展开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必须注重对英语国家语言特色、文化背景、生活习惯等方面的讲解,只有这样才能够为学生更加顺利地完成跨文化交际奠定基础。

6.通过课外活动主题提高学生跨文化意识。新时期高校英语教师在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进行培养的过程中,还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来促进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升。现阶段,我国部分高校在英语教学活动中,已經引入了国际培训项目和第二课堂教学模式,部分高校还构建了“Suda CEO”学习网站,以此来向学生推动大量跨文化交际资源,同时还可以综合应用中外交流讲座、英语交流讨论会等形式,开拓学生的视野,促使学生的多样化的跨文化交际情境当中,逐渐形成良好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时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已经成为我国高校英语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英语素养具有促进作用。因此,新时期高校英语教师在实际展开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可以从合理选取教学内容、中西方文化对比教学、构建交流场景、增加学生对西方文化的感知等多个角度出发实现高校英语教学改革创新,为全面提升学生英语素养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刘瑛.高校商务英语专业课程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探究——以《国际商务谈判》课程为例[J].英语教师,2018,18(21):16-19.

[2]王乔.高校国际双学位项目国际班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英语教学模式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8,5(37):114-115.

[3]刘婷婷.现代教育技术在商务英语课程改革中的应用研究——以跨文化交际课程为例[J].课程教育研究,2018(05):94-95.

[4]甘小亚,黄莹雪.基于CiteSpace的国内跨文化交际研究动态可视化分析(1996~2016)[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3(04):61-70.

[5]严峰.贵州省民族地区高校英语教育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对策[J].贵州民族研究,2017,38(06):235-238.

[6]李海丽.浅析应用型高校英语教学中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8(05):153-154.

[7]谢彦,魏宏君.新疆高校多元文化语境下外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教学现状实证研究[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17,23(03):46-51.

[8]李媛媛.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以中国药科大学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为例[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7, 31(12):179-181.

[9]胡素芬,谭念一.农林院校本科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教学模式实践性探究——以华中农业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为例[J].高等农业教育,2018(10):61-63.

猜你喜欢
跨文化交际能力高校英语创新路径
高校英语语境教学的现状及对策探究
亚太教育(2016年33期)2016-12-19 03:43:52
基于就业导向的高校英语创新教学研究
亚太教育(2016年31期)2016-12-12 21:07:47
提高高中生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教学途径
教师·下(2016年10期)2016-12-03 09:30:37
渗透式教学模式在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中的运用
浅谈体验教学模式对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考试周刊(2016年88期)2016-11-24 14:53:32
如何培养高中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
极致新闻:回归受众本位的创新路径
基于语言学理论指导下的高校英语教学探讨
科技资讯(2016年19期)2016-11-15 10:16:46
以网络为载体的政府管理模式创新路径分析
新形势下高校安全稳定工作创新路径研究
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8:29:55